2016-03-15 20:20
15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第二屆 “3.15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論壇”在上海召開。
盈燦咨詢總經理、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在論壇上發(fā)表了《上海網貸平臺安全運營情況報告》。他指出,上海網貸行業(yè)發(fā)展總體情況呈現出“低利率長期限”的特點,2013年到2016年間,上海問題平臺比例呈下降趨勢,且低于全國水平。涉案人數跟金額呈下降趨勢,均優(yōu)于全國平均水平。
2014年,上海市出現了25家問題平臺,占上海市的3.9%,金額占比0.8%,到去年兩個數字有了明顯下降。
同時,網貸之家每月數據統(tǒng)計上海出現問題平臺的數量基本與北京持平,涉案金額較少。到目前為止,上海涉案的是一家9000萬的平臺,當時運營了38個月。
“上海市的P2P平臺數量在全國各省市排名第五,2月份成交金額在排第四,網貸余額在排第三位?!瘪R駿指出。
此外,他強調要區(qū)分真正的p2p平臺和線下理財公司,重點是看公司的資金流向。
截至目前,線下理財公司打著互聯網金融或者P2P旗號出現,在線下瘋狂的斂財,出事之后都會定性為非法集資。很多老百姓(41.800, 0.16, 0.38%)甚至監(jiān)管機構無法分辨它和網貸平臺的區(qū)別,導致一旦出現問題,可能波及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金融平臺。
馬駿表示,線下理財公司跟P2P相比,有幾大方面的區(qū)別,首先,從交易方式來講,一個正規(guī)的P2P平臺,基本上交易流程,投資充值體現等等都是在互聯網上完成。但對于線下理財的公司,絕大多數是通過現金或者POS機刷卡的形式來進行。
其次,就客戶群體而言,真正網貸平臺可能40%的投資人年紀在25到40歲之間,主要是75后到90后為主比較年輕的區(qū)間,但線下的理財公司的客戶群體,基本上是一些50歲以上的年紀比較大的朋友。
第三,信息披露方面,這幾年網貸平臺做得相對比較好,包括現在監(jiān)管層有意識地去要求平臺信息披露,很多平臺都會披露投資標的相應的證照,無形中提升平臺造假成本。但線下平臺不會明確的告知錢去了哪些地方。
相比P2P和線下理財的殺傷力,線下理財公司中,去年出現一些問題的公司,基本上以10億級別甚至百億級的金額,涉及的人數幾萬、數十萬。而P2P平臺里面,最大的是5個億,人數在1萬人以內。從監(jiān)管層面來說,P2P造成的影響可能沒有線下理財這么大?! ●R駿認為,網貸平臺上的風險有兩類,第一類就是詐騙風險,上海去年出現60多家問題平臺里面,可能有68%是純粹詐騙的平臺,這類型的平臺存活的時間不會超過1個月,生命周期非常短暫,來不及監(jiān)測的時候,它可能已經消失,這是比較難去監(jiān)測風險的平臺。但這類型的平臺,可以通過初期的識別把它排除掉。比如說這類型的網站網頁非常粗制濫造,團隊履歷是造假的,收益率超出想象,標的描述非常的模糊,大量的借款期限非常短的標的,這類型平臺也不會有第三方存管的資管。
第二類是平臺運營的風險,這類公司是真實存在的,也在運營的,你去所在地可以看到他的所在地,他的經營人。
馬駿表示,通過風險預警系統(tǒng)可以判斷平臺的違約成本,可能平臺股東的背景、團隊的背景,它整體的資金實力,技術實力,還有信息披露的情況,是否詳實、真實,去判斷違約成本。
“同時,我們會判斷它的基礎風險,P2P平臺基本上都是借款的業(yè)務,關注業(yè)務的質量,看看風控的水平,這里面可能有一點難度,看它的借款義務是不是分散,如果借款人高度集中甚至一個人,我們就稱為自融了?!瘪R駿如是說。“我們還有很多技術分析的手段,通過一些數據判斷這家公司的成交量、人氣、輿情的情況,資金凈流入和流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