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得良,周得良講師,周得良聯系方式,周得良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TWI認證講師、MTP認證講師;CMMI、ASPICE、IS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周得良:CMMIL2二級過程域培訓大綱
2016-01-20 49052

CMMIL2二級過程域培訓大綱

培訓時間:2天/12小時

一、項目策劃:

如何進行項目策劃: 建立和維護定義項目活動計劃。項目計劃過程域通常包括:開發(fā)項目計劃;與相關人員交流;獲取對計劃的承諾;維護計劃。

1.建立項目范圍――建立頂層工作分解結構(WBS)以估計項目范圍;

2.建立工作產品和任務屬性的估計值――建立和維護工作產品和任務的屬性的估計值;

3.定義項目生命周期――定義項目生命周期階段,以此來限定計劃范圍:

工作量和成本估計;

4.建立預算和進度表――建立和維護項目的預算和進度,建立項目預算和進度計劃;

5.確定項目風險-確定和分析項目風險,建立風險管理計劃;數據管理的計劃――6.建立數據管理計劃,計劃如何管理項目數據;項目資源的計劃――計劃執(zhí)行項目所需要的資源,建立項目資源計劃;必需知識和技能的計劃――計劃執(zhí)行項目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建立項目必需知識和技能的計劃;計劃已標識項目相關人員的參與,建立項目相關人員(承擔人)參與計劃;建立項目計劃――建立和維護整體項目計劃內容。

7.評審影響項目的計劃――評審影響項目的所有計劃以理解項目承諾;調節(jié)工作和資源水平――調節(jié)項目計劃以反映有效的和已估計的資源。

8.獲取計劃承諾――從負責和支持計劃執(zhí)行的相關人員處獲得承諾。

二、項目監(jiān)控:如何進行項目監(jiān)控: 增強項目進度的透明度,以便當項目進展與計劃出現嚴重偏差時可以采取合適的糾正性措施。項目已歸檔的計劃是監(jiān)督活動、溝通狀態(tài)和采取糾正性措施的基礎。進度決定主要依靠在特定點(比如里程碑)把計劃與實際工作產品和任務屬性、成果、成本、進度表進行比較。

1.明確項目執(zhí)行的內容,跟蹤與控制,變更控制;

2.確定需要控制跟蹤的對象;

3.識別、分析偏差并采取相應的糾偏行動;

4.選擇恰當的項目控制的方法;

5.圓滿完成項目收尾工作;

6.項目預算和進度計劃監(jiān)控;風險管理計劃監(jiān)控;數據管理計劃監(jiān)控;項目資源計劃監(jiān)控;項目必需知識和技能的計劃監(jiān)控;項目相關人員(承擔人)參與計劃、承諾監(jiān)控;需求管理計劃監(jiān)控;項目計劃管理計劃監(jiān)控;項目監(jiān)控管理計劃監(jiān)控;采購管理(供應商)計劃監(jiān)控;度量和分析管理計劃監(jiān)控;過程和產品質量保證計劃監(jiān)控;配置管理計劃監(jiān)控;

7.日填周報月總結如何執(zhí)行,數據收集、存儲、分析、報告如何執(zhí)行;

8.周會和里程碑會議如何進行;

三、如何進行需求(與產品有關要求)管理:

管理項目的產品和產品組件的需求,以及確定這些需求與項目計劃和工作產品之間的不一致性。需求包括技術需求和非技術需求,以及組織對項目的需求。

1.理解需求:與需求提供者一起了解需求的含義。

2.取得對需求的承諾:取得項目成員對需求的承諾。

3.管理需求變更:當需求于項目執(zhí)行期間漸進開發(fā)時,管理需求的變更。

4.維護需求的雙向追溯性:維護需求與工作產品間的雙向追溯性。

5.界定項目工作與需求間的差異:界定需求與項目計劃及工作產品間的差異。

四、如何進行度量和分析:

開發(fā)和維持被用于支持管理信息需求的度量能力。度量和分析過程域包含如下內容:指定度量和分析的目標,比如參照指定的信息需求和目標;指定度量標準、數據收集和存儲機制、分析技術,以及報告和反饋機制;實現數據的收集、存儲、分析和報告;提供可被用于信息決策的客觀結果;并采取合適的糾正性措施。 

1.安排度分析的活動目標與活動要配合已確定的信息需求與目標:

建立度目標建立并維護度目標,此度目標衍生自已識別的信息需求與目標。

指定度指定度以說明度的目標。

指定數據搜集與儲存程序指定度數據如何獲得與儲存。

指定分析程序指定度數據如何分析與報告。

2.提供度結果提供度結果,此度結果說明已識別的信息需求與目標:

搜集度資料獲得指定的度數據。

分析度資料分析與解釋度資料。

儲存數據與結果管理和儲存度數據、度規(guī)格和分析結果。

溝通結果向所有相關的干系人報告度分析活動的結果。

五、過程和產品質量保證:

向成員組和管理層提供過程和相關工作產品的真實客觀內幕。過程和產品質量保證過程域涉及如下內容:根據可應用的過程描述、標準和過程來客觀地評價己經完成的過程、工作產品和服務;確定和記錄非一致性問題;就質量保證活動結果,向成員組和管理層提供反饋;確保非一致性問題被解決。

1.客觀地評價過程和工作產品——保證客觀地評價己完成的過程、相關工作產品,以及服務等與可應用的過程描述、標準和過程規(guī)范的一致性。 

客觀地評價過程——基于可應用的過程描述、標準和規(guī)程,客觀地評價指定的己實施過程。

客觀地評價工作產品和服務——基于可應用的過程描述、標準和規(guī)程,客觀地評價指定的工作產品和服務。

2.提供客觀的認識——客觀地跟蹤和溝通非一致性問題,并且保證問題被解決。 

溝通非一致性問題,并確保解決問題——溝通不一致性問題,并保證與高層管理部門協調解決。

建立記錄——建立和維護質量保證活動的記錄。

六、配置管理或文件管理及控制:

借助于配置確定、配置控制、配置狀態(tài)記賬和配置審計來建立和維護工作產品的完整性。配置管理過程域涉及如下內容:

1.建立基線建立由已識別的工作產品所組成的基線。

識別配置識別將納入配置管理的配置、組件及相關的工作產品。

建立配置管理系統(tǒng)建立并維護一個配置管理與變更管理的系統(tǒng),以便管理工作產品。

建立或發(fā)行基線建立或發(fā)行供內部使用和交付給客戶的基線。

2.跟蹤并管理變更跟蹤并管理已納入配置管理工作產品的變更。

跟蹤變更申請跟蹤配置的變更申請。

管理配置管理配置的變更。

3.建立完整性建立并維護基線的完整性。

建立配置管理記錄建立并維護描述配置的記錄。

實施配置審計實施配置審計以維護配置基線的完整性。

供應商協議管理:

供應商協議管理的目的,在管理供應商產品的取得

1.建立供應商協議:建立并維護供應商協議。

決定取得方式:確定要取得的每一產品或產品組件的取得方式。

選擇供應商:根據指定的需求和建立的準則來評估供應商能力,選擇供應商。

建立供應商協議:建立和維護與供應商之間的正式協議。

2.滿足供應商協議:項目與供應商協議必須滿足雙方。

執(zhí)行供應商協議:與供應商共同根據供應商協議中約定的各項活動。

監(jiān)督選定之供應商過程:選擇,監(jiān)督及分析供應商所使用的過程。

評估選定之供應商工作產品:針對定制化產品的供應商,選擇及評估工作產品。

接受取得的產品:在接受產品前,確保其已滿足供應商協議。

移交產品:給項目移交從供應商處取得的產品。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