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股市自春節(jié)前反彈至上證指數2444點的反彈結束后,股市一直低迷不振。而近幾年來中國股市是在經濟好的時候股市低迷,經濟不好時股市也低迷,讓人大跌眼鏡。面對中國股市的低迷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期,股市需要外部力量的維穩(wěn)。
經濟轉型期需要股市穩(wěn)定
中國經濟目前正面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經濟需要維穩(wěn),股市更需要維穩(wěn),只有股市穩(wěn)定才能有利于經濟改革取得成功。
股市的穩(wěn)定關系到中國的千家萬戶,中國的經濟不能就經濟論經濟,經濟從來就是與政治聯(lián)系在一起的,單純經濟學解決不了的問題,只能用政治經濟學解決。
目前中國的經濟情況和股市情況雖然復雜,但是也應當是先穩(wěn)定再改革,這才是中國的國情。因為中國的股市大部分都是個人投資者。所以,眼下當務之急是先穩(wěn)股市再穩(wěn)經濟,然后推動經濟和金融改革,穩(wěn)步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政府放權換市場有利于穩(wěn)增長
克強經濟學政策的三大支柱為經濟減速、財政貨幣去杠桿化、改善經濟增長質量。其基本特征是強化市場、放松管制。李克強總理履新伊始就明確指出,機構改革的核心是轉變政府職能,要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并且表態(tài),新一屆政府下決心再削減三分之一以上行政審批。
截至目前,國務院已經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累計215項。今年4月24日、
出臺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措施,是行政體制改革的一項配套措施,也是堅定不移持續(xù)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又一重要舉措,有利于防止審批事項邊減邊增、明減暗增,進一步為企業(yè)“減負松綁”,激發(fā)市場活力,營造公正發(fā)展環(huán)境。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轉變政府職能的突破口,是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一招。而在未來只要沿著政府放權換市場的發(fā)展思路,才能管住政府這只手,發(fā)揮市場這只手的作用,把一切經濟發(fā)展要素都交給市場,這樣才能迎來中國真正的市場經濟,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肯定能成功,這才有利于長期穩(wěn)增長。
東南亞股市暴跌對A股影響有限
近期東南亞股市暴跌在短期對A股來說有情緒層面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帶來風險評價的短期上行,但總體影響有限,不改變市場中期走勢。首先,由于在套息資本逆轉階段流動性的系統(tǒng)性風險不大,而中國的基本面和政策面階段性維持穩(wěn)定,以及國內對于資本流動和匯率定價的管制,這意味著國內不會受到類似于東南亞市場的資本流出風險。而QE退出下的外匯占款減少可能帶來的資金面風險,市場已經預期較為充分。
其次,中國的經常賬戶表現穩(wěn)定,且在經濟結構優(yōu)化和去金融杠桿防范風險上已經率先作出調整,這意味著中期基本面風險不大。
其三,中國股市已經提前下跌了,目前再底下跌空間非常有限。
其四,中國的資本市場還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金融并沒有對國際開放。
因此,東南亞股市的暴跌對中國股市的影響非常有限。
經濟數據有利股市穩(wěn)定
今天匯豐公布的制造業(yè)PMI8月是50.1,創(chuàng)四個月的新高,這是匯豐今年來PMI首次重回枯榮線之上,這表明國際機構也在認可中國經濟開始企穩(wěn),中國制造的回穩(wěn)有利于中國經濟的企穩(wěn),只有中國經濟止跌企穩(wěn),股市才能穩(wěn)定。
部分股票價格低于1664點
今年以來國內股市隨著大盤指數下跌,大盤藍籌股是集體淪陷,已經有部股票價格低于2008年的1664點,有上百只股票價格跌破凈資產,從藍籌股的股價研判,大盤指數再度向下跌的空間較為有限,大盤指數將進入橫盤震蕩筑底階段。
綜上所述,股市目前維穩(wěn)的時機已經成熟,但是股市的維穩(wěn)需要熱點板塊,需要賺錢效應,股市的維穩(wěn)需要管理層打擊人為操縱股價炒破爛垃圾的行為。
總之,股市維穩(wěn)需要管理層站在公開公平公正的立場發(fā)揮正能量,同時還需要管理層有更多具體的維穩(wěn)措施,充分調動投資者參與的積極性,這樣股市才能維穩(wěn)成功。
專家簡介:
中國金融智庫首席金融學家、融資專家、財富管理專家,北京交通大學客座教授、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政府、上市公司金融顧問,中經產業(yè)基金理事會秘書長,央視網財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