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然,方然講師,方然聯(lián)系方式,方然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青少年腦力思維學習與財商心靈成長訓練師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方然:在美國做家長   好習慣 陪伴孩子一生的“私人定制
2016-01-20 29487

在美國做家長  第4集  好習慣 陪伴孩子一生的“私人定制”

2013-12-25 點擊快速關注—> 楚唐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天的平安夜,楚唐腦力學科的小編與朋友們吃完晚飯,風風火火趕往電影院,想看看馮導的賀歲片《私人定制》,盡管外界口碑很爛,無奈我們還是沒有買到兩個小時內(nèi)的電影票,感嘆之余,我們也在討論,為什么大家嘴里罵著,但是還是愿意掏錢呢,是缺少了快樂,還是我們患上了所謂的習慣綜合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到習慣,讓小編想到了1978年的諾貝爾獎的一次巴黎聚會人們對于諾貝爾獎獲得者非常崇敬,有個記者問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里學到的呢?


這位白發(fā)蒼蒼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是在幼兒園?!?/p>


記者感到非常驚奇,又問道:“為什么是在幼兒園呢?您認為您在幼兒園里學到了什么呢?”


諾貝爾獎獲得者微笑著回答:“在幼兒園里,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后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認為,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所有在場的人對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回答報以熱烈的掌聲。


事實上,大多數(shù)科學家認為,他們終生所學到的最主要的東西,就是幼兒園老師教給他們的良好習慣。在今天是推送的在美國做家長的分享,楚唐腦力的小編整理了美國家長培養(yǎng)孩子的13個好習慣,希望對家長朋友有所啟示。

 

好習慣,就是定期重復的行為模式。從本質(zhì)上說,我們的行為方式是我們習慣的總和。據(jù)研究,3-12歲是孩子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所以在育兒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習慣:健康的身體素質(zhì),愉快地享受生活,有創(chuàng)造性等是每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所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也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育學家葉圣陶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形成良好的習慣,讓他們受益一生。

 

1、安全意識,健康生活的理念和正確的飲食習慣

我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我看來,讓孩子具有良好的體質(zhì)是培養(yǎng)孩子最重要的好習慣之一。如果沒有強健的體魄,孩子就是學習再好,琴彈的再好,畫畫得再好,將來也難以肩負起各種挑戰(zhàn)性的工作和活動。因為沒有良好得體質(zhì),給孩子將來生活和事業(yè)上的各種選擇帶來一定程度的制限。

要有健康的身體,首先要有安全的環(huán)境和意識。北美父母從小就給孩子灌輸安全知識:從為寶寶設置的家庭安全措施,安全行車,坐車,如何應對陌生人,到安全上網(wǎng)等等,應有盡有,從各方面保護孩子,讓孩子養(yǎng)成安全生活的好習慣。具體可參見博文:北美兒童如何安全乘車?,北美孩子應對陌生人的安全技巧。

健康的身體需要健康的營養(yǎng),北美父母從小要教育孩子善待自己的身體,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讓孩子不挑食,多吃蔬菜和其他營養(yǎng)的健康食物,全面吸取營養(yǎng)的進餐習慣。

生命在于運動,每天鍛煉身體,戶外運動是保持健康身體所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此外,更要讓孩子遠離損害健康的壞習慣,比如:如吸煙,酗酒,或吸毒,讓孩子健康成長。在北美,體育運動是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項目。北美父母不遺余力地從小讓孩子養(yǎng)成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課后,周末到處可見北美父母陪著孩子參加各種體育運動的身影。

2、喜歡閱讀

宋皇帝趙恒曾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籍可以為孩子打開知識的海洋,也是孩子開拓未知世界的金鑰匙。讓孩子從小愛上書籍,享受閱讀的樂記錄從書中學習和獲得新知識。就是學習繁忙的孩子,每月也至少讀1-2本新書。培養(yǎng)孩子記日記的習慣,每天記錄從書本中學到的東西。閱讀也能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增加他們的詞匯量,并豐富他們的情操。研究證明,愛閱讀的孩子學習成績也好。所以說閱讀就是讓孩子接受教育,讓孩子掌握知識學能,以投身社會,服務人群的好習慣。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MichelleObama)曾作為宣傳大使積極參加全國教育協(xié)會(NEA)舉辦的全美讀書活動。

3、尊重

孩子一出生就如一張白紙,都很無辜和善良。而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造就了他們不同的性格。孩子是天生的觀察員,他們在生活中,時刻不停地觀察父母的一舉一動,注意周圍的環(huán)境,從而學會如何應對生活。北美父母常常讓孩子明白:他們不僅需要尊重長輩,尊重同年人,比如:自己的朋友,伙伴。但更要孩子學會尊重不同階層和等級之人,不能嫌貧愛富。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體驗和生活軌跡,我們要平等對待每個人,用禮貌和平等的語言和人交談。北美的父母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平等意識,對富人,名人,不用卑躬屈膝,唯命是從;對弱勢群體,也不能盛氣凌人,或以憐憫,施舍的心態(tài)對待他們。

4、講禮貌

禮貌是拉近自己和他人的一座橋梁,彬彬有禮的行為舉止,是孩子在與人交往中成功與否的關鍵。在生活中,北美父母從小就教育孩子這幾個神奇的詞匯:“請”,“對不起”,“謝謝你”和“不客氣?!辈⒆尯⒆用靼祝荒茈S便打斷別人的談話,看到熟人要問好等禮貌的行為。

北美父母更要讓孩子學會避免使用臟話,罵人,嘲笑,諷刺等粗言穢侮辱成人或其他兒童的語言。當然,北美父母也經(jīng)常談到,要讓孩子禮貌待人,自己首先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因為父母事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孩子每天關注著父母的一言一行。如果父母在觀看球賽時,喜歡和其他球迷爭論,吵架,那么孩子也非常有可能“繼承”父母的這些行為。只有給孩子一個有禮貌的環(huán)境,并經(jīng)過長期的潛移默化才能讓孩子做到真正的講禮貌。

5、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品質(zhì),所以北美父母從小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堅強的心理素質(zhì)讓孩子成為內(nèi)心堅強的勇士,他們有勇氣和信心克服困難。我們常??吹揭恍┠懬?、退縮,缺乏自信的孩子,凡事總說“我行嗎?,“我不會”。這種消極/缺乏自信的心態(tài)如果不得到改正,他們自卑、怯懦等不良的性格也就隨著自信心的減弱而滋長。

在孩子的安全有保證的前提下,北美父母從小給孩子決定權,讓他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用于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做自己的主任。讓孩子從小學會珍惜自己的自尊,以積極的心態(tài)迎接生命中的挑戰(zhàn)和困難。

6、自立

成人的生活繽紛繁雜,富有種種責任。如果父母從小不教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烹飪,洗滌,清潔,健康的人生觀,理財,守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良好的生存習慣,那么他們會不斷地依賴父母,何事都要父母幫忙。孩子幼小時,北美父母就讓他們負責做一些力所能及之的家務事來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立能力。

7、感恩

北美擁有眾多的慈善機構,許多父母常常帶領孩子做義工,為幫助別人出力。臨近圣誕節(jié),感恩節(jié),許多北美父母和孩子一起向食物銀行捐款,捐物,讓孩子從小體驗幫助別人的喜悅。北美父母還常常和孩子一起回想一天中所發(fā)生的好事,靜下來花幾分鐘和孩子一起為擁有這些事懷有感激之心。因為生活中的許多事物,我們都覺得習以為常,理所當然,比如:食物,身邊的親人,服裝,住房,書籍,健康的身體,閱讀的能力,學習的機會等等,所以北美父母要讓孩子明白,這一切都得之不易,所以我們都要心存感激之情。

北美父母還要孩子明白只有認識到自己內(nèi)在生活的滿足和豐富,才能擁有一份巨大的安全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培養(yǎng)了孩子的責任感奠定了基礎。

8、創(chuàng)造力

創(chuàng)造力是孩子智力和能力的重要表現(xiàn),更是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我們的孩子天生具有潛在或正在萌芽的創(chuàng)造力,這種創(chuàng)造力對孩子將來能否全面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jù)美國創(chuàng)造性思維研究專家托倫斯的研究表明:3-5歲是孩子創(chuàng)造性能力的高速發(fā)展時期,而5歲以后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那可能是因為孩子在接受教育過程中受到太多的規(guī)定和約束,思維漸漸產(chǎn)生固定的模式,創(chuàng)造力也就會變得越來越遲鈍所致。要讓孩子富有創(chuàng)造力,北美父母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生活在廣泛的空間,豐富他們想象力,并讓孩子自由地探索自然和科學領域。

9、明智的理財方法

和我們小時候平窮的同年相比,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在物質(zhì)生活豐富的年代:玩具應有盡有,衣柜里裝滿了各種流行服飾,經(jīng)常轉換智能手機、游戲機和其它昂貴的小配件。經(jīng)常聽到國內(nèi)父母說的一句話是:再窮也不能窮孩子。許多父母自己節(jié)衣縮食,什么也舍不得為自己買,卻在孩子們的花銷上大手大腳,有求必應。從小送孩子上天價早教班,給孩子買名牌產(chǎn)品,從而養(yǎng)成孩子只有高價/貴的才是好的的不明智消費觀念。所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理財本領很重要。在北美,父母從小讓孩子明白任何東西都來自不易,要有正確的消費觀和投資理財觀。他們把握適合的時機從小對孩子進行教育,比如通過發(fā)放孩子零用錢,擁有自己的銀行卡,讓孩子管理自己的金錢等,等孩子成人之后,就能比較好的規(guī)劃收支并付諸行動。

10、領導才能

現(xiàn)代社會需要擁有理想和勇氣的領導者。成為領導是一種習慣,有些人似乎從未想到自己可以成為帶頭人。也許是因為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從未在周圍的朋友伙伴中遇到具有領導才能的人才。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領導人,都富有影響他人的潛能,這些潛力需要父母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為了讓孩子在將來的社會中成為領導型人才,北美父以從小鍛煉孩子的領導才能,讓孩子自己組織活動:比如策劃自己的生日爬梯,或者組織一場球賽,家庭一日游等。通過鍛煉,不僅培養(yǎng)孩子把握自己,不盲目跟隨別人的獨特領導能力,也訓練了孩子的組織能力,讓孩子在群體活動中脫穎而出,成為能夠帶領人們實現(xiàn)目標的領導人才。

11、誠信

孔子曾說:“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說:做人應該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在生活中,我們都要跟人打交道,共處。而誠信是人和人交往的重要準則。在北美,父母從小讓孩子養(yǎng)成誠實,不說謊的好習慣。確實在生活中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很不容易,但父母應該教育孩子從小做一個有誠信的人,勇于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虛心接受批評。北美父母還讓孩子明白,在生活中,應該誠實地面對每個人,每件事。只有以誠待人,才能得到別人地誠信。

12、努力工作

勤奮是孩子成才的金鑰匙,也是孩子成才的推動力。如果孩子具備了勤奮的可貴品質(zhì),他們就等于擁有了成功的一半。所以北美父母從小培養(yǎng)孩子契而不舍的精神,杜絕孩子身上懶惰的惡習。培養(yǎng)孩子勤奮的好習慣,讓孩子明白完成任何有意義的事都需要刻苦耐勞,堅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和天下所有父母一樣,北美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好,將來成為成功人士,但這一切都得通過父母長久努力的培養(yǎng)。孩子懶惰和勤奮不是先天的得來的,而需要父母的后天培養(yǎng),讓孩子盡其所能,也就是盡他們最大努力。為了讓培養(yǎng)孩子勤奮,努力的好習慣,北美父母學會放手,讓孩子擔當自己生活和學習的主人,讓他們體驗出色完成工作和學習所得到的工作價值和滿意度。

古羅馬詩人奧維德提出:沒有什么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養(yǎng)成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而好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將讓孩子終身受益。可是父母應該記住地是: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不是自動開始,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生活中的榜樣,要求孩子做到的,我們首先要起到表率的作用。愿我們的父母從重視孩子好習慣的養(yǎng)成,讓好習慣陪伴終身。

楚唐腦力學科的小編對于今天能否買到《私人定制》電影票,仍舊抱著懷疑態(tài)度,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好的習慣,是陪伴孩子們一生最好的“私人定制”?。ㄏM裉斓臉祟},小編不要被各位伙伴們拍磚)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