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釋】 :滄海:大海;桑田:種桑樹的地,泛指農田。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出 處】 :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用 法】 :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形容世事變化很大
【名 言】 暫無。[治學要嚴謹,學問不要拿來兒戲,尤其是中國文字。不要再拿什么打油詩來作名言了。寧缺毋濫。]
【例】 :趙樸初《普天樂·國慶十周年獻詞》曲之二:“三千六百日干旋坤轉,二十四小時~。
【近義詞】 :日新月異、滄桑陵谷、白云蒼狗
【反義詞】 :一成不變
【典 故】
“漢孝桓帝時,神仙王遠字方平,降于蔡經(jīng)家……麻姑至,蔡經(jīng)亦舉家見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許,于頂上作髻,余發(fā)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錦綺,光彩耀目,不可名狀,入拜方平,方平為之起立。坐定,召進行廚,皆金盤玉杯,肴膳多是諸花果,而香氣達于內外。蔡脯行之,如柏實,云是麟脯也。麻姑自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為陵陸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東海行復揚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