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糞,糞出;郊,近郊也;可欲,以功利蠱人;欲得,必欲其得也;惟有道者,能知足常足,無求而自得也。
不出戶章第四十七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萬物皆備,故不出戶而知天下。造化由心,故不窺牖而見天道。反是而馳騖以求,周知?jiǎng)t見聞?dòng)懈F,心思易涸,是以圣人養(yǎng)其本真,清明在躬,志氣如神,豈必歷九州而數(shù)名象,任智力以要近功哉?!吨杏埂费裕褐琳\之妙,曰:不見而章,無為而成。即此意也。
為學(xué)章第四十八
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故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博文則日知其所未知,約禮則日去其所本無由,萬殊以歸于一本,此損之又損之道也。無為謂渾然天理而不假強(qiáng)為,千變?nèi)f化皆從此出。故可以無不為,無事恭己而治,若舜禹之有天下而不與也,反是者敗。
圣人無常心章第四十九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之在天下,蝶蝶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無常心,猶言無成心;善之、信之與其善而孚以誠,亦善亦信之化不善,而去其偽。德,指民而言。蝶蝶,誠切貌。渾其心,使歸于誠樸;注耳目,則誠服而無他念也。孩之,以赤子育之也。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dòng)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出入,指日月言;生者,氣之至而伸;死者,氣之往而寂也。乾坤無為,以日月為功,東西出入而五行布,四時(shí)成焉。徒,猶類也。水之成數(shù)六,火之成數(shù)七,合為十三。日月者,水火之精,人得其真氣而不能守,故其由生而之死也。易,動(dòng)對(duì)靜而言,生生之厚,秉陰陽之氣以生者,厚于物也。太上將勉人以攝生之道,而先言生者,不能無死。如此。
蓋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避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攝,衛(wèi)養(yǎng)也。兕虎、甲兵,無道則罹其兇,善攝生者,合陰陽之撰,通神明之德,命由我立,而何死地之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