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實和虛假之間,在事實和傳說之間,在現(xiàn)實和軼事之間,我們更加傾向于選擇后者。而且虛假、傳說、軼事同樣也更加容易被記住,也更加容易流傳。真實的東西,由于其枯燥和現(xiàn)實感,反而容易被我們遺忘和忽略,甚至恐懼。記得住并且樂于傳送的是《三國演義》,而不是三國志;我們愿意信奉的是上帝,而不是內(nèi)心;跟一個篤信藏傳佛教的人說,達賴和班禪也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并且給他傳授一些科普知識的話,那么他一定歇斯底里的抗拒和崩潰。
中國有一個成語叫葉公好龍,用來形容我們所期望的東西真正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的真實感受其實是莫大的恐懼。
有關(guān)蘋果標識來歷
圖靈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英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邏輯學家,也是計算機科學的奠基人,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能之父”。二戰(zhàn)爆發(fā)后,英國對德國宣戰(zhàn),圖靈入伍,開始在情報中心服役,主要任務是破譯德軍密碼。他破譯的情報在諾曼底登陸等重要軍事行動中發(fā)揮了關(guān)鍵作用,使二戰(zhàn)提前兩年結(jié)束。圖靈因此獲得國家榮譽“不列顛帝國勛章”。
但圖靈是一名同性戀者,1931年考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后,他便與兩個著名同性戀者——經(jīng)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小說家E.M。福斯特關(guān)系極好。1952年的一個傍晚,圖靈在電影院門口遇到19歲青年阿諾德?穆雷,對他一見如故,并約他到家中過夜。
可不曾想,穆雷卻抓住了圖靈是同性戀者這個把柄,企圖敲詐。因為根據(jù)英國1855年刑法修正案,“男性與男性發(fā)生有傷風化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然而面對警察,圖靈坦陳自己就是同性戀,但不認為這有任何錯,因此被控“嚴重猥褻罪”,被迫接受“化學閹割”,即女性荷爾蒙注射,令其性欲消減。這也正是布朗在道歉聲明中所指的“非人待遇”。
被“閹割”后的第二年,42歲的圖靈不堪其辱,吃下在有劇毒的氰化鉀中泡過的毒蘋果憤然自盡。蘋果電腦公司創(chuàng)立時,將缺了一口的蘋果圖案作為其商標,用以計算這位偉大的計算機巨人---圖靈。
蘋果標識的真實來歷
在決定采用"蘋果"這一名字時,創(chuàng)始人注意到他們品牌不遵守習俗的自然特性。
這是一種水果的名稱--它的視覺符號是被吃掉了一部分的蘋果--沒什么重要含義,然而這一選擇證明了它的價值觀--拒絕將計算機神化。蘋果是人機關(guān)系中離經(jīng)判道的先行者,人們將不再崇拜或恐懼計算機,而是將之視為一種娛樂。因此該品牌名稱符合后來越變越明顯的初始想法--一種新的標準已被確立。
至于為什么被咬了~~其實蘋果最早的徽標是一個牛頓坐在蘋果數(shù)下讀書的圖案,后來才改成一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是由Regis McKenna公關(guān)公司的藝術(shù)總監(jiān)Rob Janov設(shè)計的,Janov開始制作了一個蘋果的黑白剪影,但是總感覺缺了些什么,“我想簡化蘋果的形狀,并且在一側(cè)被咬了一口(taking a bite)——a byte(一個字節(jié)),對吧,以防蘋果看起來象一個西紅柿,”Janov解釋道。
然后,Javov增加了六條彩色的、水平色條,原始設(shè)計有黑色的細線分開不同的顏色條,可以減小印刷時的壓印問題,但是Jobs沒有同意這個建議。這樣就完成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彩色蘋果徽標。
蘋果公司的蘋果靈感來源于,當初萬有引力作用砸中牛頓的蘋果 如圖:
后來成了咬了一口的蘋果logo
設(shè)計蘋果徽標的人所希望達到的效果:
① 鮮艷的色彩,給人以活力和朝氣;
② 咬掉的缺口喚起人們的好奇、疑問;想知道蘋果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對嗎?
③ 英文的咬字(bite)與計算機的基本運算單位字節(jié)(Byte)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