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突然退潮的時候,你才知道誰在裸泳”, “股神”巴菲特寫給股東信中的一句話,如今也在中國的白酒高端市場上應驗了。面臨高端白酒“寒秋”。作為茅臺酒的經銷商,不僅一改往日的高傲與矜持,通過電話營銷拓展銷售,而且還“屈尊”給顧客開出了優(yōu)惠的條件,曾經一瓶難求的茅臺怎么了,它的出路在哪里?
回歸真正市場。放眼世界,還沒有哪一個企業(yè),能夠一直依托政府的力量,而獲得市場尤其是廣大消費者認同的,作為“脫離尋常百姓家”的茅臺,應該反省自己的市場戰(zhàn)略,更應該反問自己:你是靠了自身的力量而獲得今天的行業(yè)地位,還是借助了外部力量,比如政府,而獲得了今天的成績?其實,幾百年的世界近現代史告訴我們,作為市場經濟一分子的企業(yè),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的套路來參與市場競爭,而不是靠4P(產品、價格、渠道、促銷)之外的2P(政府或權力、公關)來贏得市場,政府的力量不是長久的,企業(yè)必須靠自身的力量,尤其是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創(chuàng)新力、產品力、價格力、渠道力、促銷力、服務力等,來謀取市場的認可。筆者曾為茅臺授課,品鑒茅臺,作為醬香型代表,絕對是一流的質量,一流的口感,但除了產品之外,茅臺還要在其他營銷要素上,多下些功夫。在把握市場需求,以產品創(chuàng)新贏得市場上,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綿柔型白酒的興起便是典型的事例。早在2003年,洋河股份便洞察到消費者的變化:隨著社會進步,消費者生活水平提高和飲食結構變化,國內消費者口味逐漸清淡化,白酒消費逐漸從“聞香”向“吃味”轉變,同時健康已經成為消費者首要考慮的因素。針對消費習慣的變遷,洋河股份開始對酒體成分的含量、香味,對人體有益的營養(yǎng)成分、生理功效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推出“綿柔型”白酒。綿柔型不僅實現了口感上的突破,更是將綿柔品類的訴求與消費者的需求很好地結合起來,香綿爽喝過不上頭,摒棄了傳統(tǒng)香型消費者飲后不適的缺點,滿足了消費者在白酒消費上注重健康的需要?!暗孟M者,得天下?!比缃?,洋河綿柔已與茅臺醬香、五糧液濃香遙相呼應,被稱為“綿醬濃三劍客”,美名不脛而走,成為引領中國白酒潮流的一面旗幟。
走下神壇,走進老百姓。茅臺酒要想重新獲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就必須走下神壇,雖然茅臺也曾經推出“迎賓酒”、“王子酒”,但它畢竟跟正宗茅臺不是“一路貨”,況且,它在茅臺銷售額中的比例,也太小。首先,要轉變經營觀念,還是那句話,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既然是企業(yè),你必須具有企業(yè)的思維,以市場需求,以顧客為導向,來開展自己的營銷工作,而不再是以往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營銷方式。其次,要多與顧客進行互動。改變以往高高在上的作風,要主動走近老百姓,通過廣告、促銷、服務等,來與顧客建立一種聯系,大家想想看,近年市場運作比較好的中高端白酒品牌,無論是洋河藍色經典,還是水井坊、郎酒,亦或是河南的仰韶彩陶坊,哪個不是與顧客進行充分溝通的典范。
站直了,別趴下。在白酒行業(yè),從產銷量來看,五糧液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超越了茅臺,而成為行業(yè)翹首,這跟五糧液基于市場的競爭戰(zhàn)略有關,根據市場情況,五糧液采取了多品牌策略,以及跟經銷商深度合作,甚至品牌共建,比如金六福、黃金酒等,這些,都按照共贏的市場規(guī)則,一起做大了平臺,同時也更好地滲透了市場。而反觀茅臺,有些方面卻是滯后的,比如營銷的力度、競爭的策略,它甚至采取了不該采取的策略,比如,模仿黃金酒推出的白金酒,跟茅臺的國酒定位以及行業(yè)標桿、領導者形象大相徑庭。其實,茅臺酒在很多方面,都有創(chuàng)新的,比如,茅臺是最早推出白酒“年份酒”制度的,此舉,曾引起市場跟風,很好地引領了市場的潮流。
去做營銷而非銷售。銷售是基于產品,營銷是基于市場。茅臺應該在圍繞產品研發(fā)的基礎上,更多地關注市場與營銷。從產品層面,茅臺應該梳理產品線,哪些產品線是應該保留現行定位,哪些產品線走大眾化道路,哪些產品線可以走低端路線(比如習酒系列),哪些產品可以跟渠道與客戶(團購)共建,并且要高標準嚴要求的。在價格層面,除了現有的價格體系:茅臺走高端價位,子品牌“迎賓酒”、“王子酒”走低端價位,作為習酒品牌,更應該分清高中低,尤其是應該重點發(fā)力中低端,為茅臺高端目前的困境而主動擔起突圍的重任。在渠道方面,茅臺酒應該在現有“代理+專賣”的基礎上,走多元化模式,比如,圍繞習酒,發(fā)展分銷商與加盟店,定制式開發(fā)團購市場,利用茅臺品牌影響力、號召力,在機場、高鐵站、高端會所等,設置展示與售賣點,渠道愈多,售賣的機會就越大。在促銷方面,除了正常的品牌宣傳與維護之外,對于重點推出的,比如習酒中低端產品,也要通過廣告拉動,通過學習促銷做的比較好的,另外,也要多跟公益活動聯系起來。廣告是讓別人認識你,促銷是讓別人喜歡你,公益是讓別人去愛你。
最后,茅臺集團還需要對旗下品牌、品類,無論是茅臺紅酒、啤酒,抑或是習酒等,進行全盤合理規(guī)劃,有取有舍,并通過符合市場的運營模式,從坐商到行商,從坐銷到行銷,主動招商,主動開發(fā)客戶,避免競爭對手終端攔截,而堵了自己的后路。
茅臺酒作為事實上的國酒,必須改變原來自我封閉的狀態(tài),改變經營管理政企不分的傳統(tǒng),丟掉幻想,放下包袱,辨清現實,主動融入市場,打造一個親民的品牌,如此,茅臺才能真正從被動到主動,從以自我為中心,到以顧客為中心,才能遠離非市場的那潭“渾水”,才能“正本清源”回歸競爭的本質,才能改變老百姓心目中的“官酒”印象,從而贏得市場的尊重,取得顧客的好感,左右逢源,引領中國白酒高端市場,為更好地國際化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