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說:“教育是要立人。”然而我們所看到的教育似乎不是如此,種種的問題讓我們的教育變成了一種形式化、市場化和商業(yè)化。這不但沒有培養(yǎng)出更多的人才反而讓孩子們失去了最美好的光陰。
最近又爆出珠海將辦女子中學,相信很都朋友都會質(zhì)疑,這種因性施教真的能有助于孩子們的發(fā)展特長么?筆者認為這最多也就是曇花一現(xiàn),并不能治根治本。要想真正挖掘孩子們的特長和潛能就應該因材施教,而不是拿這孩子們的前途和未來去實驗。這么多年我們的教育始終止步于前究竟是哪方面出問題呢?
科學的教育是立體的,它包含這四個層面: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然而我們的各個層面教育都存在這許多弊端。首先我們說學校教育,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然而我們普遍學校的教職員工偏多,沒有實質(zhì)性作用,并不是教書育人,而是為了利益而來。老師的素質(zhì)也大幅度下降,什么打罵學生的比比皆是,造成師生關系不和諧,試問這樣如何讓孩子在如此的環(huán)境下接受教育。還有些學校把學生的成績與老師的收入,這樣的結(jié)合更加讓孩子們備受老師的壓迫,讓這樣一方凈土充滿這銅錢味。其次學校教育目標狹隘,也就是常說的應試教育,只注重一紙成績而忽略了育人,使道德教育蒼白無力,成為了形式主義。孩子們每天都面對著厚重的課本,久而久之造成巨大的壓力,極大的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
那么對于家庭教育來說呢,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每個父母都望子成龍,都希望自己孩子能有輝煌的前程,但是現(xiàn)在的家長思想大多老化,他們并不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不關心孩子的喜好。都認為把孩子放在學校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他們關心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分數(shù)。一旦孩子出問題后,就找學校負責,學校則推脫是家庭的問題,這樣的相互推脫并沒解決問題,反而讓孩子在學校沒有了立足之地。還有些家長為了生計和孩子的高額學費,不得不外出打工,造成孩子沒有父母的看管。本身孩子就缺乏自制力,在沒有正確的引導下放任自流,最終讓孩子錯過了教育的最佳時期而走上了不歸路。
社會教育是一個大的層面,需要國家和全民的支持。目前我國的教育投入是較低的國家,教育也變的更加商業(yè)化,很多學校收取高額的“擇校費”,這就是由于國家沒有強力的制止。還有城市和農(nóng)村教育的二元化,使農(nóng)村城市差距增大。嚴重的高考升學制度是教育行政部門的壟斷性體現(xiàn),招生還有著地區(qū)性的差異,造成東西部嚴重不平衡。這種一紙定前程也使大量的人才流失,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相信朋友們身邊為了考學而復讀幾年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吧,就為了一紙成績而把自己的青春埋葬在題海之后,這將是多么可悲。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這說明自我教育是關鍵。自我教育是自我認知和道德教育,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的關鍵。然而事實并不如意,校園自殺事件層出不窮,而且比例還逐年增加,鮮活的生命就如此結(jié)束,誰不痛心疾首。這就是由于自我教育的缺乏造成錯誤的人生觀。究其原因也是孩子壓力過大和各種影響,造成叛逆等心理問題,缺少及時的疏導,而沒有培養(yǎng)出良好的自我教育。
看到這些種種教育的問題,我們?yōu)樽鎳慕逃聵I(yè)擔憂,也為孩子們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