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優(yōu)秀的教學不是去為教師尋找更好的教學方法,而是給學生去建構更好的機會。
2、比教學藝術更為重要的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的人格魅力的靈魂是一個“愛”字。愛就是一種教育,誰有愛心,誰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諦。
3、教育首先是一種保護,教育是一種喚醒與引出,教育是一種鼓勵和激勵,教育要順其自然。教師是援助者、指導者。
4、教師本身就是一門課程,就是一本書。要讓學生從教師這門課程和這本書中讀到知識,懂得道理,汲取力量,學會做人。渾厚的文化底蘊,給學生以文化的熏陶;教育機智,給學生以靈氣。
5、良好的教育使一個人起碼獲得三種益處:具有并維護人的尊嚴、對社會有用、有助于國家的治理但又不被國家所奴役。好的教育不僅使學生學到專業(yè)知識,而且培養(yǎng)了自由的思想與獨立的人格,也就是使他真正成為他自己。
6、目前在過度激烈的升學競爭中,“成人”的教育,被忽略了,而“成才”的教育也因為過度重視以“筆試”的結果來衡量學生的成就的結果而受到很大的傷害。
7、真正的教育應包含智慧之愛,它與人的靈魂有關,因為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把一種教育未能觸及到人的靈魂,未能引起有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為教育……有靈魂的教育意味著追求無限廣闊的精神生活,追求人類永恒的終極價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愛,以及建立與此有關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應成為負載我類終極關懷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給予并塑造學生的終極價值,使他們成為有靈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熱愛學習和具有特長的準職業(yè)者。
8、教育,首先是一種保護。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有一個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創(chuàng)造心靈,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師和家長倍加呵護。這種保護就是一種教育。
9、關注學生的人格尊嚴。人性中最可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常識。可一些教師對學生隨意地批評侮辱甚至是體罰、變相體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并提升這種價值,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
10、教育應該給孩子以夢。夢是一種內在的對美與善的向往,夢濃縮了人們的理想與追求,它是生活的一種預演。夢,尤其是孩子們的夢,美麗而又脆弱,它實際上是孩子們柔嫩心靈的化身。我們不要輕易打破孩子們的夢。但現(xiàn)實中的教育卻往往扮演著殘酷的角色,用我們無形的手碾碎他們的夢,剝奪了他們做夢的權利。孩子們生活的空間越來越窄,屬于他們的時間少之又少……他們失去了夢想的激情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