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禮,范志禮講師,范志禮聯(lián)系方式,范志禮培訓(xùn)師-【中華講師網(wǎng)】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
53
鮮花排名
5
鮮花數(shù)量
范志禮:清貪官傳31
2016-01-20 12989

元載傳

——《舊唐書》卷一一八

[說明]元載(?—777),字公輔,鳳翔岐山(今陜西岐山)人,出身寒微。肅
宗時累官至戶部侍郎、度支使及諸道轉(zhuǎn)運使,掌管國家財政。后勾結(jié)宦官李輔國,
升任宰相。代宗即位后仍為宰相。用財物收買了宦官董秀,由此受到代宗的寵信。
大歷五年(770),與代宗密謀殺掉自己的政敵宦官魚朝思。此后益驕奢,遂引起上
下不滿,終于在大歷十。年(777)被代宗誅殺。元載為政貪縱,生活奢侈,聽任手
下官吏及家中妻兒收受賄賂。被殺后抄家,僅鐘乳就抄出五百兩,胡椒抄出八百石。
元載是唐朝宰相中貪贓受賄比較突出的宰相之一。

元載是鳳翔岐山人,家境本來寒微。父親元景升,任員外官,不治理產(chǎn)業(yè),常
常住在岐州。元載母親帶著元載嫁給元景升,改姓元氏。元載自幼嗜好學(xué)習(xí),喜歡
寫文章,性情敏捷聰慧,博覽子部、史部書籍,特別愛學(xué)道家書。家里貧窮,步行
前往鄉(xiāng)試,屢次不能中第。天寶初年,玄宗崇奉道教,下詔征求精通莊、老、文、
列四子之學(xué)的舉人。元載應(yīng)策試高中科第,授官邢州新平縣尉。監(jiān)察御史韋鎰充任
使節(jié)在黔中監(jiān)督選舉,引用元載為判官。元載名聲稍大,升任大理評事。東都載的丑
惡行跡奏上朝廷,元載知道后,面奏代宗,將李少良等數(shù)人全都在朝廷打死。于是
道路行人以目示意,無人敢議論元載的劣跡。元載家門之內(nèi),不是他的黨羽概不結(jié)
交。平素交友,凡涉及到有道義的人都疏遠或拋棄。
代宗寬恕仁慈,明察元載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數(shù)年,但元載惡行長遠不加悔改,
致使眾人的憤怒日有所聞。大歷十二年三月庚辰(28日),朝仗退下后,代宗坐延
英殿,命左金吾大將軍吳湊在政事堂收押元載、王縉,各自囚禁在本地,同時收押
了中書主書卓英倩、李待榮,以及元載的兒子元仲武、元季能,命吏部尚書劉晏來
審訊。劉晏因為元載受任后樹立的黨羽遍布天下,因此不敢專斷,請與其他官員一
起審訊。于是敕書命令御史大夫李涵、右散騎常侍蕭聽、兵部侍郎袁慘、禮部侍郎
常袞、諫議大夫杜亞共同推究元載罪狀。辨明罪行追問事端的條目都出自宮內(nèi),于
是派遣中使宦官查問陰私,元載、王縉都伏罪。當(dāng)天,宦官左衛(wèi)將軍、知內(nèi)侍省事
董秀因與元載同罪,先于元載在宮中被杖殺。敕書說:“任用正直,除卻邪佞,明
明白白地記錄在帝王的法令中;獎勵善德,懲辦罪惡,是現(xiàn)時政治的急務(wù)。宰相的
職位,得人不易。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幸事元載,性情頗為奸惡邪僻、行跡十
分不正直。恩寵超越本分,早登執(zhí)政職位。所謂輔佐之功,卻未能治好國家;而懷
有奸邪之志,常常欺誑君上。陰謀結(jié)托妖人巫師,夜間妄行解卦禱告,用以圖謀非
分之望,希翼逃避法典憲章。收納贓物、買賣官品。兇狠的妻子殘忍害人、暴虐的
兒子擾民牟利,他從不勸阻,任其放縱欺凌。行為邪僻文辭矯飾,心地狠毒貌似恭
敬,使受壓抑有沉冤之輩,無路伸訴。賞罰失誤,無不由此。最近因為君臣之間,
不輕易廢人不用,因此希望他悔過向善,掩蓋他的罪過沒有公布。誰知他并不悔改,
更加兇狠暴戾,歲月已久,惡貫滿盈?,F(xiàn)在要在朝廷中肅清政治,使法令嚴明,應(yīng)
該賜元載自盡。我學(xué)習(xí)道義還很顯淺、知人用人十分不明,政績不顯、失誤甚多,
以致用此刑罰,心中深感慚愧。勉力實行,務(wù)必申明勸阻。凡中外官民,望體諒我
的心情?!?br />又頒下制書說:“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縉,附會奸邪,阿諛佞人。
根據(jù)他的罪狀,罪行難容,但憐憫他將老,不忍加刑。用那種讓法律委屈的恩澤,
換給他地方長官的職位??梢宰屚蹩N任持節(jié)括州諸軍事、守括州刺史,應(yīng)該立即赴
任。嗚呼!我在位飭身克己,對臣下推誠相待,廣求賢哲,助我治理。任人有誤,
錯在我身,不要荒廢你們的官職,各自慎行自己的職務(wù)。”當(dāng)初,劉晏等人秉承圣
旨,王縉也應(yīng)處以極刑。劉晏對李涵說:“重刑要再三覆核上奏,是國家常行的法
典,何況誅殺大臣,怎能不反復(fù)申奏呢?另外法律規(guī)定犯罪有首犯有從犯,二人被
判同樣刑罰,也應(yīng)重新聽取圣上的旨意?!崩詈热巳悸爮膭㈥痰囊庖姟5鹊絼?br />晏等人再次上奏,代宗使減輕王縉的罪過,從輕處罰。
元載的長子元伯和,先前就被貶在楊州任揚州兵曹參軍。等到元載有罪,命令
中使乘驛馬馳赴揚州賜元伯和死、次子元仲武,是祠部員外郎,三子元季能,是秘
書省校書郎,二人與元載妻子王氏一起被賜死。元載女兒資敬寺尼姑真一,被收入
宮中嬪妃所居掖庭。王氏,是開元年間河西節(jié)度使王忠嗣的女兒,一向以兇狠暴戾
聞名,放縱她的孩子元伯和等人虐害一方。元伯和依仗父親的權(quán)勢,只知聚斂財物,
征求音樂。
元載處在宰相職位多年,權(quán)傾四海。域外珍寶異物,都匯集在他的門內(nèi),資財
不可勝數(shù),因此元伯和、元仲武等人得以任意妄為。奔向他門下的輕浮士人,唯恐
奔走不及。名妓美女奇異音樂,宮中沒有的他有。兄弟各自在家中蓄養(yǎng)妓妾;倡優(yōu)
表演的猥褻游戲,父子兄弟一同觀看,一點不覺羞愧可恥。到元載獲罪,路人沒有
嗟嘆惋惜的。中使董秀、主書卓英倩、李待榮以及陰陽道人李季連,因為元載的緣
故,皆被處以極刑。派遣宦官在萬年縣內(nèi)黃臺鄉(xiāng)搗毀元載祖先及父母的墳?zāi)梗弶?br />并丟棄棺樞以及私廟中供養(yǎng)的祖先木像;元載在大寧里、安仁里的二處宅院,充作
各級官司的官廨屋宇。將元載家中沒收的鐘乳五百兩分別賜給中書省門下省御史臺
五品以上、尚書省四品以上官員。(黃正建 譯)

[原文]

元載,鳳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父景昇,任員外官,不理產(chǎn)業(yè),常居岐州。
載母攜載適景昇,冒姓元氏。載自幼嗜學(xué),好屬文,性敏惠,博覽子史,尤學(xué)道書。
家貧,徒步隨鄉(xiāng)賦,累上不升第。天寶初,玄宗崇奉道教,下詔求明莊、老、文、
列四子之學(xué)者。載策入高科,授邠州新平尉。監(jiān)察御史韋鎰充使監(jiān)選黔中,引載為
判官,載名稍著,遷大理評事。東都留守苗晉卿又引為判官,遷大理司直。
肅宗即位,急于軍務(wù),諸道廉使隨才擢用。時載避地江左,蘇州刺史、江東采
訪使李希言表載為副,拜祠部員外郎,遷洪州刺史。兩京平,入為度支郎中。載智
性敏悟,善奏對,肅宗嘉之,委以國計,俾充使江、淮,都領(lǐng)漕輓之任,尋加御史
中丞。數(shù)月征入,遷戶部侍郎、度支使并諸道轉(zhuǎn)運使。既至朝廷,會肅宗寢疾。載
與幸臣李輔國善。輔國妻元氏,載之諸宗,因是相昵狎。時輔國權(quán)傾海內(nèi),舉無違
者,會選京尹,輔國乃以載兼京兆尹。載意屬國柄,詣輔國懇辭京尹,輔國識其意,
然之。翌日拜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度支轉(zhuǎn)運使如故。旬日,肅宗晏駕,代宗即位,
輔國勢愈重,稱載于上前。載能伺上意,頗承恩遇,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
事,加集賢殿大學(xué)士,修國史。又加銀青光祿大夫,封許昌縣子。載以度支轉(zhuǎn)運使
職務(wù)繁碎,負荷且重,慮傷名,阻大位,素與劉晏相友善,乃悉以錢谷之務(wù)委之,
薦晏自代,載自加營田使。李輔國罷職,又加判天下元帥行軍司馬。廣德元年,與
宰臣劉晏、裴遵慶同扈從至陜。及輿駕還宮,遵慶皆罷所任,載恩寵彌盛。輔國死,
載復(fù)結(jié)內(nèi)侍董秀,多與之金帛,委主書卓英倩潛通密旨。以是上有所屬,載必先知
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妻王氏狠戾自專,載出朝謁,縱子伯和等
游于外,上封人顧繇奏之,上方任載以政,反罪繇而已。
內(nèi)侍魚朝恩負恃權(quán)寵,不與載協(xié),載常憚之。大歷四年冬,乘間密奏朝恩專權(quán)
不軌,請除之。朝恩驕橫,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聞載奏,適會于心。載遂結(jié)北
軍大將同謀,以防萬慮。五年三月,朝恩伏法,度支使第五琦以朝恩黨坐累,載兼
判度支,志氣自若,謂己有除惡之功,是非前賢,以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外委
胥吏,內(nèi)聽婦言。城中開南北二甲第,室宇宏麗,冠絕當(dāng)時。又于近郊起亭榭,所
至之處,帷帳什器,皆于宿設(shè),儲不改供。城南膏腴別墅,連疆接畛,凡數(shù)十所,
婢仆曳羅綺一百余人,恣為不法,侈僭無度。江、淮方面,京輦要司,皆排去忠良,
引用貪猥。士有求進者,不結(jié)子弟,則謁主書,貨賄公行,近年以來,未有其比。
與王縉同列,縉方務(wù)聚財,遂睦于載,二人相得甚歡,日益縱橫。代宗盡察其跡,
以載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載嘗獨見,上誡之,不悛。
初,扈駕自陜還,與縉上表,請以河中府為中都,秋杪行幸,春首還京,以避
蕃戎侵軼之患。帝初納之,遣條奏以聞。自魚朝恩就誅,志頗盈滿,遂抗表請建中
都,文多不載。大略以關(guān)輔、河?xùn)|等十州戶稅入奉京師,創(chuàng)置精兵五萬,管在中都,
以威四方,辭多開合。自以為表入事行,潛遣所由吏于河中經(jīng)營。
節(jié)度寄理于涇州。大歷八年,蕃戎入邠寧之后,朝議以為三輔已西,無襟帶之
固,而涇州散地,不足為守。載嘗為西州刺史,知河西、隴右之要害,指畫于上前
曰:“今國家西境極于潘源,吐蕃防戍在摧沙堡,而原州界其間。原州當(dāng)西塞之口,
接隴山之固,草肥水甘,舊壘存焉。吐蕃比毀其垣墉,棄之不居。其西則監(jiān)牧故地,
皆有長濠巨塹,重復(fù)深固。原州雖早霜,黍稷不藝,而有平?jīng)龈狡鋿|,獨耕一縣,
可以足食。請移京西軍戍原州,乘間筑之,貯粟一年。戎人夏牧多在青海,羽書覆
至,已逾月矣。今運筑并作,不二旬可畢。移子儀大軍居涇,以為根本。分兵守石
門、木峽、隴山之關(guān),北抵于河,皆連山峻嶺,寇不可越。稍置鳴沙縣、豐安軍為
之羽翼,北帶靈武五城為之形勢。然后舉隴右之地以至安西,是謂斷西戎之脛,朝
廷可高枕矣?!奔鎴D其地形以獻。載密使人逾隴山,入原州,量井泉,計徒庸,車
乘畚鍤之器皆具。檢校左仆射田神功沮之曰:“夫興師料敵,老將所難。陛下信一
書生言,舉國從之,聽誤矣?!鄙线t疑不決,會載得罪乃止。
初,六年,載條奏應(yīng)緣別敕授文武六品以下,敕出后望令吏部、兵部便附甲團
奏,不得檢勘,從之。時功狀奏擬,結(jié)銜多謬,載欲權(quán)歸于己,慮有司駁正。會有
上封人李少良密以載丑跡聞,載知之,奏于上前,少良等數(shù)人悉斃于公府。由是道
路以目,不敢議載之短。門庭之內(nèi),非其黨與不接,平素交友,涉于道義者悉疏棄
之。
代宗寬仁明恕,審其所由,凡累年,載長惡不悛,眾怒上聞。大歷十二年三月
庚辰,仗下后,上御延英殿,命左金吾大將軍吳湊收載、縉于政事堂,各留系本所,
并中書主事卓英倩、李待榮及載男仲武、季能并收禁,命吏部尚書劉晏訊鞫。晏以
載受任樹黨,布于天下,不敢專斷,請他官共事。敕御史大夫李涵、右散騎常侍蕭
昕、兵部侍郎袁傪、禮部侍郎常袞、諫議大夫杜亞同推究其狀。辯罪問端,皆出自
禁中,仍遣中使詰以陰事,載、縉皆伏罪。是日,宦官左衛(wèi)將軍、知內(nèi)侍省事董秀
與載同惡,先載于禁中杖殺之。敕曰:“任直去邪,懸于帝典;獎善懲惡,急于時
政。和鼎之寄,匪易其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元載,性頗奸回,跡非正
直。寵待逾分,早踐鈞衡。亮弼之功,未能經(jīng)邦成務(wù);挾邪之志,常以罔上面欺。
陰托妖巫,夜行解禱,用圖非望,庶逭典章。納受贓私,貿(mào)鬻官秩。兇妻忍害,暴
子侵牟,曾不提防,恣其凌虐。行僻辭矯,心狠貌恭,使沉抑之流,無因自達,賞
罰差謬,罔不由茲。頃以君臣之間,重于去就,冀其遷善,掩而不言。曾無悔非,
彌益兇戾,年序滋遠,釁惡貫盈。將肅政于朝班,俾申明于憲綱,宜賜自盡。朕涉
道猶淺,知人不明,理績未彰,遺闕斯眾,致茲刑辟,憫愧良深。僶俯行之,務(wù)申
沮勸,凡在中外,悉朕懷焉?!庇种圃唬骸伴T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縉,附
會奸邪,阿諛讒佞。據(jù)茲犯狀,罪至難容,矜以耋及,未忍加刑。俾申屈法之恩,
貸以岳牧之秩。可使持節(jié)括州諸軍事,守括州刺史,宜即赴任。于戲!朕恭己南面,
推誠股肱,敷求哲人,將弼予理。昧于任使,過在朕躬,無曠厥官,各慎厥職?!?br />初,晏等承旨,縉亦處極法,晏謂涵曰:“重刑再覆,國之常典,況誅大臣,豈得
不覆奏!又法有首從,二人同刑,亦宜重取進止。”涵等咸聽命。及晏等覆奏,上
乃減縉罪從輕。
載長子伯和,先是貶在揚州兵曹參軍,載得罪,命中使馳傳于揚州賜死。次子
仲武,祠部員外郎,次子季能,秘書省校書郎,并載妻王氏并賜死。女資敬寺尼真
一,收入掖庭。王氏,開元中河西節(jié)度使忠嗣之女也,素以兇戾聞,恣其子伯和等
為虐。伯和恃父威勢,唯以聚斂財貨,征求音樂為事。
載在相位多年,權(quán)傾四海,外方珍異,皆集其門,資貨不可勝計,故伯和、仲
武等得肆其志。輕浮之士,奔其門者,如恐不及。名姝、異樂,禁中無者有之。兄
弟各貯妓妾于室,倡優(yōu)偎褻之戲,天倫同觀,略無愧恥。及得罪,行路無嗟惜者。
中使董秀、主書卓英倩、李待榮及陰陽人李季連,以載之故,皆處極法。遣中官于
萬年縣界黃臺鄉(xiāng)毀載祖及父母墳?zāi)?,斫棺棄柩,及私廟木主;并載大寧里、安仁里
二宅,充修百司廨宇。以載籍沒鐘乳五百兩分賜中書門下御史臺五品已上、尚書省
四品已上。

本文來自【易文言】-古文,文言文在線翻譯網(wǎng)https://www.ewenyan.com/articles/qtgz/31.html留守
苗晉卿又用元載為判官,升任大理司直。
肅宗即位后,急于處置軍務(wù),命諸道采訪使量才提拔屬官。當(dāng)時元載在江東避
難。蘇州刺史、江東采訪使李希言表奏元載為副使,拜官祠部員外郎,升任洪州刺
史。兩京收復(fù),入朝任度支郎中。元載智慧聰明有悟性,善于奏事對答。肅宗嘉許
他,委任他有關(guān)國計民生的事務(wù),讓他充任使節(jié)赴江淮,總領(lǐng)漕運職務(wù),不久加官
御史中丞。數(shù)月后征入朝廷,升遷戶部侍郎、度支使并諸道轉(zhuǎn)運使。已到朝廷,恰
逢肅宗病重。元載與幸臣李輔國親善。李輔國的妻子元氏,是元載的宗親,因此,
相互間十分親近。當(dāng)時李輔國權(quán)傾海內(nèi),行動無人敢違抗。適逢選舉京兆尹,于是
李輔國讓元載兼京兆尹。元載意在宰相,面見李輔國懇切要辭去京兆尹。李輔國看
出他的意愿,同意了。第二天,拜元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度支轉(zhuǎn)運使依舊。
十天后,肅宗病故,代宗即位。李輔國權(quán)勢更重,在皇上面前稱贊元載。元載
能夠探察皇上意圖,因此很受恩寵,升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集賢殿
大學(xué)士,修國史。又加散官銀青光祿大夫,封爵許昌縣子。元載因為度支轉(zhuǎn)運使職
務(wù)繁雜瑣碎,且負擔(dān)重,擔(dān)心傷害名聲、阻礙升遷高位,一直與劉晏相友善,于是
將錢谷的事務(wù)全部推卸掉,薦舉劉晏代替自己,元載自己加任營田使。李輔國停職
后,又加官判天下元帥行軍司馬。廣德元年,元載與宰臣劉晏、裴遵慶一起扈從代
宗到陜州。等到代宗回長安宮殿,裴遵慶等都罷任,元載受恩寵更盛。李輔國死,
元載又交結(jié)內(nèi)侍董秀,多給他金帛,讓中書主書卓英情暗自傳達賽旨。因此皇上有
所關(guān)注,元載必先知道。順承意愿、探究微義,言談中必定暗合,代宗因此更信任
他。妻子王氏兇狠暴戾,專權(quán)自恣。元載上朝謁見,王氏縱容兒子元伯和等在外游
樂。上封章言事的顧礫奏告此事,代宗正以政事委任元載,反而將顧繇治了罪。
內(nèi)侍魚朝恩依仗權(quán)勢、自負恩寵,不與元載合作。元載常常怕他。大歷四年冬,
元載趁機密奏魚朝恩專權(quán),行為不軌,請將他除掉。魚朝思驕橫,天下皆怒,代宗
也知道,等聽到元載的奏事,與心正合。元載于是結(jié)交北軍大將共同謀劃,以防萬
一。五年三月,魚朝思伏法。度支使第五琦因是魚朝思黨而受連累,于是元載兼判
度支。神氣自若,以為自己有清除惡人的功績;褒貶前賢,認為文才武略沒有比得
上他的。外政委任胥吏,內(nèi)事聽從婦言。城中建成南北二所豪華宅第,室宇恢宏壯
麗,為當(dāng)時第一。又在近郊修起亭榭,所到之處,帷帳雜器都早已備好,不須另行
供給。城南的肥沃土地與別墅、疆界相互連接,共數(shù)十處,穿绔羅的婢女奴仆有一
百余人。恣意放縱,犯法妄為;奢侈僭越,沒有限度。在江淮方面,或京師的重要
官司,都排擠忠良,引用貪婪卑鄙的小人。有欲求進取的士人,不是結(jié)交元載的宗
族子弟、就是謁見中書省主書。行賄公開進行,近年以來,沒有比這更厲害的了。
元載與王縉同處朝列。王縉正努力聚斂財貨,便和元載親善,二人互相投合,
十分歡欣,越來越放縱驕橫。代宗詳盡地察覺到他們的行跡,但因為元載被任用多
年,想保全君臣的名分,于是在元載單獨晉見時,代宗勸誡他,但他并不悔改。
當(dāng)初元載扈從代宗自陜州還京城時,與王縉上表,請將河中府作為中都,秋末
前往,春初還京,以躲避吐蕃侵擾的患害。代宗最初同意了,讓元載逐條詳列上奏
給他看。自從魚朝恩被誅死,元載志得意滿,于是上表請建中都,表的文字史籍多
不載。大略是說用關(guān)輔、河?xùn)|等十州的戶稅貢入京師,創(chuàng)建五萬精兵,交由中都管
轄,以威懾四方。文辭頗多縱橫捭闔。自以為表奏入內(nèi)事就能實行,暗自派遣屬下
官吏在河中規(guī)劃經(jīng)營。


 

四鎮(zhèn)北庭行營節(jié)度使治所暫借在任州。大歷八年吐蕃攻入分阝州寧州以后,朝
廷議論認為,關(guān)中以西,沒有地勢回互索繞如同襟帶相連那樣的牢固,而且徑州是
孤散之地,不值得去守。元載曾擔(dān)任過西州刺史,知道河西、隴右的要害,在代宗
面前謀劃說:“現(xiàn)在國家邊境的西邊在潘源,吐蕃的防守在摧沙堡,而原州介乎其
間。原州地當(dāng)西部要塞的入口,連接著險要堅固的隴山,草肥水美,舊時的堡壘仍
然存在。吐蕃最近毀壞了那些垣墻,舍棄舊壘不居住。原州西邊是過去設(shè)置監(jiān)牧的
舊地,都挖有長長的壕溝、寬寬的護城河,層層重復(fù)既深且因。原州雖然下霜早,
不能種黍稷,但平?jīng)隹h在它的東面,只要在這一個縣耕種,就可以足食了。請將京
西軍隊移到原州屯戍,乘間隙筑城堡,貯存一年的粟。吐蕃夏天多在青海放牧,征
調(diào)軍隊的文書即使急速傳遞,來回已超過一個月。現(xiàn)在運糧與筑城同時進行,用不
了二十天就可完畢。調(diào)移郭子儀的大軍駐徑州,作為根本大計,再分兵把守石門、
木峽、隴山三關(guān)、北到黃河,全是群山峻嶺相連,敵寇不可逾越。又設(shè)置鳴沙縣豐
安軍作為輔佐,北邊與靈武五城連帶形成陣勢,然后收復(fù)隴右直至安西的失地,這
就是所謂切斷吐蕃的小腿,朝廷可以高枕無憂了?!辈⑶彝瑫r獻上地形圖。元載秘
密派人越過隴山進入原州,測量井泉水源、計算用工多少。車輛、畚箕、鍬鍤都已
備好。檢校左仆射田神功阻止說:“這興師打仗揣度敵情的事,老將都覺得困難。
陛下相信一個書生的話,讓全國上下都按照去做,恐怕是錯了。”代宗聽后遲疑不
決,適逢元載有罪被誅,此事才停罷。
當(dāng)初大歷六年,元載列條上奏:應(yīng)該用別敕授官的文武六品以下官,敕書頒下
以后,希望命令吏部、兵部隨即分甲造好名冊奏上,不得進行檢查勘合。代宗同意
了。一這是因為當(dāng)時奏上的選人功狀,擬寫官銜多有錯誤,元載想將任官大權(quán)歸于
自己,擔(dān)心有關(guān)部門批駁修正的緣故。適逢有上封章言事者李少良秘密將元

本文來自【易文言】-古文,文言文在線翻譯網(wǎng)https://www.ewenyan.com/articles/qtgz/31.html

上一篇 清貪官傳32
上一篇 清貪官傳30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wù)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