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禮:名著新評——揭秘《西游記》(連載34)
所屬領域:親子教育 > 青少年勵志 瀏覽:20次 發(fā)布日期:2014-11-07 收藏
(接上) 左手持凈瓶,右手持楊柳枝,稍蘸甘露,就使人參果樹死而回生。他在唐僧取經路上,幫助孫悟空收服紅孩兒、天蓬元帥、西海龍王三太子等等,才使唐僧師徒到西天取得真經,是使人間萬民得到慈愛、平安、幸福的救世主。以上是觀音菩薩身世的介紹。聽了這些介紹,我們是否對觀世音菩薩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傳統上,大多數人只認為觀世音是個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神通廣大的神仙,把天當作神,而且把許多行好積善、救人急難的人當作菩薩,這是很正確的。但是,也有不少人,由于對神的批判,把神與封建迷信等同起來,在心理上排斥否定,這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觀音菩薩和人們創(chuàng)造的許多神佛一樣,是一種人格的化身,是人們思維高度發(fā)達概括化的產物,她一旦誕生,就稱為人們崇拜敬畏的對象,成為人們思想行為的力量。觀音菩薩代表著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崇高人格,是人類人格發(fā)展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不僅如此,她還是勸善懲惡、開迷破誤的最好的老師。她的對弟子世人寬嚴相濟、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善于發(fā)現人才、使用人才的智慧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價值。是人們用智慧樹立起來的人生路標和智慧的體現。
大慈大悲的南海觀世音菩薩領取佛旨之后,帶著木吒行者,徑直向東土南瞻部洲地界的大唐而來。一路上,自然是迤邐風光,進退自如,但她卻順道完成了四件大事:為日后的唐僧取經厾化了三個徒弟,一匹白龍馬。這里的故事引人入勝,此不贅述。從人才學的角度看,同樣寓含深意。人才大才的出現不是偶然的,不僅要造就他自身,而且要造就以他為主的一個人才集團。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這幾個人物,就是經歷過千錘百煉后,因緣而就的取經人才,是唐僧這個取經人才集團的大將。我們這里主要講析孫悟空成為取經大才的過程。孫悟空從一個具有高超本領,但野性十足傲氣沖天的美猴王——齊天大圣到拜唐僧為師、甘愿保師父去西天拜佛(關鍵是拜)取經的過程,是他脫胎換骨的過程,也是他成人、成才以至成佛的過程。這個過程很具研究意義。
上一篇:揭秘《西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