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技術”和“移動技術”在各行業(yè)的嫁接普及,全世界正用高科技推開未來智能時代的大門。以往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才能出現的景象:GPS精準定位、遠途遙控家中電器、語音操作電子設備、即時自我檢測人體參數等等內容,如今都可以輕松實現。還在不斷的升級和擴大智能功效,其中“可穿戴體感設備”由于其技術性、創(chuàng)造性、應用性和即時性,成為當今的智能應用主流產品。
一、市場背景
一方面世界,全世界的科技大鱷隨著谷歌、蘋果、三星、索尼等公司推出智能“可穿戴設備”,Thalmic Labs等拿到巨額風投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和企業(yè),也在奮起直追,創(chuàng)造針對性智能應用;另一方面,中國的高科技企業(yè)百度等公司,也不甘落后,推出了針對自有技術戰(zhàn)略的“可穿戴設備”。
市場在火熱中不斷升溫,不斷將要實現的功能讓整個社會都為之興奮。但是,技術存在硬傷、產品功能重疊、應用效果不佳、使用時效有限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同樣擺在每一個研發(fā)“可穿戴體感設備”的企業(yè)面前。
當然,任何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都是必將存在問題。但對于“可穿戴體感設備”的市場戰(zhàn)略,作者所志國認為最大的問題反而不是現在的這些技術硬傷或者產品質量。因為,時代已經證明,任何的技術雛形都將很快得以完善。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企業(yè)如何能避免未來的“惡意價格戰(zhàn)”。
因為,火爆的市場帶給企業(yè)的除了大把的現金收益、不斷攀升的股市指數、瘋狂的忠誠粉絲外,注定還會出現二大價格競爭對手。第一個競爭對手:就是這些已經站在時代前沿的科技巨頭們,由于產品功能都在圍繞GPS、短信、電話、郵箱、語音、圖像、骨感等應用研發(fā),未來的諸多產品,將不可避免的讓消費者無所適從,從而必將引起價格大戰(zhàn)。最簡單的例子:如今市場上常見的智能手表,已經多達十幾種,足以讓人眼花繚亂了。
第二個競爭對手:就是永不停歇的跟風開發(fā)、劣質仿冒、廉價假貨、山寨品牌。這些低端或者質量差的產品,都會有一個統(tǒng)一的優(yōu)勢,那就是外觀可以跟大品牌完全媲美,但是價格可能只是正品的十分之一。雖然智能產品的應用人群,更注重的一定是感受和科技快感。但是在中國消費者仍然以“價格”作為消費第一杠桿的時代,未來的可穿戴體感智能移動設備價格戰(zhàn)必定是慘重無比。
市場定位:作者所志國認為,“可穿戴體感移動設備”在中國的市場上,定位必將放棄以功能目標為研發(fā)為主導,而是以人群需求細分而實現戰(zhàn)略布局,以此才是避免價格戰(zhàn)、精細升級產品功能、明確未來開發(fā)導向的最佳戰(zhàn)略。以下是針對主流消費人群,在“可穿戴體感設備”功能需求上的一點分析和建議。雖然有些功能,可能是還未研發(fā)上市,但卻是勢在必行的技術應用。
二、目標人群
1、成功和養(yǎng)生人群
成功人群、健身人群、戶外人群,都是注定養(yǎng)生、健康和生活質量的消費者,更注重對身體健康的觀察和保養(yǎng)。而且習慣于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留出特有的運動或旅游時間,以保證身體機能的調整。同時,這部分人群也是“可穿戴體感移動設備”的初始目標人群。
由于經常在高爾夫球場、運動場、健身館、戶外山野等遠離辦公室的場地,再加上強大的健康需求。這一部分人群,適合“可穿戴體感移動設備”的二部分功能。
第一部分,遠程快速辦公功能。藍牙、WIFI、GPS、USB、FM收音機、股票操作、視頻會議、郵件處理、地圖導航、手機找尋、汽車報警等功能。
第二部分,心率檢測,計算運動中消耗的卡路里、血壓指數對比、急救知識、體能綜合指數、下一步運動建議等功能。
主要是滿足這部分人群,在運動的同時即時得到自己的身體機能狀態(tài)。將身體的各項數據,能夠自我即時紀錄,同時得到科學的休息或運動指導,以避免錯誤的運動狀況出現。例如,在打完了羽毛球之后,人的體溫和心跳必然增加。此時,是否應該立刻坐下休息?立刻沖洗?立刻補充水份?都可以通過智能移動設備的健康指數,生成簡單的報表后傳遞給使用者。
同時,在遠離公司的時候,不必擔心無法指揮員工或者及時下達決策。移動智能設備可以快速的通過郵件、短信等方式處理事情,下達指令。
2、白領和辦公人群
這部分人是追求時尚和科技產品的排頭兵,也是移動智能產品的踏實擁護者。但是生活相對繁忙、工作節(jié)奏較強,最需要的就是提高效率、節(jié)約時間。以便在處理完工作之余,能早一點休息或者回到家中,得到自己的空閑時間。游戲、娛樂、辦公、休閑是這部分人群,追求的主流功能。
藍牙、WIFI、GPS、USB、短信、電話、拍照、語音、郵件等功能,作為基礎功能可以實現在上下班途中的工作和交流需求。根據用戶做出的手勢,控制通過藍牙連接的設備,實現隔空操作,甚至語音操控游戲人物的功能,絕對是這部分人群的首選。電視劇“后廚”中,女主角經常通過手搖桿玩的“拳擊”游戲,以及現在“智能云”電視中可以通過手柄,進行的“切西瓜”等游戲。都可以說是“可穿戴體感移動設備”的初代產品,而這部分人群追求的則還是“CS”、“魔獸”等大型動作游戲的親自參與。當然,大量的動作意味著巨大的體能消耗,但消費者是否能有體力玩到游戲結束,已經不重要。
關鍵問題是,“可穿戴體感設備”真的讓使用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和參與感,這就是市場的最大需求。至于體能問題,就是未來的產品升級要考慮的,而不是第一步就想如何做大求全,這顯示也是不符合現實規(guī)律的。
3、時尚和購物人群
學生、時尚人群、家庭婦女撐起了中國電子電子商務1.3萬億的市場份額,是重要的消費群體。但似乎現有的智能手表、眼鏡、手柄、鞋等產品,都沒有針對電子商務或者購物人群設定功能。即使是百度秘密研發(fā)的產品“Baidu Eye”, 也還是以超小液晶顯示、語音操控、圖像識別、骨傳導技術,作為四大核心功能。沒有針對3億電子商務網購人群有任何關聯。
而作者所志國認為,“可穿戴體感移動設備”除了辦公、娛樂、交流等功能外。還要針對大量的時尚一族和網購人群,有針對性的開發(fā)。而其功能對接的,也正是“物聯網電子商務”。我在2010年的時候,就曾經有感而發(fā),寫過“中國電子商務距離物聯網還有很遠”。因為那個時期,沒有云技術和移動技術的深化結合。而“可穿戴體感移動設備”則真的可以實現,對網購全程的跟蹤、監(jiān)控和把握。
通過對每個產品的數據對接,消費者即時看到包裹的所在地、經手人等信息??梢员苊庾畛R姷膩G單、偷竊、假貨等行為。而導航中,也可以加入最主要的商場、品牌等信息,成為購物人群的智能消費導航。
三、市場問題
任何高科技產品的研發(fā)、應用到普及,都會面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場接受速度。因為完全陌生的產品,會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應用習慣。上述的人群定位畢竟只是作者的建議和假設,而真正的“可穿戴體感移動設備”將如何給產品作定位,能否突破現有腕表、眼鏡、游戲柄這三大類產品形態(tài)。設計出更貼近生活,使用更便捷的產品,還要看品牌策劃團隊對中國消費者的深入了解。
特別是要對功能和意義上進行詮釋,消費者使用“可穿戴體感移動設備”是否只是為了展示自己的時尚,還是真的對生活工作起到了實質性的改變,這二個目標決定著產品能走多遠。
否則,注定將面對手機市場的問題。類似的功能、一樣的產品,一但模仿者或者競品出現,鹿死誰手就未可知了。所以,生產企業(yè)如果不調整過渡廣泛的功能,沒有精細或者針對性功能,是很難在市場上獨樹一幟的。畢竟,這些產品的功能,大多數都是在智能手機上衍生或者復制出來,沒有絕對的技術壟斷優(yōu)勢。
而如何完善技術穩(wěn)定性和保證售后服務質量,技術能否保證跟上市場反饋和需求的速度,也是切實存在的問題。否則,所謂的智能產品,變成了可有可無的“興趣產品”,沒有廣泛人群去長期使用,整個行業(yè)只會“曇花一現”。
最后要說的就是,百度的“Baidu Eye”。作為國內唯一的大牌“可穿戴體感移動設備”,不管從什么角度來看,都應該給予支持。但其中“識別人臉”和“通過手勢指令來拍照和傳送照片”這一功能,卻有著一些不確定性。
按照百度官方的解釋,如果技術順暢,未來警方在追逃的時候,如果利用Baidu Eye則可以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找到嫌犯。這一點,當然是非常好的應用,推動了社會治安的強化。但同樣問題也來自這里,是否這款產品要在社會上廣泛應用?
前一段時間,百度一款“對比明星”臉的游戲,也可謂火極一時。不知有多少美女,因為和大明星有著90%以上的臉皮重疊度而暗自竊喜,頻頻發(fā)微博和微信展示。但幾個業(yè)內的朋友在聊天的時候,就曾經說過。這絕對不只是一款游戲,百度一定是在收集大量的人臉信息。
果然,這款Baidu Eye已經在不是秘密的“秘密研發(fā)了”。如果真的能輕松識別,任何一個人的信息。那么個人的隱私如何保障?特別是,手勢拍照功能的應用。那所有美女出門相信,都得以紗遮面了。否則,以后面對的絕對不是偷拍,就是天天被人公開“海拍”。
當然,智能產品的出現,對整個時代甚至是世界都有著推動性的意義。也使得人們的生活品質不斷提升,只是在開發(fā)產品的時候,盡量多一些“地氣”。應該知道消費者要什么,而不是企業(yè)想“研發(fā)”什么。畢竟現好的產品,也要市場接受才能賣得出去,產品也才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