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水,歲月如歌,
告別幼稚的想象,
我們走過了四季的輪回,
迎來了我們生命里那段最青澀的少年時光,
那時的我們和媽媽比力氣,
和爸爸比個頭,
少年的心不想把一切美好錯過。
我們長大了,
但青澀的年齡里我們也犯下了太多的錯。
媽媽的關心呵護變成了你所謂的嘮叨,
你總是用不知深淺的話語,
把媽媽的愛刺破和冷落。
爸爸的批評和教導,
變成了你所謂的不理解不包容,
你總是倔強的不肯低頭認錯。
每一次爸爸憤怒的揚起手時,
你都被媽媽緊緊的摟在懷里,
用她柔弱的肩膀把你保護著。
青澀的年齡我們犯下了太多幼稚的錯,
有些錯誤到現在也許我們都無法彌補。
可那時的我們自認為長大了。
可以不要爸媽的束縛和管教,
我們自以為是的認為
可以把一切擔當,
可以把一切解讀,
可我們那里知道。
爸媽所做的一切,
無論是責罰或者憤怒,
他們只是想讓我們走好生命里的每一步呀,
也許這一切到現在我們還不明白
如果你現在明白了,
你不覺的你當初的倔強和任性很自私嗎?
告訴我,,,
你這樣認為過嗎?
【第四節(jié)】
人生的四季里我們一路前行,
每個人都在自己生命的歷程中,
接受承擔著幸福和苦楚。
高考的那一年。
那個黑色的七月,
我們名落孫山。
離開了熟悉的校園,
離開了老師
離開了朝夕相處的同學伙伴,
那時的我們,
無助和悔恨也許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頹廢回到家,
我們的爸媽看到了我們的沮喪,
他們沒有過多的埋怨和責罵。
我們的媽媽給予我們的是安慰鼓勵,
我們的爸爸雖然是恨鐵不成鋼
但給予我們的依舊是他的包容和愛,
那一段時光,
我們自己也是在悔恨和傷感中度過的,
我們那時的心情也許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終于在哪個一家人吃飯的時候,
你用很小的聲音告訴爸媽。
爸,媽,
我長大了,,
前幾天和幾個伙伴我們約好了,
要去外地打工掙錢,
后天我們要走,,,,,,,,
雖然你的聲音很小很小,,,
那一刻,
你低著頭
你看不到?
看不到,
爸媽疑惑驚訝惶恐的眼神和表情,
隨后就是爸爸的阻止,
媽媽的勸告,
而這一切都沒阻止你遠行的腳步,
第000--
你決定要遠行,,,,,
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你要走的前一天夜里。
你也許不會知道?
我們的爸媽徹夜未眠對視無語到天亮。
在那個秋天的夜里,
媽媽的眼淚流了又流淌了又淌。
爸爸所有的擔心都化作了滿地的煙頭。
最后還是爸爸說:
去外面吃點苦受點罪吧,
那樣也許對孩子有好相處。
年輕的心,
一刻也不想等待。
也許是,,,,
外面精彩的世界強烈的吸引著我們。
我們走出了家門,
才會消除我們內心積壓的無奈。
那個清晨有點冷,
背起行囊的我們就要遠行了。
一份對家的眷戀,
一份對爸爸媽媽的不舍,
一份對自己夢想的執(zhí)著,
我們即將要離開家了,
媽媽在你將要上車時依舊說,
孩子。
咱別去了,
你還小,
媽媽舍不得你呀。
等你長大了再去好嗎,
這類似哀求的話語我們當時卻沒有理會。
更沒有感覺到這份兒行千里母擔憂的大愛。
更沒看到到媽媽轉身偷偷抹去的淚水
爸爸拉起你的手,
除了一句:
孩子,遇事要小心,
不行就早點回家,
再也沒有了別的語言,
如果當時我們仔細聽,
會聽到當時爸爸說話的聲音是哽咽的,
你沒聽到嗎?
你沒有,
我們不會知道,
我們的遠行,
帶走的是媽媽的心和爸爸的日夜牽掛呀。
從此,,,,
我們的父母依然會在吃飯前習慣的呼喊你的乳名,
而呼叫數聲卻無人應答。
從此,,,
我們的父母依舊會習慣半夜起來為你蓋被子,
而輕手輕腳走到你床前時,
才知道你遠在他鄉(xiāng),
這一份傷感,寂寥,
這一份牽掛,思念,
你知道嗎?
你不知道,,,,
我想只有我們做了別人的父母時才會明白,
沒有你的日子里,
我們的父母總是相對無言,
沒有你的日子里,
我們的父母總是默默盼望和等待,
盼望和等待,
你早點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