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王海峰講師,王海峰聯(lián)系方式,王海峰培訓(xùn)師-【中華講師網(wǎng)】
4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王海峰:家庭教育“從眾心理”危害大
2016-01-20 23506
          我在做咨詢的時候,經(jīng)常聽到這樣一些言論:
        “你看人家的孩子學(xué)習(xí)多好!”
         “你看別人的孩子多聽話!” 
         “你看別人的孩子多省心!”
         “你看別人的孩子多會說話!”
         ······
        這樣類似的表達(dá)有很多,在這些家長眼里,好像別人的孩子就是完美的,就是比自己的孩子好。反觀自己的孩子,好像有無窮無盡的毛病和問題,怎么看怎么不滿意??墒侨绻屵@些家長來描述自己孩子的問題,他還未必能夠找到多少問題。
        如果說,這是一種表象的話,那么,我們再來看看下面的一些言論:
        “別人都是這么教育孩子的!”
       “現(xiàn)在都看孩子分?jǐn)?shù),別人的孩子能學(xué)好,自己孩子為什么不行?”
       “我聽我家樓上的家長說了,這孩子不聽話就得打,打了就聽話了。”
       “我自己不懂教育孩子,看別人怎么管,自己就跟著學(xué)唄?!?br />        ······
       這些話,其實反映了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的觀點和想法——跟著大家走就沒錯!
事實真的如此嗎???
       這里我們需要思考幾個問題才能給出答案!

       第一,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的嗎?
       如果,我們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是一樣的,不管是長相還是性格、愛好、年齡、想法等等。那么,我們可以考慮照搬別人的教育經(jīng)驗來試用。
       問題是,我們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完全一樣嗎?答案是:不,完全的不一樣!
        不一樣的孩子用一樣的方法來教育,用一樣的要求來衡量,用一樣的目標(biāo)來希望,那么,這樣可以成功嗎?請讀者自己給出答案!

        第二,我們給孩子的家庭環(huán)境和別人的一樣嗎?
        我們是不是也跟別人的家庭一樣的經(jīng)濟(jì)條件,一樣的家教氛圍,一樣的居住環(huán)境,一樣的夫妻關(guān)系,一樣的文化水平?
        如果,我們跟別人家的情況并不一樣,那么,我們能夠帶給孩子一樣的教育基礎(chǔ)嗎?請讀者自己給出答案!

        第三,我們模仿羨慕的那個孩子,他成功了嗎?
        我們羨慕、模仿的對象其實不會是一個,那么排除那些年齡小的,看看那些已經(jīng)畢業(yè)工作的,他們當(dāng)初要么學(xué)習(xí)很好,要么很聽話,要么讓人感覺很厲害,那么現(xiàn)在看看,他們是不是真的被教育成功了?
尤其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別人的教育方式,有多少水分?

        也許,到這里,我們大概有了一個模糊的想法,那就是,好像別人的孩子跟我的孩子不一樣,家庭也不一樣,而且當(dāng)年那些被吹捧羨慕的神奇小朋友如今都銷聲匿跡了。

       問題在哪里?

        我們不要討論是誰的問題,我這里只是想要跟大家分享和討論一下,教育孩子是不是要向別人看齊?是不是要隨波逐流?
        說幾個大家耳熟能詳?shù)牡睦樱簮垡蛩固沟募议L如果也隨波逐流,那么就沒有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xué)家。孟子的母親如果也隨波逐流,那么中國歷史上就少了一個“亞圣”。還有愛迪生,如果他的母親隨波逐流,那么歷史上就會少一個最偉大的發(fā)明家。

        我們應(yīng)該如何做?怎么做才能讓孩子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獲得在這個世界上更好的生存的權(quán)力?

        孔子有一句話:“因材施教”。我們作為父母,應(yīng)該堅定不移的執(zhí)行這一真理。

       每一個孩子都是具有獨特的天賦和特長,也許我們發(fā)現(xiàn)了,只是不想讓孩子在這方面浪費太多精力,認(rèn)為這些事不重要,怕耽誤學(xué)習(xí)。也許,我們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可是,也正是這種好意,讓我們的孩子真正浪費了上天賜給他的天賦,以后就有可能一事無成。如果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話,那么,天賦就是一個孩子走向成功的保障。重要的是,我們家長認(rèn)為好的,對的,就一定是好的,對的嗎?十年前熱門的專業(yè),現(xiàn)在還好找工作嗎?但是,不管哪個專業(yè),只要是真正有水平的人,他照樣可以混的風(fēng)生水起。

       從眾心理,還是一種恐懼心理。因為不敢冒險,害怕失敗。這種心理延伸到孩子身上,就是什么事情都想替孩子做主,認(rèn)為自己的眼光是對的,自己的經(jīng)驗是豐富的。而恰恰忘記了最重要的一點,這個世界是“優(yōu)勝劣汰”的,不冒險的人也許餓不死,但是絕對成功不了。而我們的孩子,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就喪失了冒險精神,我想他的人生一定缺少精彩的經(jīng)歷,也不可能具備成功者的素質(zhì)。

       我們的本意是讓孩子更好,可是我們的做法卻在背道而馳?究竟該何去何從?

      看看我們的周圍吧!
      我們的周圍有多少成功者?很多還是很少?為什么很少?
      我們現(xiàn)在從眾,就是再向這些“失敗者”學(xué)習(xí)!我們難道真的要孩子成為一個失敗者?
      看看那些成功者吧!
      他們?yōu)槭裁锤車娜瞬灰粯??他們?nèi)^六臂?還是青面獠牙?不,他們只是做了他們擅長并喜歡的工作而已。

      謹(jǐn)以此獻(xiàn)給“迷途中的父母”!以及共勉!

                                                                                                                                                                                        王海峰
                                                                                                                                                                                     2014.6.27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wù)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