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作業(yè)班有兩個孩子(AB)因為口角沖突,A把鋼筆水弄了B一身。目前看主要責任在B,他因為A不相信他有暴走鞋說了他吹牛之類的話,就采取上述方式來解決。我了解完事情的起因后是這樣處理的:首先,我告訴B孩子要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你有沒有暴走鞋跟別人沒關(guān)系,如果你實在想證明給他看,明天穿過來就好了,如果你實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你可以告訴他:”你不相信我,我很生氣。“或者告訴老師來處理。一定不要采取人身攻擊。其次,你要為你的行為承擔責任——一是真誠的向?qū)Ψ降狼福前岩路oA洗干凈還給人家,如果洗不干凈,人家不滿意就要照價賠償。這個事情我會跟你們的家長解釋的。
兩個孩子當時還是能接受我的處理方式的。后來A的家長先來到了,我給她解釋了事情的過程,同時征求家長的處理意見,這位媽媽覺得是小事,決定不予追究,首先感謝家長的善良和寬容。同時我們也來分析一下,這樣做有沒有可能產(chǎn)生負面影響。
我為什么要這么做。一、讓孩子明白權(quán)力和責任是并存的。你傷害了別人,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都要承擔責任,同時,對方也有相應要求賠償?shù)臋?quán)力。這讓我想起了,前兩天閱讀識字班發(fā)生的事情,孩子C來到學校以后就跟大家分享他的瓜子,D接受了,同時也表示感謝了,后來,C想玩D的玩具,D不同意,C就生氣的打了D,還說:”他吃了我的瓜子竟然不讓我玩他的玩具。"我告訴孩子們,是誰的東西誰就有權(quán)利決定要不要跟大家分享,因為這個東西是他的,當然分享了,我們要表示感謝,但這并不代表他就一定要跟你分享他的東西(他可能十分珍愛這個東西),同樣也是因為這個東西是他的,我想說的是,他們的權(quán)力是平行的,并不是交叉的。同時,孩子只有先有了物品的所有權(quán),才談得上是否分享。
二、這樣的后果孩子能承擔的起,同時事情也就過去了,規(guī)則建立了,我也承擔了相應的責任。如果,下次兩個孩子再發(fā)生沖突,這次是A傷害了B,而且B非常想得到賠償,但是他和他的家長會不會因為上次對方?jīng)]有追究責任也不好意思再追究,但是心里又過不去這個坎,同時A也可能會有心理陰影的,賠吧,覺得自己能原諒對方,為啥對方不能原諒自己,不賠吧,好像也說不過去??赡苓€會影響兩個孩子以后的相處。人的心理是很復雜的,關(guān)鍵是如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心態(tài)。與其讓未來為難,不如,我們就現(xiàn)在解決,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也是對對方的寬容和善良。同時如果B犯了錯誤,只要說對不起而不承擔相應的責任的話,以后他可能就會對自己放縱,反正犯了錯只要說聲對不起就好了。
這不禁讓我又想起了去年一個也是二年級男孩E,他的位置靠著墻,沒事的時候就在墻上畫著玩,我發(fā)現(xiàn)了就告訴他,這種行為不對,你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即便你是無心的,我說:“你要把墻給擦干凈,實在不行的話就讓你爸爸花錢來處理。”后來孩子的爸爸來了,我說了這件事,并且說了為什么要這樣處理的原因,主要是為了教育孩子。爸爸當時可能一時沒有理解很好,對孩子說話有點兇,孩子就哭了,我是見不得孩子哭的,我摸著他的頭告訴他“寶貝,老師并不想讓你哭,這樣老師也會難過的,你并沒有犯什么大不了,無法彌補的錯誤,老師只是希望你知道不管是不是有意的,做錯的事情,我們要承擔責任的,因為你是男子漢,好了,你明天過來用橡皮把墻擦干凈就好了?!?br />
后來,這個學期只剩一個名額的時候他媽媽帶著他和妹妹過來了,但我們無法同時收兩個孩子,(承諾說到了就要做到,這是我們對之前的家長和他們自己要負的責任)。媽媽為了公平對待兩個孩子就放棄了,但是后來的接觸中,媽媽說E只來易學堂,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去。我想孩子之所以這樣決定,是因為他在這里有安全感,老師不會由著心情來處理事情,同時他承擔了相應的責任,就不用再擔心,老師會不會不喜歡他,會不會還有后續(xù)的處罰,因為這個事情,過去了。我是不會翻舊賬的,而且不會影響我對他的態(tài)度。
小事不小,請大家從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孩子的價值觀是從小就建立起來的,對于他們未來如何做人做事有著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