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王浩講師,王浩聯(lián)系方式,王浩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NLP企業(yè)教練技術系統(tǒng)課程
4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王浩:企業(yè)教練的角色和作用
2016-01-20 12478

     教練不是咨詢和指導。咨詢和指導是指根據當事人提供的資料,對所提具體問題進行分析,解答并提供解決途徑。而教練不是幫當事人解決具體問題,它是在教練與有自愿性的個人之間建立一種合作伙伴的關系,通過教練技術反映被教練者的心態(tài),為其提供一面鏡子,使被教練者洞悉自己,理清自己的狀態(tài)和情緒。通過發(fā)現目標、設定目標以及具體行動等過程,來實現非凡的結果。咨詢和指導常常會給出具體問題的答案;教練則是傾向于開發(fā)被教練者的潛力,激發(fā)被教練者自己找出答案;咨詢通常只是圍繞著工作方面開展,而教練比較全面一些,會關注除工作之外的其他方面,比如拓寬人的信念,激發(fā)人的潛能,改變人的態(tài)度等。相對于對已經發(fā)生的事件與問題進行分析處理的咨詢和指導,以解決發(fā)展問題為主并考慮到被教練者的價值觀和目標的教練更具有前瞻性和預防性。教練一般是在一個較長期限內進行的合同行為,而咨詢只是基于出現的問題,具有偶然性。

     教練不是教學。教學偏重講解,以教師為主導,有時甚至是教師自己唱獨角戲,多為填鴨式,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明白,理解;而教練重實踐,講究互動與體驗,強調被教練者的獨立性和自我選擇,開發(fā)被教練者的內在動機和潛力,以被教練者做到為目標。

     另外,教練也不同于我們比較熟悉的訓練(training)或培訓。后者主要是為提高受訓者知識和技巧方面的能力,而前者是從拓寬人的信念入手,著眼于“激發(fā)人的潛能”這一部分。訓練的內容往往是事先擬定好并固定下來的,不輕易改變,而教練的內容和日程卻是彈性的,可以根據被教練者所提出的要求或反饋進行變更。教練可以包含訓練,但訓練不能取代教練。此外,培訓的對象大多數是受到指派才來參加的,而被教練者往往是出于自愿。

     最后,我們來比較一下教練與心理治療。雖然很多教練都來自于心理學領域,有心理治療或心理輔導的專業(yè)背景,而且在教練的過程中也借鑒了許多心理治療與心理輔導的理論、方法和技能模式,但是二者并不完全相同。心理治療師往往更關注來訪者的痛苦和舊有問題,喜歡挖掘過去的情感和早期經歷的歷史作用,而教練在意識到受教練者這些過往事件作用的同時,更傾向于面對未來,關注未來目標的設定和將采取的行動。另一方面,心理治療師較擅長處理功能失調和臨床問題,撫平心理創(chuàng)傷;而教練則是幫助正常人獲得更大的成功,與績效有關。

     我們可以根據教練對被教練者所起的作用,將教練在教練過程中所承擔的角色形象地稱為“鏡子”、“指南針”和“鑰匙”。

      唐代的諫議大夫魏征曾多次勸諭唐太宗李世民要經常自省,要居安思危。正因為有魏征這樣的賢相輔佐,才使唐王朝有了貞觀之治。魏征去逝后,李世民很難過,曾深有感觸地對朝中大臣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鏡矣”。他是說用銅做鏡子,可以使穿戴整齊;以歷史為鏡子,可以知道以往各個朝代存亡的原因;而以人為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過錯?,F在魏征死了,就象失去了一面鏡子。教練在教練過程中所承擔的角色就猶如一面鏡子,以中立、持平的身份輔以教練技巧來反映真相,協(xié)助受教練者洞悉自己,看清自己的位置或狀態(tài),了解自己的心智模式和行為模式,并就其表現的有效性給予直接的回應,從而有效地去改善受教練者,以最佳狀態(tài)去實現目標。這就是教練“鏡子”角色的作用。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認清自己所負的任務與使命,進而制訂計劃達成目標。因此,教練在教練過程中還要承擔“指南針”的角色,幫助受教練者理清目標,清晰他自己的真正目的,從而起到目標導向、激勵、調節(jié)和評價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教練不會代替被教練者擬訂計劃和建立目標,只會激勵他去找到自己的方法,因為“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解一生之需”。教練也不會給受教練者制定的計劃進行具體而又明確的指示,因為這樣,往往會限制受教練者的思維創(chuàng)新和潛能發(fā)揮,限制其找到更好方法的可能??傊?,不管受教練者選擇什么目標和路線,教練都象指南針一樣為他們掌舵,從而使受教練者最有效地實現目標。

  教練的“鑰匙”作用,一方面體現在他可以挖掘受教練者的潛能,就象神話中“芝麻開門”的密語一樣,可以打開每個人潛力的寶藏。教練考慮受教練者的需要、價值觀和目標,通過相關教練技巧,讓受教練者向內挖掘潛能,向外發(fā)展可能性,令其做得更好。另一方面是指教練能夠象“鑰匙”一樣,打開束縛受教練者發(fā)揮潛能的桎梏——存于心、阻于行的困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妨礙我們達成目標,實現理想的內在障礙,包括對失敗的恐懼,對變化的抗拒,對壓力的感受等等。教練的過程就是幫助受教練者使內在障礙最小化,消減它的負面作用,把束縛受教練者的內心桎梏打開。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