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茂,王永茂講師,王永茂聯(lián)系方式,王永茂培訓(xùn)師-【中華講師網(wǎng)】
家庭教育 親子關(guān)系 家庭教育
5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王永茂: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
2016-01-20 8921

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

據(jù)說古時候,有一位縣太爺,邀請附馬與員外一起飲酒作樂,此時,外面下起了鵝毛大雪,不多時,便白茫茫一片??h太爺酒一下肚,詩興大發(fā),提議以“瑞雪”為主題,三人來吟詩作對。

駙馬聽后,馬上有了靈感,舉杯說:“白雪紛紛落地?!?/span>

縣太爺一聽,太簡單了,立刻應(yīng)聲對句:“此乃皇家瑞氣?!?/span>

員外肚中雖沒有多少墨水,但也搖頭晃腦吟道:“再下一年何妨?”

此時,只聽見窗外傳來一個憤怒的聲音:“放你娘的狗屁!”原來外面有一乞丐,正冷得瑟瑟發(fā)抖呢!

乞丐因為與縣太爺?shù)热颂幘巢煌桓F一富,一冷一暖,自然心理反應(yīng)也截然不同。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與孩子由于處于不同的年齡、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常常會有不同的心理反應(yīng)與心理感受。如果要互相理解、溝通良好,就要學(xué)會換位思考,培養(yǎng)“同理心”。否則就會如上例那樣造成誤解、沖突乃至對抗。

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理解和感受對方的心理,就像感受自己的一樣;說白了就是將心比心,用對方的眼睛來看世界,用對方的心靈來體驗世界,與對方進行心理互換。例如,孩子回家后說:“今天紅紅語文考了不及格。”她的意思很可能是在試探父母的態(tài)度,其潛臺詞是:如果我也考得不好,你們會怎樣?又如,當父母批評孩子不該與傳達室的大伯頂撞時,孩子口頭上是答應(yīng)了,但臉上卻流露出不屑或委屈等表情,很可能事情就沒有父母所想的那么簡單,孩子心中另有想法。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剎那間的沉默、不經(jīng)意間的嘆氣、不易察覺的一絲眼神,都在反映他內(nèi)心的“天機”,如果我們都能仔細地去體味,細心地去捕捉,就能破譯其中的“隱義”,讀懂他的內(nèi)心,這,就是同理心。

如何培養(yǎng)同理心?

首先,要學(xué)會傾聽。

要尊重孩子,讓孩子說話,不要認為小孩子啥也不懂,要認真、專注地聽他講話。

傾聽首先是要聽,不要老是自己說,要給聽留出一定空間。有了這個空間,才會有親子交流的存在。聽的時候還要專注,所謂側(cè)耳傾聽,講的就是專注地聽入神地聽的意思,只有聽得專注,聽得投入,才能讀懂孩子的話語,也才能讓孩子感到理解與尊重。

聽的時候還要有應(yīng)答,要有接聽詞,接聽詞有兩種,一是短詞短語,如,嗯,啊,這樣啊,不錯等,以表示自己的關(guān)注與理解。一是概括句,即在理解孩子話語的基礎(chǔ)上,將其話語的實際意思“翻譯”概括出來,這會起到“鏡子”的作用,讓孩子“照見”自己的心態(tài),也有助于父母進一步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如:“你的意思是老師誤解了你,你感到很委屈。”“你覺得這個大伯太兇,做事又不公平,心中不服,所以就頂撞了他?!痹跊]有把握的情況下,可用問句的形式來表達,直到揣摸出孩子的心思為止。如“紅紅”例,可以這樣回答:“真的啊,你對這件事怎么看啊?是感到擔心呢還是感到惋惜呢?”視孩子的回答情況再作進一步處理。在用概括句表達時,要注意澄清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是委屈、氣憤還是傷心?因為不同的感受反映著不同的心態(tài),也潛藏著不同的想法。

其次,要換位思考。

問問自己:如果我是孩子,我會怎么想?如果我在孩子的位置上,將會有什么感受?

一是要注意放棄,即放棄主觀臆測。父母往往根據(jù)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與心理定勢對孩子的狀況有一個主觀的判斷,如:“考得這么差,一定是粗心的緣故!”“注意力這么不集中,肯定是不想學(xué)?!钡鹊龋鋵嵅⒉灰欢ǚ蠈嶋H。

據(jù)說有一個大導(dǎo)演,為面試一批新演員而忙碌,忙到最后,有一個女子推門進來,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對不起,先生,我——”

“好了好了,”大導(dǎo)演打斷她的話:“不用羅嗦,你說你有什么特長?這樣好了,你唱一首歌給我聽聽?!?/span>

該女子有點膽怯,似又有些神經(jīng)質(zhì),清清喉嚨,唱道:“路邊一棵榕樹下,是我懷念的地方……”

“好了好了,停停!”導(dǎo)演大聲喊:“你唱得真是令人毛骨悚然,你根本不會唱歌?!?/span>

“???我也沒說我會唱歌啊!我是來打掃房間的!”

所以,當我們認為“他肯定是這樣”時,不妨做點冷處理,緩緩氣,換個角度想一想,也許不是這樣的,也許另有隱情。

二是要注意轉(zhuǎn)換,即多做角色轉(zhuǎn)換練習(xí)。對生活中、電視上出現(xiàn)的情景,不妨想一想,“如果我受到這樣的對待,將作如何感想?”“如果我是他,會怎么做呢?”家庭成員之間還可以適當做角色互換,讓父母做“一日孩子”,讓孩子做“一日父母”,加強親身體驗,形成相互理解相互體諒的良好氛圍。

三是要理解“古怪”行為背后的心理原因。有的孩子常常取笑別人,是因為他感到自卑,以此來獲取心理平衡;有的孩子愛頂撞人,是因為他覺得不這樣就顯得自己是個“軟蛋”;有的孩子愛圍著老師轉(zhuǎn),是因為他覺得這樣做才會讓老師喜歡自己。如果單純地從道德的角度去評判,對此作一番道德說教,效果是不好的。

再次,要識別情感。

能從孩子的言行舉止中抓住蛛絲馬跡,對孩子的真實情感加以識別。有時,孩子的語言表達與其潛藏著的情感并不一致,這需要父母去作細心的體察,理解其中的隱義。如,孩子對父親說:“聽隔壁的明明說,動物園來了一頭大象。”其實,孩子并非只是陳述這樣一個事實,他其實很想父親帶他去看大象,只是不敢說或不好意思直說罷了。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情感覺察力不高,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加以提高?!安赂星椤本褪且环N較有效的方法。如:對電視中或漫畫中的人物,根據(jù)其表情、姿態(tài),猜猜其內(nèi)心的想法與感覺,猜測他也許會說的話;也可以到生活的實景中去觀察與猜測。在家庭中,可做“感情單詞”游戲,即在卡片上寫下不同的感情單詞,輪流抽出一張,讓每個人用身體表演出卡片上的感情,不準說話,其余的人猜正在被表演的感情。

最后,就是要經(jīng)常與孩子保持溝通,建立起一條動態(tài)性的交流回路,以上所有的方法或途徑,都要通過這條回路才能發(fā)生積極的作用。

如果我們對孩子內(nèi)心的解讀都發(fā)生了錯誤,就談不上有效的引導(dǎo)與教育。所以,同理心是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基礎(chǔ)與前提,父母要在這方面多注意、多學(xué)習(xí)。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wù)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