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之戰(zhàn)》
印度軍隊越界進入中國領土并強力中斷中國修路工作至今已一個多月、雙方軍隊仍在邊境緊張對峙。印度外交高官26日就此事表態(tài)稱,印度政府正致力于尋找友好方式化解中印軍隊在洞朗地區(qū)的沖突。一時之間中印戰(zhàn)和之聲不斷甚囂塵上。
中印古國萬年風,
亞洲雙雄和不同。(1)
一帶一路送真經,
千年古道駝鈴頌。
唐僧師徒白龍馬,
王母娘娘瑤池中。(2)
火焰山下看悟空,
芭蕉一搖嘍啰空。
大象自有大象事,
龍騰何須與象爭?
1962有余怨,
2017安為善?(3)
洞朗對峙始至今,
越界乃是印度人。
里仁為美是真君,
擇不處仁焉得知?(4)
龍象本來天地融,
美日縱容也無用。
20億人舉干戈,
地球何以負重荷?
天橋先生
2017年7月28日
網址:www.wucong126.com
注(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譯:孔子說:“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xié)調?!?
(2)瑤池:傳說中西王母的宴會之地。
(3)1962中印邊境沖突中國打敗印軍。
道德經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譯: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還會殘留下殘余的怨恨;用德來報答怨恨,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辦法呢?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據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強迫別人償還債務。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據的圣人那樣寬容,沒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稅收的人那樣苛刻刁詐。自然規(guī)律對任何人都沒有偏愛,永遠幫助有德的善人。
(4)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譯:孔子說:“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說你是明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