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言生,吳言生講師,吳言生聯(lián)系方式,吳言生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吳言生:吳言生:漢傳佛教祖庭與文化弘揚研討有四大亮點
2017-06-23 2572
2016年11月18日上午,漢傳佛教祖庭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陜西省西安市隆重開幕。此次研討會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和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xié)會主辦、陜西省組委會承辦、北京大學和陜西師范大學協(xié)辦,以“祖德流芳共續(xù)勝緣”為主題,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佛教界代表、知名學者兩百多人與會。受大會的委托,陜西師范大學佛教研究所吳言生教授對本次學術研討會中的分論壇觀點作了題為“漢傳佛教與文化弘場”的專題總結。以下是全文:

尊敬的各位高僧大德,各位專家學者,各位領導,先生們,女士們:

大家好!受大會的委托,我對本次學術研討會中的“漢傳佛教與文化弘場”專題,作一個總結,在這里向大家匯報。

本次會議中的這個專題,共收到論文30篇,分3場發(fā)表。研討的內(nèi)容聚焦在六個方面,顯示了四大亮點:

第一,佛教祖庭的形成原因

祖庭是祖師長期生活、開宗立派、弘揚學說或骸骨歸葬之地。漢傳佛教祖庭到底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在印度沒有祖庭的概念?嚴耀中先生認為,在印度佛陀在世的年代,佛法的傳播是佛陀直接向聽眾宣講,佛祖是天下所有信眾的佛祖,天下每一個佛寺都是祖庭,反而沒有特別的祖庭了。而在中國佛教里,拈花微笑,心心相印,師長的作用非常重要,形成了獨特的傳授系統(tǒng)。同時,祖庭在中國出現(xiàn),和家族傳承也有著密切關聯(lián)。

第二,佛教祖庭的類別型態(tài)

魏道儒先生指出,關于“祖師”,有“正祖”和“支祖”的區(qū)別,有廣義的狹義的區(qū)別。以禪宗為例,西天四七,東土二三,這是“正祖”;在慧能之后禪宗分化出來的五家七宗的祖師是“支祖”。與此相對應,廣義的“祖庭”指包括了“正祖”和“支祖”在內(nèi)的所有派系祖師的寺院;只是與“正祖”有關的寺院,則是狹義的“祖庭”。

王建光先生指出,祖師有“宗祖”與“派祖”之分,祖庭有“宗祖庭”和“派祖庭”兩種,與魏先生提出的“正祖”、“支祖”形成了呼應?!白谧妗毕喈斢凇罢妗保?“派祖”相當于“支祖”的概念。這兩組概念的提出,對探討佛教祖庭有著重大的貢獻,使我們能在不同的層面,來對祖庭進行分類、分層、定位。

對佛教祖庭的類別劃分,是本次研討會的一個學術亮點。當然,兩位先生說的“正祖”或者是“宗祖”,都同時包括了一個宗派在形成過程中的幾個重要的祖庭。在這個意義上,我們陜西的六宗祖師,則以可以稱為宗祖中的“始祖”。陜西的六宗祖庭,則可以稱為“始祖庭”。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佛教八宗祖庭,指的主要就是始祖庭,在這里要特別感謝兩位先生的學術啟迪。

第三,祖庭文化的功能價值

明海法師分析了趙州禪的特點,闡述了凈慧長老提出的生活禪思想,指出一部中國佛教史,就是“中國化”和“化中國”的歷史。

明基法師分析了四祖道信的禪法特色以及現(xiàn)代意義,很有啟迪性。

身振法師以雙桂堂的弘化實踐為例,指出祖庭文化對中國文化的三大積極作用。

戒毓法師認為,祖庭的復興,要積極投身于三化:中國化、生活化、現(xiàn)代化。

吉祥法師從玄奘大師的理論和實踐出發(fā),探討了玄奘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和社會作用。

道偉法師分析了關帝皈依三寶成為伽藍菩薩的啟示,分析了神秀國師、智者大師的卓越貢獻,以及天臺宗一念三千的理論對世人的啟迪作用。

第四,祖庭文化的思想精華

吳言生先生指出:漢傳佛教八宗祖庭的最大歷史貢獻,是以祖庭為依托創(chuàng)造了漢傳佛教八宗。性、相、臺、賢、禪、凈、律、密八宗,有其豐富的思想精髓,文章比較全面地闡述了中國佛教八宗的思想精髓,以及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現(xiàn)實意義。

第五,祖庭文化的弘揚策略

這是與會代表非常關注的熱點問題。

永信法師提出“以少林功夫為方便,以參禪悟道為究竟”,通過少林功夫,傳播祖庭文化,使少林寺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道靚麗的名片。

道法法師主張祖庭在佛法復興的進程中,應當從讀經(jīng)運動下手,很有見地。

岳鈺先生認為,佛教代表著亞洲的視覺標識,他從一個畫家的視角,論述了漢傳佛教祖庭和絲綢之路上的佛教造型藝術的關聯(lián)。

慧超法師指出祖庭文化在當代弘揚的困境,并對祖庭文化的創(chuàng)新實踐對策,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設想。

黃國清先生認為漢傳佛教在當代弘化必須克服兩大挑戰(zhàn):第一,在形式上,怎么把高深的理論轉化為具體的實踐;第二,在內(nèi)容上,怎么使傳統(tǒng)的教學內(nèi)容讓現(xiàn)代人喜聞樂見。

康易清先生關注了中國大陸新生代法師,如何延續(xù)曾經(jīng)一度中斷的傳統(tǒng),在新的時代怎樣來應對挑戰(zhàn)、弘揚佛法。

這些寶貴的見解,為祖庭文化怎么去弘揚,提供了很好的指導意見。

第六,祖庭文化的攝受力量

戒興法師認為,通常所說的佛教祖庭是從祖庭地理空間上來定義的。但祖庭的實質性的內(nèi)涵,是它所包含的神圣性與攝受力,它不僅僅是一個地理空間,更是一個精神的凝聚之所。

鄧子美先生也認為,漢傳佛教之所以重視祖庭,歸根到底是為了表達對祖師的敬意與感恩,朝拜祖庭正是表達敬意與感恩的具體形式。

體恒法師指出,近年來,彌勒信仰回傳到了印度。彌勒信仰,起源于印度,流傳于中國,又再次返回到印度,是漢傳佛教對印度的“返哺”

寬靜法師的發(fā)言談到澳門之所以不受殖民文化的影響,漢傳佛教祖庭文化是不可缺少的元素,生動地說明了澳門佛教與祖庭文化的血肉相連。

文軍先生通過空海再傳弟子創(chuàng)建的日本真言宗醍醐派總本山醍醐寺珍藏的國寶,說明了長安佛教對日本佛教的深遠影響。

本場學術研討有四大亮點:

第一,強烈的問題意識。法師和學者們對祖庭文化弘揚的瓶頸、弘揚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不足、弘揚祖庭文化的思路,有著深刻的思考和反省。

第二,深入的學術探討。與會學者對祖庭的形成原因、類別形態(tài)、功能價值、思想精華、弘揚策略、攝受力量等方面,各抒己見,提出了寶貴的看法。

第三,開放的思想見解。徐文明先生指出,考察一個僧人是否是高僧,要依據(jù)佛教的信解行證四個方面:第一看信仰是否堅定,第二看是否有正知正見,第三看是否有真修實行,第四看是否證道得果。

第四,勇敢的使命擔當。弘揚祖庭文化,擔荷如來家業(yè),這是所有與會法師、學者的共同的使命擔當。

明生法師的論文從1.成就自信。2.對話時代。3.履行使命三個方面,充滿使命感地談到了禪宗思想的當代弘揚。

陳堅先生指出現(xiàn)在有很多祖庭的表現(xiàn)非常令人失望。即使是歷史上曾經(jīng)輝煌的祖庭,如果現(xiàn)在沒人在那里弘揚佛法,那么也會“祖將不祖、庭將不庭”!相反,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廟,即使不是祖庭,也可以通過“人能弘道”的努力,而成就與祖庭相媲美的偉業(yè),所以“祖庭是做出來的,而不是建起來的”!大聲的吶喊,振聾發(fā)聵。

以上簡單地匯報了本場會議的研討成果。掛一漏萬之處,請大家多多包涵。

作為漢傳佛教六宗祖庭的所在地佛都長安,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深入發(fā)掘六宗祖庭文化的思想資源。目前陜西省宗教局已經(jīng)設立了專題來開展六宗祖庭研究。作為課題組負責人,我感恩各位法師、學者的奉獻的學術智慧,課題組將充分吸收這次會議的學術成果,交出大家滿意的答卷。

勝緣和合,祖德流芳。我的恩師凈慧長老說:“大眾認同,大眾參予,大眾成就,大眾分享?!蔽覉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研討會的學術成果,一定會轉化成祖庭文化的綿綿不絕的生機,漢傳佛教祖庭文化一定會迎來蓬勃發(fā)展、輝煌燦爛的明天!

謝謝大家!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