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一個非官方統(tǒng)計數字顯示,心理
健康的人群只占了3% - 5%。心理亞
健康的人群占了90% - 95%,心理障礙人群少于1%。
亞
健康人群需要處理的事情大概以下述的六項為主:
1. 個人與父母的關系 (表達出來可能是父親或母親的問題)
2. 個人與孩子的關系 (表達出來可能是孩子的問題)
3. 個人與伴侶的關系 (表達出來可能是伴侶的問題)
4. 身體莫名的疾病
5. 個人莫名的不正常行為 (例如強迫癥、憂郁癥、狂躁癥等)
6. 少數是過去的某個經歷所帶來的創(chuàng)傷。(例如性騷擾、性侵犯、眾人面前被羞辱等)
如果當事人表達與家人以外的人際關系處理不好,往往根源還是與家人的關系。
當事人當下的困擾主要會表現在“情緒狀態(tài)”。因為在這樣的情緒狀態(tài)中,所以有著不可控的言語行為。情緒儲存于潛意識里面。如果當事人想在意識層次掌控回自己的情緒及言語行為,當事人就需要與自己的潛意識溝通,處理過去記憶在潛意識里“種下”的信念價值觀,潛意識里的這個部分有所改變,情緒狀態(tài)才會有可能不同,言語行為才能有所改變。
一般沒有經過專業(yè)訓練的人士,都會以為只要使當事人明白了“道理”,當事人就會改變。所以,總喜歡在“輔導”當事人的時候講大道理。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都知道,道理從來不會帶來長期有效的效果。有時候當事人比你懂得的道理還多,如果道理有用,當事人自己早把問題解決了。
心理咨詢通常會有以下類似的過程:
l 咨詢師處理好輔導的環(huán)境,務必使當事人感覺到舒服,安全。
l 建立親和感。開始的時候會和當事人聊點家常。
l 定向。告訴當事人可能會用多少的時間進行輔導。(盡量在所定的時間內結束咨詢,如果咨 詢師連自己定下的時間都遵守不了,當事人的潛意識會感覺到難于信任咨詢師。)定目標。 請當事人明確他/她透過這次輔導想拿到的效果。
l 請當事人描述要處理的事情。咨詢師會根據資料的重要程度而詢問具體細節(jié)。
l 咨詢師選擇處理的方式。如果處理的方式可能是當事人所不熟悉的,咨詢師會先把過程簡單 解釋。目的是讓當事人放心。
l 進行個案處理。
l 打破狀態(tài)。咨詢師會與當事人談些與輔導內容無關的話題,觀察當事人的情緒狀態(tài)是否已經 與個案處理結束的時候有所不同。
l 檢查效果。咨詢師會用不同的方式監(jiān)測咨詢效果。
心理咨詢主要是引導當事人“與潛意識溝通”。潛意識里面的情緒記憶主要是以畫面、感覺以及語言聲調組成(語言文字的意思往往要以其聲調決定意義)。心理咨詢師會根據當下的觀察而決定處理的方式。大部分的處理方式都會以催眠為基礎,(催眠狀態(tài)是與潛意識溝通的最佳狀態(tài)。)加上心理咨詢師敏銳的觀察,隨時靈活調整處理方式的步驟。
一個人對生活、對工作感覺無力,無奈,矛盾,痛苦。經常在工作、事業(yè)、兩性關系方面有“失敗”的感覺,可能都與上面所說的心理亞
健康原因有關。所以,并不是神經失常,精神出現障礙的人才需要心理咨詢。大概90%的人群可以從心理咨詢的過程中處理情緒上的困擾,同時學會處理自己生活的一些方法。
目前坊間也有許多心靈成長的課程。群眾也可以透過上課的方式,學習情緒管理,心靈成長的方式方法。達至心理
健康的狀態(tài)。
心理
健康人群大致有以下的特征:
身心合一,鮮少有矛盾或無力的感覺。
做事充滿自信,就算是自己不懂的專業(yè),也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學習而掌握相關知識或技巧。
待人處事不卑不亢,坦誠,守承諾。做不到的事情從不輕易答應。
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懂得給人空間,尊重他人隱私。
身體
健康,食欲,睡眠,處于良好狀態(tài)。
因為相信自己有能力,所以可以信任身邊的人。
經??隙ㄗ约杭吧磉叺娜?,很少批評或指責。
情緒穩(wěn)定,就算有強烈情緒也很快恢復平靜。
確定的事情可以堅持,客觀環(huán)境改變,也可以靈活改變。
有創(chuàng)意,樂觀,同時有進取心。
如果上述是你想具備的特質,開始你的心靈成長之旅吧!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