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喜歡談論痛苦的往往是不識愁滋味的少年,而飽嘗人間苦難的老年貝多芬卻唱起了歡樂頌。
往往都是年輕的人,不知道這人世間的疾苦,每當遇見一點點事情,就覺得天要塌下來了,覺得生活沒有了光明,而那些真正遇到艱難險阻的人,只要度過了這個坎兒,就好像海闊天空,每每提起便覺得這是小事一件,笑對人生。
周國平:幸福是一種一開始人人都以為能夠得到、最后沒有一個人敢說已經(jīng)擁有的東西。
每個年輕而又鮮活的生命,都盼望著得到幸福,不曾遇見坎坷困苦,覺得幸福唾手可得,那么近;后來啊,歲月蹉跎了我們愿望,磨平了我們的棱角,覺得那就這樣吧,這樣就挺好,幸福啊,眼前的平平淡淡就挺好。
周國平:逝去的感情事件,無論痛苦還是歡樂,無論它們一度如何使我們激動不寧,隔開久遠的時間再看,都是美麗的。
我們這一輩子的歲月里,每天我們總是遇見各種各樣的事情,好的壞的,開心的,難過的;我們可能對某件事情刻骨銘心,我們可能對某個人厭惡不理睬,但是,當我們有一天,坐下了,瞇著眼睛,曬著太陽,可能會微微一笑,那些事情又怎么樣呢,它們畢竟都是我們年輕生命的一部分,有它們,才有了我們絢爛多彩有有趣的一生??!
周國平:幸福是一個抽象概念,從來不是一個事實。相反,痛苦和不幸卻常常具有事實的堅硬。
每個人都有自己定義的幸福,可能是早上的一杯熱豆?jié){,可能是夜色中的一盞微黃的燈光,所以啊,你覺得幸福那就是幸福啊,可能在別人眼里,你是勞作的,辛苦的;但是不幸的,痛苦的,就像是一個血淋淋的事實,被放在所有人的眼前,所以人都覺得這個是不幸的,痛苦的,因為這是事實啊!
周國平:幸福和上帝差不多,只存在于相信它的人心中。
上帝不是真實存在的,它是一種信仰,幸福也是,不是具體的形狀,他也是一種信仰,我們要堅信,幸福真的是存在的,而且我們要為它努力奮斗,我們要相信,面包會有點,幸福呢,同樣也是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