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力量和負向力量對生命個體的意義
正向力量和負向力量都來源于力元極的反應域,是力元極表現(xiàn)。在生命個體的成長過程中,正向力量對生命個體起到正向推動的作用;負向力量對生命個體起到的是負向推動的作用。從形式上來看,這兩種力量是不同方向的,其次表達的內容也是截然相反的。但是從本質的上看,它們是在用不同的方式促進個體朝著成熟的方向發(fā)展。
它們受控于力元極,是力元極中能量的泄露,是與外部環(huán)境力量抗衡的內在力量。比如在叛逆期中的孩子們的力元極很活躍,甚至有點失控的狀態(tài)。每一個父母都要陪孩子歷經這樣的過程。孩子在叛逆期首先的抗衡對象就是它們自己的父母(孩子的心理客體)。家長在孩子叛逆期時顯得很焦慮,感覺到孩子沒有那么需要自己了,擔心孩子最后完全不再需要自己了。
從源力量理論的框架理解卻是別有洞天的。力元極中的生命腳本是嵌在時空序列中的。孩子在3歲左右,它的空間感變得強烈了,在這個特定的序列中的信號——獲得生存的主動權,會自動激活力元極。力元極的創(chuàng)造機制和防御機制會同時啟動——創(chuàng)造機制激發(fā)的正向力量讓它自己去嘗試(比如自己大小便),防御機制激發(fā)的負向力量以抵抗外部的干預(比如在大廳小便,受到媽媽的呵斥)。
還有這樣的情況:一個女士結婚來來回回結婚三次,每一次婚姻質量都比上一次的差。最后,她就干脆放棄婚姻,過上獨居的生活。她萬萬沒有想到的就是獨居生活讓她更加不愉快。由于前面三次婚姻的“失敗”和年齡的增長,她沒有勇氣去尋找和接受第四次婚姻。慢慢地,她消沉下去了,認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的生活,她甚至還萌生了輕生的念頭。
后來我們做了詳細的源分析,發(fā)現(xiàn)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在她的力元極中的防御機制釋放阻抗力量很大,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是懷疑。當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她的這種行為及其嚴重并且向我發(fā)動了很殘酷的攻擊。經過評估之后這個就是她一直覺得不幸福的內在原因——她力元極中的防御機制處于失控狀態(tài),創(chuàng)造機制的功能很弱。在經過對其社會性腳本進行分析之后發(fā)現(xiàn)在它生命腳本中嵌入了很糟糕的記憶——小的時候被人多次猥褻。這種來自于外界的逆生命力給他的力元極構成了很大的威脅改寫了生命腳本,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出現(xiàn)了“亂碼”的現(xiàn)象。由于她當時年齡不大,又不敢換個父母傾述,因此,這個亂碼一直未被修復,形成了一種穩(wěn)固的,充滿威脅的記憶。力元極為了保護她免受這樣的傷害,不斷地激活和監(jiān)督防御機制的工作。所以,只要和男人相處,生命腳本的“亂碼”就會刺激力元極,力元極會根據(jù)腳本的要求開始工作。
那么在這個案例中,她的力元極中產生的負向力量其實是在推動生命個體發(fā)展,具體來說力元極釋放的負向力量一方面是自我保護,另一方面是在向外界發(fā)出一種隱秘的求助信號。
因此,從心理臨床的意義上來說,負向力表像是通往力元極的捷徑。負向力量的表象裹挾著生命腳本中的“亂碼”。我們只有通過負向表象才能找到生命腳本中的時空序列中痛苦記憶,從而協(xié)助來訪者修復其生命腳本。從心理訓練的意義上來說,正向力表象是豐富和鞏固力元極的功能。無論是正向的還是負向力量都是的力元極出于促進生命個體發(fā)展所必須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