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銷量排序”背后的秘密? —— 羊群效應(yīng)
你是不是只盲從的羊?
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笑話:有一個人看見另一個人在抬頭看天,于是就跟著抬頭。沒多久,陸陸續(xù)續(xù)來了一群人,都跟著抬頭看,甚至還比比劃劃,交頭接耳。又過了不久,最早抬頭的那個人問大家:“你們都在看什么?”大家說:“不是看UFO嗎?”這個人苦笑著說:“你們在這摻和什么,我這是流鼻血,抬頭止血呢。”
這就是典型的“羊群效應(yīng)”,它是一種個人的觀念和行為受到群體壓力影響,從而與多數(shù)人產(chǎn)生一致行為的現(xiàn)象。就像羊群中的某些羊,率先發(fā)現(xiàn)了一片肥美的草地,其他的羊就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附近是否有狼,也不管旁邊是否有更好的草地。
羊群效應(yīng)也叫從眾效應(yīng)。1952年的“阿希實驗”,最早證明了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來參加實驗的學生會獲得兩張卡片,一張畫有一條豎線,另一張畫有長短不同的A、B、C三條豎線。學生要判斷第一張卡片上的豎線,和第二張卡片上的A、B、C三條豎線,哪一條長度相同。這些豎線的長短其實非常明顯,正常人一眼就能判斷出來,但參與實驗的6個學生當中,有5個是“托兒”,在實驗進行的過程中會堅定地給出同一個錯誤的答案。比如說,B是正確答案,這5個人就一起喊C。唯一一個不知情的學生就“懵”了,聽說過色盲,沒聽說過“長短盲”?。慷啻沃貜?fù)實驗的統(tǒng)計結(jié)果是,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盲從的羊,跟隨了其他人的選擇。
隨處可見的羊群效應(yīng)
我們小時候就學過《皇帝的新裝》,很多時候 “隨大流”是一種快速并且風險小的決策方式,尤其是在決策信息不充分、決策成本偏高的情況下。為什么會這樣?請你想象自己是一個原始人,跟同伴去森林里砍柴。突然,你聽見草叢中有窸窸窣窣的聲音,幾個同伴拔腿就跑,這個時候,你會怎么做?你會停下來思考一下草叢里到底是什么動物,是兔子還是老虎嗎?不會,你會跟同伴一樣,能跑多快跑多快。誰不這樣做,他的基因早就消失了。實際上,人們習慣于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來提取信息,做出快速、省心的決策,人們的信息不斷趨同,并且彼此強化,最終產(chǎn)生了羊群效應(yīng)。
生活中羊群效應(yīng)隨處可見。2003年“非典”時期全民瘋搶板藍根、2011年日本核泄漏全民瘋搶食用鹽、全民同追一支妖股、全民同炒一片學區(qū)房……羊群效應(yīng)是A股在2007年瞬間拉升到6100點,同樣的,也是在幾個月后瞬間跌落到1600點的原因?;貞浺幌?,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比如,你經(jīng)過一家餐廳,看到兩個人在門口排隊,就會隱約覺得這家餐廳比隔壁沒什么客人的那家餐廳要好,于是你也排到了隊伍里。之后隊伍越排越長,所有人都相信,自己明智地選擇了一家更好的餐廳,并不會意識到這個決定僅僅是源于最初排隊的那兩個人。
一句話理解羊群效應(yīng)
案例,勝過“安利”。
應(yīng)用羊群效應(yīng),我們可以:第一,包裝成功案例;第二,凸顯客戶規(guī)模;第三,引導(dǎo)用戶分享。(具體細節(jié)剖析稍等待更新)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人只活這一生,何必隨波而逐流?!边@樣的觀點,你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