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之,陳安之講師,陳安之聯(lián)系方式,陳安之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4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陳安之:他常指責別人錯,顯示自己對嗎?(2)
2016-01-20 65931
第二,在溝通的策略中,非常忌諱“指出對方的錯誤”,即使對方是錯誤的。 在第6場選拔賽上,四位選手都不同程度地讓觀眾感覺他“想戰(zhàn)勝三大評委,想贏過三大評委”。 如果你溝通的目的,是不斷證明對方的錯處,溝通會好么?更何況對方還是你的上級,是決定投你票的評委。 我們是否曾遇過這樣一種人,他認為自己什么都是對的,并且不斷地去證明自己是對的,卻十分不得人緣? 在王利芬為《馬云的自傳》寫的序中,有一段經典警句:“做事情的人會知道設身處地替別人想,因為他要做成一件事,就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別人設身處地替他著想;做事情的人會懂得共贏的心態(tài),如果老用一副與人爭斗的姿態(tài)去談事,只會讓他要做的事情莫名其妙地“流產”……做事的人不會用情緒說話,而是用智慧用頭腦說話,否則他將陷入一個又一個的窘境……” 我在“超級說服力”課程中,每次都會用“太極推手”來說明溝通的道理,善于溝通者大多是會“順水推舟”的人,而不善于溝通的人常常會“逆水行舟”,結果吃了力還不討好。 四位選手想表達對評委不同的意見時,如果用“我很贊同你……同時我還認為……”這樣的溝通模式:“我很感激您的意見,我覺得這樣非常好;同時,我有另一種看法,想請教……” 讓對方不失身份,同時也可以讓他以另一種角度來衡量事情,并由評委自己決定什么是好,什么是壞,而不是抱著一定要戰(zhàn)勝對方的心態(tài)去表達,三大評委也不至于集體放棄3對四位選手的“自由提問”。 我看到太多的父母與子女,同事與同事之間爭吵不休,原因就是因為仿佛他們爭論的目的,就是為了戰(zhàn)勝對方,是為了證明對方是錯的。 其實,凡事無所謂對與錯,只是適不適合你自己而已。 吳鷹、馬云、熊曉鴿的棄權,給各位創(chuàng)業(yè)選手及電視機前的人們敲響了一記警鐘——“要為滿足對方而溝通,千萬別只為了爭贏對方而溝通?!? 這樣,你才能“贏在中國”!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