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拉車的同時請注意抬頭看道兒
中國大部分優(yōu)秀的公司都集中在那些有技術含量的領域,如海爾、TCL在家電,聯(lián)想、華為在IT通訊。而在飲料、日用品、服裝、牙膏、牙刷以及洗滌用品等等所謂的消費品中,卻大多被跨國公司的品牌所占據。
這種現(xiàn)象非常值得深思,因為這似乎預示著不少中國公司的競爭力,還是體現(xiàn)在“高科技產品”中外在的技術引進或制造的低成本上,一旦要我們去對沒有多大技術含量的消費品創(chuàng)造“附加價值”,大多是束手無策。但也有例外,飲料業(yè)的娃哈哈是一個優(yōu)秀的代表,洗滌業(yè)的納愛一個。
“高檔產品大眾化”的戰(zhàn)略進攻點讓納愛斯一路暢通 與大多數(shù)成功的企業(yè)一樣,納愛斯的成功也非常富于傳奇性。在80年代中期,全國化工廠排得上名的118家中,納愛斯這個浙江省麗水的地方國營小廠,排名117,倒數(shù)第二。20年后的今天,納愛斯已經當之無愧成為中國化工業(yè)的洗滌老大。2000年,銷售收入25億元,實現(xiàn)利稅總額5億元,洗衣皂一枝獨秀,洗衣粉更是只用了一年時間就登上第一的寶座,
納愛斯為什么能夠從一個國營小廠成為行業(yè)龍頭?納愛斯的老總莊啟傳認為,根本的原因在于納愛斯從表面的競爭激烈背后,捕獲到了潛藏的市場機會。表面上洗滌用品市場已經大小品牌林立,把市場填得滿滿的,似乎已成為很難介入的行業(yè)。但這背后有著巨大的機會:
首先是一批市場領先的國有企業(yè),由于體制缺陷,雖占主導份額,但后勁明顯不足,已呈滑坡趨勢;其次是民營企業(yè),雖然有上升之勢,但畢竟基礎和實力都很脆弱;最具實力的是跨國公司登陸搶灘,憑借強的資金優(yōu)勢與洋品牌優(yōu)勢長驅直入,完全占據了高端的市場。
國有企業(yè)的市場份額要退出來,民營企業(yè)擁有的市場份額保不住,而跨國公司的市場份額在納愛斯眼里又是假的———洋品牌之所以能夠成功,借助的是國人崇洋的心理,不掙白不掙,“硬是從消費者身上榨取高額利潤”,這種心態(tài)和思維與日益成熟、逐步理性化的市場格格不入,其間必然產生縫隙,由此納愛斯看到了市場的真空。
針對這種真空,納愛斯的切入點是從比較優(yōu)勢入手,“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既然寶潔玩的是高舉高打的“高價游戲”,納愛斯就到處在說“只買對的,不買貴的”。
納愛斯從戰(zhàn)略上將進攻點定在“高檔產品大眾化”上,相應的品牌營銷策略也基本上圍繞這一點展開。納愛斯最早推出的雕牌超能皂,以藍色與中凹造型出現(xiàn),強調高效去污,以廣告攻勢和低價位出擊,一炮打響。隨后,納愛斯推出雕牌透明皂,這一次,產品的定位是:去污加清香,以中等價位推出,配合了更大量的廣告,再次大獲成功,這一次的成功使納愛斯一躍成為肥皂行業(yè)龍頭老大。
接下來納愛斯開始進入洗衣粉。1999年,納愛斯建成全自動噴粉設備,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先進設備,當年進入行業(yè)三甲。而到2001年,就已經大大地超過競爭對手:納愛斯以年產89萬噸穩(wěn)坐第一,相當于所有在華跨國公司銷售總量的5倍,超過國內前10家的銷量總和,是第二名“奇強”(29萬噸)的三倍。
從2000年開始,納愛斯開始了它的產品線擴張,從洗衣皂和洗衣粉開始向雕牌牙膏、納愛斯香皂,2001年,又增加到水晶皂、沐浴露、洗發(fā)水等。顯然,納愛斯在構筑一個新的洗滌王國,它為自己構筑的目標是:實現(xiàn)納愛斯成為“中國跨國公司”的目標,進入全球經濟圈。 納愛斯的勝利在中國消費品業(yè)具有里程碑意義———納愛斯是中國融入WTO下國際經濟圈的第一代勝利者,納愛斯充分展示了一種“勝利信心”和“中國特色的競爭策略”,也充分地說明了至少到目前為止一個基本的事實:中國大部分消費品公司在與跨國公司的競爭中,之所以失敗并不完全是對手有多強大,而是我們的水平實在太差了。所以,這才有不少跨國公司并末真正顯出其“核心競爭力”時,我們就已經敗下陣來,也才有納愛斯層次并不很高、但成果卻很大的勝利。
成功背后的局限
納愛斯的勝利在中國消費品業(yè)具有里程碑意義,但這種勝利的意義卻不能過分高估。我們可以這樣問,納愛斯是否在消費品業(yè),解決了消費品業(yè)的基本問題:如何去對沒有多大技術含量的消費品創(chuàng)造“附加價值”?
正是在這一點上,納愛斯的勝利仍然沒有跳出制造優(yōu)勢與成本優(yōu)勢的基本點。納愛斯為用戶創(chuàng)造了優(yōu)質低價這樣一個比較價值,但并沒有提供產品之外的“附加價值”,它的廣告所表達的品牌內含,也主要是服務于短期的產品促銷,而不是表達一種與消費者的長期關系。
在這里我們首先要注意一個基本的事實,無論是肥皂還是洗衣粉,在洗滌產業(yè)鏈條中相比起“沐浴露”“洗發(fā)水”“餐具洗潔精”等,產品的附加值要小得多,前者更多的是生活必需品,而后者更多還有生活品質的含義,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沐浴露”、“洗發(fā)水”、“餐具洗潔精”的產量或消費量,要比肥皂或是洗衣粉少許多,這就意味著肥皂與洗衣粉的最大消費群是低收入群,而“沐浴露”、“洗發(fā)水”、“餐具洗潔精”的最大消費群則是中高收入群。
這種市場結構是納愛斯“優(yōu)質低價”和促銷廣告轟炸成功的基礎,也是納愛斯一系列價值主張能夠得到市場響應的主要原因。
為了能更大限度地體現(xiàn)價格實惠,納愛斯開始了大規(guī)模擴張與“委托加工”,初步形成了四大生產基地,30多個委托加工的龐大體系。美國寶潔、德國漢高在中國的制造廠都為納愛斯做過OEM。
得意于“外國公司放下尊容在為我加工”,莊啟傳一度也有些把持不住。其實寶潔與漢高的工廠為納愛斯打工,并不是什么值得特別夸耀的事。因為在現(xiàn)代制造體系中,加工或制造愈來愈淪落到不反映“核心競爭力”的基本層次,比如在索尼的生產線上,你一樣可以看到索尼在為飛利浦,為松下或者NEC在“OEM”,這種“讓精于制造的人制造,以實現(xiàn)價廉物美”的趨勢,已經成為世界制造體系的主流,這絲毫不能說明飛利浦、松下或者NEC比索尼水平高。同樣的東西,打上索尼品牌一樣可以比飛利浦、比松下或者NEC高價。
也就是說,消費品業(yè)的持續(xù)競爭優(yōu)勢基本不是建立在產品上(盡管產品也很重要),而是建立在產品外的消費者價值基礎上,由此你才能理解為什么可口可樂、麥當勞能夠成為500強,能夠持續(xù)地獲得消費者忠誠。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去買一瓶可口可樂,打開然后放上半天,再喝就幾乎與糖水無異?;蛟S由此你能好好品味出可口可樂是全球第一品牌的道理。寶潔、可口可樂、沃爾瑪這樣一批跨國公司的能力,體現(xiàn)在消費者價值上,而不是在產品上。
我們應當記住,寶潔推它的新產品,比如“沙宣”通常都是在全球(當然包括中國)獲得成功,這背后的機理才是寶潔這類跨國公司成功的秘密,也是消費行業(yè)的中國公司與跨國公司真正的差距所在。真正的差距是在消費者價值層面,而不是產品層面,而在價值層面,中國的大部分公司基本上還處于入門階段,如果納愛斯要致力于做一個“中國的跨國公司”,那么它就首先要真正搞懂寶潔這類跨國公司持續(xù)成功的真正秘密。
“兩條腿走路”的發(fā)展戰(zhàn)略能否走好?
施樂老總曾講過這么一段發(fā)人深思的話,他說:“人們不可能在很短時間內做成什么事,但人們又很想在很短時間內做成什么事,同時人們又低估了自己在較長時間內做成事的能力?!奔{愛斯的老總莊啟傳很喜歡這句話,并據此提出了“納愛斯辯證的發(fā)展觀”———搞經濟也好,辦其他事也好,憑一時的躁動是不對的,但已有了較長時間積累的能力而不“躁動”同樣是不對的。
在這種辯證的發(fā)展觀下,納愛斯提出了兩條腿走路的發(fā)展戰(zhàn)略:一條腿是從內部入手,通過加大規(guī)模投資與技術升級(2002年就投入了3.8億元搞技改),“以世界一流為標準,要求步步處于行業(yè)領先地位,高起點、高要求,要后來居上,目的是建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牢牢掌握和控制市場競爭主動權”。另一條腿是“走出去”,利用品牌和銷售網絡的優(yōu)勢,整合優(yōu)化各種社會資源,輸出納愛斯理念與管理,比如現(xiàn)在邁出的委托定牌加工就是“走出去”的第一步。這兩條腿要同時雙向推進,“相得益彰,不可偏廢”。 我也很喜歡施樂老總這句話,但我覺得加上中國的另一句古話可能更好:“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我覺得納愛斯正在“求其中”。在我看來,納愛斯目前的兩條腿邁出去,遠比國內同類企業(yè)有力,但這兩條腿邁的方向如果錯了卻很有可能無功而返,不一定能夠實現(xiàn)納愛斯“中國跨國公司”的夢想。 比如納愛斯第一腿是,“以世界一流為標準,要求步步處于行業(yè)領先地位,高起點、高要求,要后來居上”。但問題是如果單從技術規(guī)模入手,你知道與世界一流的距離有多遠嗎?寶潔在全球擁有超過2500項的專利,有250件技術受到保護;一共有7000位科學家任職于全球17個研究中心,其中有1250個博士級科學家,數(shù)量超過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東京大學以及倫敦帝國大學的科學家總和,寶潔每年投資在研發(fā)的費用超過13億美元。
再說納愛斯的第二條腿,“利用品牌和銷售網絡的優(yōu)勢,整合優(yōu)化各種社會資源,輸出納愛斯理念與管理”。這條腿似乎“立意高遠”,但問題是納愛斯有多少獨到的“品牌和銷售網絡的優(yōu)勢”?有多少獨特的“理念與管理”?否則所有的輸出就只是利益輸出,在利益之上的聯(lián)盟基本上是短暫的。納愛斯應當看到,寶潔能夠輸出“品牌和銷售網絡的優(yōu)勢”,輸出“理念與管理”,背后是寶潔獨特的“寶潔之道”與“品牌運營管理體系”。
比如寶潔在中國的二三級城市的銷售員,就主要是沒有辦公室的流動的銷售支持人員,他們的功能就是去為寶潔的經銷商提供服務和支持,而納愛斯銷售人員的做法又是什么樣的呢?這種差距背后的經營理念與操作流程才是一個企業(yè)真正的優(yōu)勢所在,在這種差距下,納愛斯不妨反省一下,當一種成功更多是由于把握住機會的話,目前的成功是不是有些僥幸?
所以,以目前這兩腿走下去,我有些擔心納愛斯的未來。因為當納愛斯向未來邁出雙腿時,并沒有回答一個戰(zhàn)略性的根本問題:到底是什么因素決定了一個消費品公司的未來?我們必須懂得,歷史上小公司或新公司戰(zhàn)勝那些巨無霸,并不完全是技術或規(guī)模,甚至不是品牌與營銷渠道,而是對“新時勢”的把握,換句話說,是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
納愛斯的未來顯然是在對未來消費趨勢的把握上,而要能夠把握消費趨勢,背后是對中國人生存與生活價值觀的把握,特別是對新生代消費群生活態(tài)度的改變,并將自己的能力體系建立在這種把握上,這才是消費品公司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給納愛斯三個建議
如果納愛斯致力于成為一個跨國公司,那么首先就要去研究一下全球跨國公司在競爭中的成長歷程,如果納愛斯致力于成為一個世界一流的國際品牌,那么就要去研究一下國際一流品牌的塑造史。
如果納愛斯同意這兩個如果的話,我對納愛斯有三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如果你想成為世界級的品牌,那么你必須專注于戰(zhàn)略性的品牌經營。在我看來,品牌無非是一種公司建立與消費者長期關系的載體,這就像交朋友一樣,朋友之間最重要的是相互之間的認可。建立品牌無非就是說,我是一個陌生人,但我想與你(消費者)成為朋友,可是消費者馬上會反過來問:我為什么要成為你的朋友?回答只有一個,因為我“誠心”地對你好。
由此,你馬上可以發(fā)現(xiàn)品牌之中最重要是兩點:第一是公司形象,你需要長期地恪守“誠信”。第二是能夠持續(xù)地為消費者提供“好處”。公司形象背后的誠信來源于一家公司對使命與信念的長期追求,而要能持續(xù)為消費者提供好處,就需要對消費者的長期消費趨勢進行研究與把握。納愛斯有沒有建立起自己對中國消費趨勢的系統(tǒng)研究?如果沒有對消費未來價值的把握,結果就只會是價格戰(zhàn)的盛行,而價格戰(zhàn)建立起來的品牌,如何能夠長期地為消費者提供好處?我可以大膽地預言:不出二十年,那些迷戀價格戰(zhàn)的一大批企業(yè)都會陸續(xù)地銷聲匿跡。
第二個建議:如果你想成為世界級的品牌,那么你必須專注于發(fā)展品牌背后的核心競爭力。用價格戰(zhàn)支撐的品牌之所以短命,原因就在于價格戰(zhàn)背后企業(yè)拼的是外在規(guī)模,犧牲的是企業(yè)為消費者提供低價以外的能力?;蛘哒f,除非你發(fā)展成像沃爾瑪那樣的能力系統(tǒng)來支持“天天低價”,那么價格戰(zhàn)摧毀的更是自己的能力。
我想提醒納愛斯注意的是:核心競爭能力是一種集體學習能力,這之中當然包含了企業(yè)領導人、管理、企業(yè)文化以及團隊合作等等因素的綜合作用(所以企業(yè)領導,企業(yè)文化或團隊合作等單個因都構不成核心競爭力),這是核心競爭能力難以被模仿或抄襲的真正原因!所以,納愛斯在輸出“品牌與網絡優(yōu)勢”之前,不妨問問自己,納愛斯是否形成了難以被模仿或抄襲的核心競爭力?
沒有核心競爭力并不妨礙你輸出“擴張”,但我們對若干公司的研究結果表明,沒有建立在核心競爭能力之上的擴張,基本上是以失敗結束。
第三個建議:如果你想成為世界級的品牌,那么你必須專注于品牌與盈利之間的聯(lián)系。每一家公司之所以都渴望做品牌,是因為品牌雖然是一種長期的經營,但更是一種高回報的投資,所以非常重要的是,你需要在花錢、花力氣做品牌的同時,要建立一種品牌與盈利之間的直接的聯(lián)系,否則就是“叫好不叫座”。我們不提倡通過價格戰(zhàn)來做品牌的原因,就在于價格戰(zhàn)是一種犧牲長期企業(yè)贏利能力的一種行為,世界上成功的企業(yè)通常的做法是:第一,給予顧客以獨特價值。第二,不斷地讓這些獲得品牌好處的顧客多付錢。
我所有的建議都可以歸結為一句話:“低頭拉車的時候,請注意抬頭看道兒?!敝袊髽I(yè)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同時這也是一種潛在的危機,曇花一現(xiàn)還是基業(yè)常青,也許就在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