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成功感還是幸福感?
現在的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成功,成功并不代表幸福。人類發(fā)展到最后應是幸福學、和諧學。成功了不幸福就等于零,而有幸福感的人已超越了成功。我教育女兒周婷婷最大特點是任何事發(fā)生了往好處想,她心里充滿了光明。她不斷在成長,幸福感的標準不是成功而是成長。她不斷在成長,成功是副產品,這樣的人想不成功都很難。與幸福有緣的人必然與成功有緣。
賞識教育的一字"訣"
第一個字是"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要會愛,懂孩子。家長教育孩子在享受中教育孩子,在歡樂中學習。懂孩子的標志是"行",相信孩子。孩子最怕的就是不信任。由愛到行,由行到通。通就是孩子心里話與你講。
賞識教育兩個寶藏
第一個寶藏,是教育孩子說話的方法,澳秘概括成四個字就是承認差異。
第二個寶藏,是教育孩子學走路的方法,這個寶藏的特點"允許失敗"賞識教育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的教育。而應試教育是"否認差異,不許失敗"的教育。
獨生子女越來越倔,原因是家長"刀子嘴,豆腐心"。還有的家長更可怕把孩子當成出氣筒,解決孩子不聽話與家長對立的方法是豆腐嘴,刀子心,不說傷孩子自尊心的話。
有一位黎巴嫩著名詩人西柏林寫的,他說:"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之人的兒子,他們來到人間并是你的化身。他們整天和你生活在一起,永遠不屬于你。"孩子不是我們的私有財產,狹隘的愛會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