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表現(xiàn)出厭學的情緒并不都是孩子沒有學習興趣,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了挫折,但是卻沒有受到鼓勵與支持,所以孩子纏上了挫敗感。沒有人鼓勵他,他就會沒有戰(zhàn)勝挫敗的勇氣與信心,為了防止更大的挫敗感,孩子就表現(xiàn)出厭學來逃避。對于這樣一種情況,過錯并不在于孩子的身上,作為孩子的首任老師,父母有責任幫助厭學的孩子重新愛上學習。
一、要給孩子足夠的愛與關心
家長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厭學,不要過分著急和焦慮,這樣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用處,家長能做的就是營造寬松溫暖的學習氛圍,改變不科學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目標。平時多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努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去弄清問題的原因,與孩子一道去解決,不要一味地批評與指責,這種批評與指責正是培養(yǎng)孩子厭學的一種途徑,家長越是逼迫孩子拼命學習,反作用越大,問題愈加嚴重。家長應該主動體貼,安慰孩子,克服孩子心理上的挫折,面對現(xiàn)實地多給孩子支持、疏導和鼓勵,還可以送孩子去心理咨詢??傊?,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們大家要共同努力。
二、要重新喚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孩子愿做什么不愿做什么,往往由興趣而定,興趣的產生是成功的最基本條件。家長希望孩子有怎樣的興趣,就應提供相應的環(huán)境刺激,要使他們的興趣持久,更需要家長對他們的成功有所關注,小小的贊賞也能激發(fā)他們百倍的熱情。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挖掘教材的興趣點,這是激發(fā)興趣的源泉。孩子如果對某門功課缺乏興趣,就不容易學好。情感激勵法、自我發(fā)現(xiàn)法、討論辨析法、實踐操作法等都能使孩子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每一個正常的孩子來說,要求學習本來就是一種需要,但學習枯燥無味,必然壓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作為家長應幫助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變枯燥無味的學習為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學習,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家長可以多給孩子講講古今中外的名人有關學習的故事,給孩子樹立榜樣;也可以經常帶孩子去參觀、旅游,邊玩邊學習。
三、要培養(yǎng)孩子有一個穩(wěn)定的學習情緒
家長要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認識水平,要使孩子意識到學習是他自身的需要。認識的逐步提高,有助于孩子學習情緒的逐漸穩(wěn)定,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1)要從小抓起。不少習慣,只有從小抓起才能成功。
(2)要從點滴抓起,如寫字姿勢要坐端正,握筆姿勢要準確。
(3)家長對學習僅作指導,決不可包辦代替。
(4)家長要不斷提出要求,對孩子的學習應勤檢查,勤督促,及時鼓勵。
(5)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有不良的學習習慣,如做作業(yè)馬馬虎虎,要及時指出,糾正。
不僅如此,家長還要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關系。只有家長及時的與孩子溝通,才可以及時的了解孩子的心理,知道孩子厭學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厭學的問題,讓孩子更好地愛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