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祝平,范祝平講師,范祝平聯(lián)系方式,范祝平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教導型零售業(yè)績倍增系統(tǒng)創(chuàng)始人,零售管理專家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范祝平:警惕:讓你陷入消極情緒的五種思維傾向
2016-01-20 12923

導讀:我們很多人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會陷入消極的情緒狀態(tài)(比如,生氣,沮喪等),但是可能大家都沒有注意到很多時候不是別人讓你產生消極的情緒,而是隱藏在你內心深處不良的思維傾向。

1.“專橫無理”的“應該”

我們認為事情或對方“應該”怎樣,或者“必須”怎樣,因為我們在心中要求某些事情必須發(fā)生或者必須不發(fā)生。但這種苛求往往是非常無理的,而且當別人沒有按照我們認為“應該”的方式去做時,我們心頭的怒火就會冒出來。很多管理者的內心里對于員工都有很多的“應該”,而這些“應該”很多都是專橫無理的,一旦員工達不到管理者認為的“應該”,自然管理者自然會大發(fā)脾氣。

2.“杞人憂天”的想法

這也是一種常見的傾向,就是夸大事件的消極后果,尤其指我們把某些自己不喜歡的,不如意的事情看成是糟糕的,可怕的,災難性的。如果我們帶著這種想法去做事情,就會感到沮喪,從而不愿面對。如果是嚴重的問題,由于我們夸大其消極后果并為此惶惶不可終日,就會更加痛苦。很多在職場上頻繁跳槽的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在新的工作環(huán)境中遇到些困難就會開始過度憂慮,開始嚇唬自己,進而也就無法積極去面對困難和解決困難了,結果就是趕緊再找下一家公司來逃避困難,所以也就越跳越頻繁了。

3.“非黑即白”的思維

這是一種看待事物走極端的方式,認為事物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壞的,忽略了中間狀態(tài)。你會把人或事評價為好的或壞的、正面的或負面的、成功的或失敗的,并且沒有認識到大多數(shù)情況既不是美妙絕倫的,也不是慘不忍睹的,而是處于一種中間狀態(tài)。走極端的看法使我們的思維模式發(fā)生扭曲,更容易導致極端的情緒產生,而且讓我們無法看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4.“以偏概全”的習慣

我們以有限的依據(jù)為基礎,對自己和別人得出消極的結論。有時候,僅憑一次經歷,我們就用“總是”、“從來不”、“每個人”這樣的絕對的想法來思考。例如,“每當情況開始好轉,就總會出亂子”,“每次我試圖與他(她)溝通,都毫無用處”等。有了這種以偏概全的習慣,我們經常會陷入消極的負面情緒。

5.“責備他人”的傾向

當問題產生時,很多人傾向于歸罪于對方的過失。責備別人的問題在于,只會產生痛苦和憎恨,卻不能解決問題。實際上,責備對方不但妨礙了我們采取積極的行動來改變處境,而且很有可能破壞雙方的關系。

這五種不良的思維傾向可以讓我們產生糟糕的情緒以及消極的行為。為了更好地調整情緒,我們需要辨識出這些導致不良情緒的思維傾向。

                                  (圖)西點零售品牌管理機構師資團隊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