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頂思考帽與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
課程介紹
【授課專家】 張理軍 博士
【培訓長度】 2天
【培訓背景】
本課程是當代思維大師愛德華·德·波諾博士開發(fā)的系列課程。
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人們常用的思維模式是邏輯思維,也就是垂直思維模式。然而,無論是管理創(chuàng)新還是技術創(chuàng)新,人們更需要設計式思維,也就是平行思維模式。
平行思維模式,又稱為水平思維。它使人們擺脫了線性思維的邏輯性的專制,使人們更容易看到事物的不同側面,從而產(chǎn)生新觀點、發(fā)現(xiàn)新機遇、創(chuàng)造新局面。
本課程與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課程的區(qū)別是,它提供了基于心理學與組織行為學的思維工具。工具性才是本課程的價值所在。如果一個課程不能教導學習者掌握思維工具,那么,它只能算是思維游戲課程。思維游戲課程結束后,當人們遇到具體問題時,仍然會按照原來的思維框架思考問題。這樣的思維訓練課程是無效課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的目的,不是令學習者的“點子”多起來,而是幫助學習者掌握正確的分析問題方法和解決問題方法。
本課程不是膚淺的腦筋急轉彎式的思維課程,而是幫助學習者掌握一套完整的創(chuàng)新思維技法。不論是善于腦筋急轉彎的人(點子多的人),還是不善于腦筋急轉彎的人(點子少的人),都有思維定式,正是個人的思維定勢局限了他的思維水平。本課程的意義在于幫助每個人運用科學的思維工具打破心理定勢和思維定式,找到新方案、發(fā)現(xiàn)新路徑、創(chuàng)造可能性。
【學習目的】
1、掌握正確的思維架構,從根本上提升創(chuàng)造力。
2、掌握跳出原有思維定勢的科學方法。
3、讓學員掌握集思廣益的思維工具,從而使團隊更有效率的工作;
4、運用創(chuàng)新工具,做好“持續(xù)改善”的工作。
5、提升決策水平。
【培訓達成的目標】
1、學習思維轉換的技巧;
2、提升右腦資源的利用價值,掌握“右腦為先”的思維技巧。
3、培養(yǎng)團隊群策群力的協(xié)同思維能力;
4、掌握“知彼解己”的方法,減少溝通中的對抗,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
5、在別人只能發(fā)現(xiàn)問題和困難的地方,找到機會;
6、學會橫向思維的方法,從而找到更多的市場機會;
7、掌握將問題分解成不同層次的技能;
8、掌握運用平行思維工具組織高效會議的方法;
9、掌握將解決方案輕松貫徹下去的方法;
10、提升團隊的執(zhí)行能力。
【課程提綱】
第一部分:六頂思考帽的概念及其應用
第一講:改變你的思維模式
一、垂直思維與平行思維的區(qū)別
{ 如何從對抗性思維轉變?yōu)槠叫兴季S
{ 人類的三種基本思維方法
{ 大腦的結構--大腦是如何運作的?
{ 思維轉向-1:轉換注意力、改變切入點
{ 思維轉向-2:浸入、交叉啟發(fā)、問題切換
{ 思維轉向-3:逆向、變形、夸張
第二講:六頂思考帽的基本概念
藍帽:
思維中的思維,一頂控制思維過程的帽子。就像是樂隊中的指揮一樣來組織思維。
白帽:
收集已知的或者是需要的信息,僅僅是中立和客觀的事實和數(shù)據(jù)。
黃帽:
代表的是樂觀、探究價值和利益,幫助人們發(fā)現(xiàn)機會。
黑帽:
象征冷靜、反思或謹慎。以探索事物的真實性、適應性、合法性為焦點,運 用負面的分析,幫助人們控制風險。
綠帽:
象征創(chuàng)新和改變,尋找更多的可選方案和可能性,從而獲得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構想。
紅帽:
為情緒和感情的表白提供機會,這是一個直覺和預感的判斷。
第三講:戴上你的思考帽
1、每一頂帽子的思維方式特點、應用方法:
{ 白帽的特點、使用要點、練習。
{ 紅帽的特點、使用要點、練習。
{ 黑帽的特點、使用要點、練習。
{ 黃帽的特點、使用要點、練習。
{ 綠帽的特點、使用要點、練習。
{ 藍帽的特點、使用要點、練習。
2、控制與應用:掌握如何獨立和系統(tǒng)地使用帽子工具,以及帽子的序列與組織方法。
3、使用的時機:何時使用帽子,包括個人使用和團隊使用,分別介紹會議、報告、備忘錄、談話與演講發(fā)言中有效地應用六頂思考帽。
第二部分: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
第一講:PMI思維方法
培訓收益:
當你面對一個觀點時,不要急于判斷它的對與錯,要想到還有第三種可能性存在。反思我們的思維習慣,人們對于一種觀點的本能反應是:喜歡或者不喜歡,贊同或者不贊同。由此導致人們看問題的片面性。如何對待不同的觀點或新的建議? 本講將與學員進行深入探討。
課程內容:
1、PMI思維方法的重要性
運用這種思維方法可以改變你只憑直覺對一種觀點或建議做出評價的習慣,使你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抓住更多的機遇。
2、PMI思維方法的內核:有利點、不利點與機會點
3、PMI思維方法的應用原則
4、課堂練習(共有四個練習)
第二講: CAF思維方法(考慮所有因素法)
培訓收益:
運用CAF思維方法就是要求人們在對一件事物進行觀察和思考時,要試圖找出被遺漏的因素,直到確認所有重要的因素都被考慮到了。
人們在做決定時,通常把注意力放在因素的重要性上。本講將與學員進行深入探討:這樣做的弊端是什么?人們?yōu)槭裁丛谧龀鲆粋€決定并付諸實施后經(jīng)常會后悔?怎樣避免?
課程內容:
1、什么是CAF思維方法
CAF 是Consider AII Factors的縮寫。CAF思維方法是指考慮與某件事有關的所有因素,故稱“考慮所有因素法”。這種思維方法運用在那些領域里呢?本講將與學員進行深入探討。
2、怎樣訓練“CAF”的思維
3、何時使用CAF思維方法
4、CAF思維方法與PMI思維方法的區(qū)別
5、CAF思維方法的應用原則
6、課堂練習(共有五個練習)
第三講:PO思維方式
培訓收益:
PO 是創(chuàng)造力培訓中新出現(xiàn)的一個詞。通常人們習慣于對問題進行判斷。這屬于判斷式思維,而PO的思維方式不是用來“判斷”的。
我們在面對一件事物時,通常會判斷它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是有用的還是無用的、是合適的還是不合適的,這使得我們的思維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使我們陷入經(jīng)驗的路線難于自拔,阻礙我們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為了打破這種導致思維僵化的模式,在此我們有必要引入一個新詞匯:“PO”。
課程內容:
1、PO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方法。
2、“PO思維方式”的兩項功能
這里老師將通過兩個練習幫助學員理解“PO思維方式”的特點,掌握“PO思維方式”的兩項功能。
3、思維轉向技法:“激發(fā)”與“觸發(fā)”
根據(jù)所“激發(fā)”與“觸發(fā)”的模式的不同,同樣的“因”能夠導致截然不同的 “果”。用對了“激發(fā)”與“觸發(fā)”工具,普通人就會產(chǎn)生創(chuàng)造力。
4、PO思維方式的應用原則。
5、課堂練習(共有五個練習)
第四講:跳板法
培訓收益:
通常我們所說的跳板是一種工具,踏上跳板就等于走上通向目的地的橋梁。本講在邏輯上是承接“PO思維方式”的。
課程內容:
1、為什么需要跳板?
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某一觀點,然后把這個觀點當作“跳板”,從而獲得新思路。目的是通過這個觀點來創(chuàng)造新的思想。
這里老師將通過兩個練習幫助學員理解“什么是跳板法”。
2、如何“制造"跳板?
3、選擇跳板的方法
跳板方法是跳出慣有的思維模式獲取新的思維方式的路徑和機會。它的作用在于選擇一個與以往不同的思考問題的角度,并以一種非常巧妙的手段達到目的。
這里老師將通過幾個練習幫助學員理解“在一系列陳述中,哪一個可以作為一個跳板而得出新的觀點?”
第五講:挑戰(zhàn)概念法
培訓收益:
學員將掌握以下思維技巧:當面對一個成熟的觀點時,我們應該提出:
ü 它必須那樣嗎?
ü 那是唯一的方法嗎?
ü 為什么非要那樣做呢?
ü 能否想出另一個方法?
本講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挑戰(zhàn)能力。挑戰(zhàn)概念包括重新認識那些理所當然的事物或者重新思考那些常用的做事方法,并且挑戰(zhàn)它們。
課程內容:
1、“挑戰(zhàn)概念法”提出的背景
當你挑戰(zhàn)一種概念時,你要提出如下的問題:
1)我要選擇哪一種概念(什么是我要挑戰(zhàn)的對象)?
2)非要用這種方式去做嗎?
3)這有必要嗎?
4)還會有什么其它的方式?
5)這是唯一的方法嗎?
6)為什么得那樣做?
2、運用挑戰(zhàn)概念法的要點
1)如何確定挑戰(zhàn)的對象。
2)你所要挑戰(zhàn)的對象并不一定是錯的,而是對它們的“唯一性”進行挑戰(zhàn)。
3、如何運用挑戰(zhàn)概念法
這里老師將通過六個練習幫助學員掌握挑戰(zhàn)概念法。
第六講:避開主要觀點法
培訓收益
在每個領域中,都會有占統(tǒng)治地位的主要觀點,它使人們難以接受其他不同觀點。本講使學員了解到:如果所有關于主題的思考被主要觀點所控制,就會導致我們忽略其他的各種可能,從而影響了人們的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新思維的一個重要技法就是“避開主要觀點”。
通常,一個人的思維不知不覺中被主要觀點深深地影響而自己還未能意識到。這一部分課程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員找到主要觀點的能力。
課程內容:
1、怎樣找到控制一個領域的“主要觀點”?
2、生產(chǎn)型思維與再生產(chǎn)型思維
3、如何運用“避開主要觀點法”?
案例分析:國家大劇院的設計。
案例分析:三峽大壩的設計與建設
案例分析:集裝箱運輸船的發(fā)明
4、“避開主要觀點法”的應用原則
5、課堂練習:
通過四個練習幫助學員掌握“避開主要觀點法”。
第七講:隨意輸入法
培訓收益
為什么百思不得其解?那是因為你的注意力強化了你曾有的思想,使你更深地陷入固有的思維模式中。如果要擺脫這種固有的思維模式,最好的方式就是“隨意輸入”。
本課主要講述的是如何有意識地使用任意詞。
課程內容:
1、什么是隨意輸入法
講師運用引導性練習,把兩件表面看上去毫無聯(lián)系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幫助學員體驗如何得出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有價值的新思路。
2、怎樣做到“隨意輸入”
我們需要新的激發(fā)點(或者跳板),使自己跳出原有的思路,那么,這個“激發(fā)點”(跳板)是有意識安排的好呢, 還是隨意選擇的好呢?
3、如何掌握隨意輸入法
本講以一個“需要新創(chuàng)意的項目”為基本出發(fā)點,再隨意找一個詞.將這個詞的屬性“強加”到那個項目上,讓學員看看能激發(fā)出什么樣的新觀點。
4、什么時候使用隨意輸入法
5、課堂練習
授課專家介紹
張理軍博士簡介
張博士是美國領導力研究中心認證的授權講師。
過去20年來,張老師一直從事管理實務和企業(yè)管理咨詢活動。對職業(yè)經(jīng)理人的工作性質、不同機制企業(yè)員工的心態(tài),以及團隊建設需求都有著切身的感性認識。
特別是在1995年至2002年期間,受聘擔任擁有11億資產(chǎn)的大型企業(yè)集團的總裁。由于這個緣故,張老師對于解決企業(yè)管理中的疑難問題,有著豐富的管理和營銷實戰(zhàn)經(jīng)驗,是目前國內為數(shù)不多的企業(yè)家型講師。
張理軍老師曾主持過百余家企業(yè)管理咨詢項目和大量的實地培訓。
另一方面,張老師獲得了國際上幾個重要版權課程的授權。在領導力訓練、執(zhí)行力培訓、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干部管理技能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授權管理、時間管理與溝通技巧等課程領域有較深入的研究,擁有數(shù)門精品培訓課程。
張博士講授的培訓課程:
l 情境領導
l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l 領導藝術
l 團隊執(zhí)行力訓練
l 六頂思考帽與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
l 關鍵時刻(MOT)(IBM版權課程)
l 中高層管理技能提升
l 從專業(yè)走向管理(從技術走向管理)
l 服務營銷與關鍵時刻(服務業(yè))
l 大客戶銷售(工業(yè)品制造業(yè))
l 高效能的談判習慣
l 談判與成交技巧
l 時間管理
l 會議管理
l 授權管理
l 溝通技巧
授課風格
張理軍老師是在管理咨詢背景之下為企業(yè)提供顧問式培訓服務。他對于不同企業(yè)的培訓需求有著獨特的理解;他認為衡量一次培訓效果的標準不完全是學員的知識攝入量,更重要的是改變思想方法與提升思維技巧,也就是能否有效的提升其工作意愿和能力。張老師認為,一門好的培訓課程應該具備以下的條件:
定制化而非標準化:
每個企業(yè)的行業(yè)背景和員工狀況大不相同,只有根據(jù)企業(yè)自身的實際情況定制課程內容,才會有良好的培訓效果,因此,課前的需求調研至關重要。
教練式而非布道式:
成人培訓的任務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是提供思維方法和行為訓練,沒有學員的主動參與,就不會有好的培訓結果。因此,課程的結構設計和授課方式往往更為重要。張老師認為對于一名職業(yè)培訓師來說,重要的是在向學員傳授理念的同時,向學員傳授方法和訓練行為模式。
顧問式而非教授式:
在講授某一門課程的時候,應當讓聽眾聯(lián)想到實際應用的情境。張老師授課時往往要求學員課中課后編寫疑難問題(或疑難案例),在后面的課程中盡可能的幫助學員找到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法。不論是管理技能訓練、績效管理課程、談判課程,還是大客戶銷售課程,學員最希望當堂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張老師都會耐心的釋疑解惑,從而使學員在單位時間內產(chǎn)生了復合式學習的效果,幫助學員從身邊找到案例、樣板或模式。
主要著名客戶(摘錄)
通信行業(yè):中國移動 中國聯(lián)通 中國電信中國網(wǎng)通
金融行業(yè):荷蘭銀行 工商銀行 建設銀行招商銀行 中國銀行 浦發(fā)銀行
IT 行業(yè): 聯(lián)想集團 神州數(shù)碼 用友股份 北大方正 清華同方 浪潮集團
制造業(yè): 海信集團 科龍股份 三元乳業(yè) 宇通客車 中通客車
零售業(yè): 國美集團 日照百貨集團
電力行業(yè):國家電網(wǎng)集團 廣西電力山東電力 甘肅電力 河北電力
其他行業(yè):中國航天材料研究院 中國火箭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
博士倫(中國)公司、??松梨谑凸?、美國ITT公司、大連港務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