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虹鋼,孫虹鋼講師,孫虹鋼聯(lián)系方式,孫虹鋼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孫虹鋼 2020年度中國50強講師
新生代儒家管理學者
53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孫虹鋼:子思的誠信與內(nèi)修理論
2016-01-20 6408
在早期儒學發(fā)展中,“子思之儒”、“思孟學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以前人們研究孔子以后的儒學,總是首先想到孟子、荀子。孟子學于子思之門人,那末,孟子的學說與子思有何關(guān)系?子思的思想學說怎樣?在郭店楚簡被發(fā)現(xiàn)以前,甚至連《中庸》都不能確定為研究子思的可靠材料,子思研究簡直無從談起。郭店楚簡中大量戰(zhàn)國儒家文獻問世后,子思思想的大門才算正式向人們敞開,這些寶貴材料的發(fā)現(xiàn),使子思、思孟學派的研究引來了學術(shù)界關(guān)注的目光,早期儒學研究也因此出現(xiàn)了興盛局面。郭店竹簡中的不少篇章已經(jīng)被證明是子思學派的著作,屬于史志著錄的《子思子》,并印證了保存于《禮記》中的《中庸》、《表記》、《坊記》、《緇衣》都是子思的作品,也為研究子思的心性學說,研究子思的誠信與內(nèi)修理論提供了極好的條件。人們研究早期儒學,再也不能不注意到子思思想的巨大影響。

(一)

要全面準確地研究子思,首先認清子思的思想淵源十分必要。從學術(shù)傳承上講,子思幼小時候?qū)W于孔子,又受學于曾子,在子思的思想中,孔子、曾子思想的影響都相當重要。
然而,在學術(shù)界,不少人對于曾子受教于孔子、曾子的事實并不十分清晰。雖然歷來有不少學者指出了子思學術(shù)思想與孔子、曾子的淵源關(guān)系,但由于對研究資料的認識不同,因此,子思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孔子、曾子的影響,人們的看法還因人而異,多有疑惑。
從關(guān)于子思生卒年的最新研究結(jié)果看,孔子去世時,子思可能只是十幾歲的少年【1】。但子思少年聰慧,很使孔子感到欣慰。《孔叢子·記問》記載了孔子與子思的一段對話,很能說明問題:
夫子閑居,喟然而嘆。子思再拜。請曰:“意子孫不修,將忝祖乎?羨堯舜之道,恨不及乎?”夫子曰:“爾孺子安知吾志?!弊铀紝υ唬骸皝秤谶M膳,亟聞夫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負荷,是謂不肖。伋每思之,所以大恐而不懈也。”夫子忻然笑曰:“然乎?吾無憂矣!世不廢業(yè),其克昌乎!”
孔子兒子伯魚雖受孔子詩禮之教,但由于短壽,“年五十,先孔子死”,很使孔子失落,對孔子當然是很大的打擊。正因如此,子思的表現(xiàn)才令他感到高興,在子思的身上,寄托了孔子的希望。
作為父親,伯魚對子思的學業(yè)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倒是作為祖父的孔子對子思少年之時的家庭教育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孔子擔心子孫“不修”,不能繼承自己的理想,因此,他非常重視對后代的培養(yǎng)。少年子思聰穎機敏,深得孔子喜愛,成為孔子晚年著力培養(yǎng)的接班人。
《孔叢子·記問》篇還有三段“子思問于夫子曰”的對話:
子思問于夫子曰:“為人君者,莫不知任賢之逸也,而不能用賢,何故?”子曰:“非不欲也,所以官人失能者,由于不明也,其君以譽為賞,以毀為罰,賢者不居焉!”
子思問于夫子曰:“亟聞夫子之詔,正俗化民之政莫善于禮樂也。管子任法以治齊,而天下稱仁焉,是法與禮樂異用而同功也,何必但禮樂哉?”子曰:“堯舜之化,百世不輟,仁義之風遠也。管仲任法,身死則法息,嚴而寡恩也。若管仲之知,足以定法,材非管仲而專任法,終必亂成矣?!?br />子思問于夫子曰:“物有形類,事有真?zhèn)?,必審之,奚由?”子曰:“由乎心,心之精神是乎圣,推?shù)究理,不以物疑,周其所察,圣人難諸!”
第一段子思問孔子任用賢人的問題;第二段為子思與孔子談?wù)撝螄c禮樂和法之間的關(guān)系;第三段探索“心”、“圣”在認識上的作用。對話內(nèi)容逐漸加深,有一個由外及內(nèi)、由表及里的過程。從傳世文獻、出土簡帛與此處記載的對照中不難發(fā)現(xiàn),治國用賢、禮樂治國、“心”與“圣”的問題都是子思所關(guān)注并進行過詳細闡發(fā)的儒學范疇?!队泦枴菲拇颂幱涊d正說明子思確實受孔子之教。
在孔子眾多的弟子中,曾子很能實踐和貫徹孔子之道。他勤奮好學,忠實厚道,修養(yǎng)全面。曾子繼承了孔子晚年的思想,內(nèi)求心性之學,外尋天道。今本《大戴禮記》有關(guān)曾子的十篇文獻,基本上全面反映了曾子的思想。
曾子專心致力于忠、孝、仁、義的學業(yè)和傳授弟子的教學活動,后來成為一位有名的儒學大師。子思跟隨曾參學習受益匪淺?!抖Y記·檀弓》和《孔叢子·居衛(wèi)》記載有曾子對子思有關(guān)禮制問題的對話,這是子思從曾子那里學禮的明證?!妒ラT十六子書》說:“子思從曾子受業(yè),誠明道德,有心傳焉。乃述父師之意,窮性命之原,極天人之奧,作《中庸》一書,以昭來世?!睆脑幽抢?,子思繼續(xù)學習孔子思想,全面繼承了以孔子、曾子為代表的儒家正宗思想。
一般認為,七十子之徒以子游、子夏、曾子學問成就最高。子游一系可稱為“弘道派”,子夏一系可稱為“傳經(jīng)派”,曾子一系可稱為“踐履派”。子思在向曾子學習孔子之道的同時,也當受到子游、子夏等的影響?!犊讌沧印ぞ有l(wèi)》有子思“聞諸子夏”有關(guān)古代知識的記載;《雜訓》篇中,子思以子游的話回答縣子提出的問題。但從文獻記載中子思與孔門高足同時出現(xiàn)的頻率來看,以子思與曾子的次數(shù)為最多,這應(yīng)該也反映出《孟子·離婁下》所說的“曾子、子思同道”,,子思在孔子之后主要學于曾子的事實。
從馬王堆漢墓帛書本的《易傳》,證明了傳統(tǒng)上孔子“晚而喜《易》”的說法,也證實了孔子作《易傳》是可靠的。從《易傳》與《大學》、《中庸》的比較中,學者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二者之間的密切關(guān)聯(lián)?!洞髮W》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詩》、《書》立論,終篇不見《易經(jīng)》和《易傳》一字,但其思想?yún)s來自《易經(jīng)》和《易傳》。《大學》中的三大綱領(lǐng)為“明明德”、“親(新)民”、“止于至善”,而實際上,“止于至善”是對“明明德”和“親(新)民”的要求,所以三大綱領(lǐng)只有兩條。據(jù)分析,“明明德”無論在內(nèi)容還是具體方法,都顯然來自易學。《中庸》一篇,程頤以為是“孔門傳授心法”,《中庸》以“致中和”為目的,為了做到這一點,《中庸》以為要有至誠無妄的心態(tài),要有從實際出發(fā)的原則,要有行而不倦的精神,以及無過無不及的思想方法,細細分析,《中庸》與《易傳》的思想內(nèi)容是互相溝通、互相滲透的?!?】
子思少年得孔子親傳,又學于曾子以及子夏、子游等孔門高足,在孔子之后,他很快成為戰(zhàn)國初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正宗傳人。子思隨著聲名的日益擴大,又有孔子嫡孫的特殊身份,當有不少人投到他的門下讀書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子思又系統(tǒng)闡發(fā)了自己的思想,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曾子學說,以子思為中心,形成了孔子之后一個重要的儒家派別——子思之儒。子思之學通過子思門人傳于孟子,又形成了思孟學派。
《大學》作于曾子,《中庸》作于子思,二者與《易傳》之間的這種關(guān)聯(lián),使由孔子而曾子而子思的傳承線索十分明晰,子思的誠信和內(nèi)修主張也是沿著這樣的線索而形成的。
上一篇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wù)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