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比賽永遠不是跟一個紀錄比,也不是跟對手比,而是永遠跟自我比,就是我的極限在哪里,做到了我就是冠軍。 ●奧運留給我們最重要的是文明的生活方式,文明生活它意味著這種持續(xù),而不是一時間的一個規(guī)定動作的作秀。 1 什么是真正的奧運精神? 新京報:短短16天的奧運比賽結(jié)束了,很多人開始思考,籌備多年的奧運,給我們留下了什么?除了漂亮的場館、精彩的比賽,有哪些無形的東西,比如精神、文化層面的東西,可以累積下來,成為中國人的財富?
于丹:精神財富我覺得有狹義的和廣義的兩個方面,狹義的是指精神上的財富,廣義的是指文化建設(shè)的財富。先來說體育精神的財富,這一次中國代表團非常爭氣,拿了51塊金牌,100塊獎牌,固然我們實現(xiàn)了一個冠軍數(shù)目的突破,但是真正讓大家思考的是,什么是冠軍,什么是冠軍的精神?體育僅僅在獎勵冠軍嗎?每個人在體育精神下能夠挑戰(zhàn)的人性的極限是什么,生命的態(tài)度是什么?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 新京報:你怎么理解這些問題?
于丹:前兩天我又去了北川一中,孩子們開學了。在操場上,面對著3800多名孩子,我想不能再說地震了,說說奧運吧。我說咱們說五個冠軍,五個不同的人。我說你們知道女子羽毛球的冠軍是誰嗎?他們說“張寧!”女子柔道的冠軍?“冼東妹!”他們都知道。你看見她們拿到冠軍了,你或許也看見張寧拿冠軍后雙手掩面,跪地痛哭,長跪不起。33歲對于一個人來講,它不光意味著年齡,它還意味著傷痛,意味著太多的得與失。我說你們管張寧不能叫姐姐,得叫阿姨了,她跟你們的媽媽差不多了,但是她現(xiàn)在不能要孩子,她身上一身的傷。 冼東妹倒是當了媽媽了,生完孩子五個月就要去參加世界比賽。冼東妹左腿髕骨扭傷了,她要自己掰過來繼續(xù)去比賽。你看得見升國旗、唱國歌,站在領(lǐng)獎臺上輝煌的冠軍,但是背后的榮辱得失是什么?這次在咱們家門口讓太多人看見了金牌的背面是什么。這是第一個層次。
新京報:獎牌的背面其實有很多的眼淚。 于丹:我還要說的是那些拿了銀牌的運動員,你覺得她是冠軍嗎?比如丘索維金娜,她也30多歲了,她是16歲就在世錦賽上拿了自由體操冠軍和跳馬亞軍,17歲在奧運會上拿了團體的冠軍金牌。然后她結(jié)婚了,生孩子了,像一個正常女人一樣她退出體壇了。體操是個小孩的項目,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何可欣、楊伊琳,那都是十幾歲的小女孩,而且都只能沖擊單項,誰都不沖全能,丘索維金娜30多歲出來沖全能了,為什么?就是因為兒子得白血病了。這就是一種母性的爆發(fā),一種奇跡。什么叫更快、更高、更強?不是在跟別人比,都是在跟自己的生命比。母親可以為孩子拼一切就能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所以我說她拿了銀牌她也是冠軍。 我再說第三個,拿的是第16名,她就是娜塔莉,我們應(yīng)該在殘奧會上認識她,但是我們提前認識她了。她沒有左腿,她參加女子游泳比賽,跟健全人一塊比,為什么?因為她從來不把自己看做殘疾人。別人問她需要多少意志?要比別人多付出多少辛苦?她說沒有,我就是喜歡這件事,我就是快樂。她又讓我們發(fā)現(xiàn)一件事,什么叫殘疾?一個人在心理上認同殘疾才真正殘了,而一個人拿殘疾去滿世界說事那她就更殘了。一個人如果能從精神上贏得常人,能夠彌補她很多東西的話,我仍然認為她是個冠軍。
我再往下說,一個沒名次的女人,蘇麗文,孩子們幾乎都不知道她是臺北的跆拳道選手,在跆拳道比賽的臺子上選手一旦倒下,也就出局了,她倒下之后站起來了,再倒下再站起來,就這樣反復(fù)了14次。為什么14次?她上場的時候左腿韌帶已經(jīng)撕裂了,腳趾骨骨折了。一個韌帶撕裂、腳趾骨折的女孩子可以14次站起來,就是因為她跟她的父親有生命約定。她出征的時候她父親查出癌癥,她跟她父親擁抱在一起相約,她說爸爸你一定要戰(zhàn)勝癌癥,我一定要拿到獎牌,所以她站在那個臺子上,她每一次倒下都會想她父親的生命在等她回來。她什么名次都沒有,但是她回去的時候,臺灣的報紙通版標題就是《蘇麗文:我們的奧運冠軍》。蘇麗文的事已經(jīng)寫進臺北的小學教科書了。
我要說的第五個人,我明明白白告訴你他是最后一名。不是這屆奧運會,是1968年的墨西哥奧運會。墨西哥奧運會的馬拉松比賽,當時比賽的選手們都結(jié)束了,冠亞軍都決出來了,大家都站在領(lǐng)獎臺上了,又過了一個多小時清場了,通知比賽沿途說收工了,各個救護站什么的都撤掉了,這時候一個消息說有一個選手還在跑,這個選手就是來自坦桑尼亞的老將,30多歲的阿赫瓦里。
他是坦桑尼亞派的惟一的選手,42公里多的比賽他跑了不到5公里就摔了一個大跟頭,他右腿的韌帶也完全撕裂了,右腿膝蓋一直在嘩嘩地流血,他完全不是跑,他是一瘸一拐地在那兒走。有一個小報的記者路過,看了他一眼就特別不理解地問了他一句話,“一點希望都沒有了,你怎么一個人還在這兒???”他就說了一句名言,他說“我的祖國從七千里以外把我送到這里,不是為了讓我開始比賽,而是為了讓我完成比賽。”
那個記者迅速地把他這句話送回了新聞中心,墨西哥城黃昏的上空回蕩著這句話,墨西哥城那些互不相識的老百姓就三三兩兩地往外走,在街上尋找這位運動員,然后大家就成群結(jié)伙地在他旁邊跟著他給他加油。他走到終點的時候,全場的人都忘了給他計時,他究竟是走了六個小時還是八個小時已經(jīng)沒人知道了,但是這個人被奧林匹克的歷史記錄了,他也是一個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