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是一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產業(yè)鏈,并且吃這口飯的人不少。
這里面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相互牽扯,但一直又有離心趨勢:企業(yè)想無障礙接觸培訓師資源,培訓師也想跟企業(yè)密切溝通,可市場信息不通透;中介機構既要緊緊把兩者抓在手里,又擔心兩者走到一起把自己甩了。
說的直白一點,購買者和生產者都是因為內容消費而被串聯,但架橋串聯的那個又很沒有安全感?;ヂ摼W的出現在打破這種格局,也在促使各方能夠更好地生活。
有人說線上課程會取代傳統(tǒng)面授課,這個不大可能。
線上方式會高效傳播,并且不受地域和時間影響,即使直播也可以留存回放;但這不能替代人與人面對面溝通帶來的親密感,即使VR的發(fā)展恐怕也不能替代人際的溫度。
所以線下面授課還會存在,但是會對提供內容的講者要求極高,因為新生代學習人群沒有耐心接受冗長的廢話和無厘頭的段子,除非你是娛樂明星,但學習總歸還是不同于消遣。
那線上內容是不是就無所謂?反倒要求更高,因為缺少面對面的溫度,所以就更沒有耐心力挺無聊。
新生代人群集中在哪里?有數據顯示,現在企業(yè)員工的60%以上都是90、95后,企業(yè)付錢購買培訓課程其實都是給他們的。雖然他們在線上購買課程的熱情越來越高,但也沒法阻止企業(yè)掏錢讓員工學習,企業(yè)也深深地認識到請老師不能不顧及年輕人的口味了,要不結果只有一個:錢花了,時間搭了,還沒人說你好。
也就是說培訓行業(yè)的內容生產品質將影響整個培訓行業(yè)的價值判斷和運作效率。培訓產業(yè)鏈上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會因為內容生產方式的改進、內容品質的改進而獲益。
于是大批企業(yè)用戶、大批中介機構和大批老師都在尋求更高效生產內容的方式,尋求滿足新生代人群學習口味的內容生產方式,更多的個人更是通過網絡不斷尋求能夠幫他們解決問題的優(yōu)質學習內容。
于是線上會有頂級大IP負責核心價值傳播,小IP們的話語權重很?。桓〉腎P們奔赴一線在企業(yè)內部做面對面定制化問題解決方案,或者通過知識共享平臺為個人提供個性化輔導。
誰能掌握各個領域的大小IP,誰就擁有內容源頭。
占盡先機的還是擁有巨大流量的互聯網平臺,IP們紛紛被這些平臺霸占。中介機構沒有這些平臺的出價砝碼,只能委屈地收攏一些未被平臺納入的內容生產者,但這過程已經淘汰了大批劣質中介機構和內容生產者,培訓產業(yè)鏈會以內容生產為基礎重新組合。
培訓價值鏈在互聯網和新生代學習人群選擇的雙重壓力下進行了升級換代,留下來的都是能適應這個環(huán)境的進化者。
2016年風起云涌的知識變現以及內容付費浪潮,毫無疑問地把培訓產業(yè)的價值核心再次引回內容生產。有幾年間,培訓界玩游學、雞湯、會銷、團建,可以說一浪高過一浪,但浪頭一過,立刻悄無聲息,什么都沒有改變,只是熱鬧一場。
那些都是秀,無論多漂亮,都沒有在核心要素上對培訓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過一毛錢的價值。
2017,回歸本源,抓住內容生產這個核心進行升級改造,全行業(yè)大發(fā)展才會隆隆到來。
轉型,沒有比現在更合適的時間了!
加油,內容生產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