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步驟,輕松搞定繁雜事務(wù)!
心里老是覺得煩,一堆繁瑣雜事搞不定?別再浪費時間重復(fù)思考同樣的問題,用有系統(tǒng)的行動管理流程(Getting Things Done (GTD),幫你搞定生活、工作與情人!
為什么稱這一動作為藝術(shù)?因為在GTD里面,涉及到這個動作的內(nèi)容值得探討的問題最多,而能把這動作能做好的人,他的生活在我們的眼里就是一種『藝術(shù)』,你可以看到他們無論生活、工作都能處于一種『行云流水』的狀態(tài),什么事情到了他們的手上好像就會特別順利。
我們禁不住想問:究竟他們有什么秘訣,能讓生活看起來是這么的『滑』?
我們應(yīng)該問一下自身:為什么我們的生活這么『困難』、『不順利』?
我覺得,當大家覺得事情『困難』、『不順利』的時候,應(yīng)該都會在心里吶喊:好『亂』!都不知道該怎么辦!
『亂』就是效率低下的根源,『亂』就是讓你心煩意亂的原因,『亂』就是讓你無法解決生活中、工作上的問題的障礙。
所以,如果想讓自己的生活『順利』,就要『理順』我們自己的生活,簡言之就是 兩個字『治亂』。
如何『治亂』?
其實只要好好地把自己的事務(wù)都『歸類』就行了,這就像是把原本屬于什么地方的東西就放到什么地方去,同時你還要有相對應(yīng)的『容器』把這些東西放好,像打理自己的家一樣,應(yīng)該裝書的地方裝書、應(yīng)該放衣服的地方就放衣服、應(yīng)該放鞋的地方放鞋……
在GTD里面,提出了一個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做法 概念,就是Context,臺灣地區(qū)翻譯為『場合』。
(Context這個詞,中文的翻譯尚未統(tǒng)一,大陸的《GTD》一書里面,翻譯為『提示信息』;而臺灣這邊的《GTD》我沒看過,但是我看見翻譯為『場合』,我而參照我日常的做法以及自己的理解,認為臺灣的翻譯『場合』更能方便我們理解這個概念的意思。)
『場合』的概念,『場合,就是一般所說的工具及場地,有電腦的地方才能處理文書打字,有電話時才能打電話,當面溝通通常需要我們移動到特定地點,在吵雜的地點就未必是好好閱讀書本的環(huán)境。我們的下一步行動,若是依照場合來整理,就可以很有效率,依照場合處理,就是一種批次處理的概念?!?/span>
大家可以看到,『場合』的設(shè)置很重要,尤其是它可以將使用同一個工具處理或是你需要去到同一個地方處理的事務(wù)放在一起。當你用查看『場合』下的事務(wù),你可以完整的瀏覽同一個『場合』下需要執(zhí)行的事務(wù)然后一次性的把這些事務(wù)都處理掉,這樣既可以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也可以保證我們不會遺漏。
如何分好自己的『場合』?先對自己問幾個問題,來幫助自己了解自己的工作生活的習(xí)慣:
1、平時,我多用什么工具來處理自己的工作?(提示:是紙筆、電腦、還是其他)
2、平時,我多用什么來聯(lián)絡(luò)別人?(提示:電話、電郵、即時通信軟件還是其他)
3、我是在家工作,還是要到辦公室工作?
以上幾個問題僅僅是一個示范,若有不足,請自己補足。
想設(shè)置好『場合』,就一定要從了解自己的習(xí)慣入手,要仔細的觀察自己的工作生活的方式。建議大家不要設(shè)置過多的場合,一般5到6個即可。
『場合』如果設(shè)置過多,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混亂。在我們『歸類』事務(wù)的時候,如果面對過多的『場合』,有時候會感到迷惑:究竟這個事情是在什么『場合』下做才合適?
如果陷入了這樣的思考,會花我們很多的時間去分辨『場合』而不是將注意力放在事務(wù)『歸類』上,這樣的時間花費,是毫無意義的。
當然,如果想馬上就上手『場合』概念,也可以參照『場合設(shè)置』:
1、自己動手做
2、當面溝通
3、打電話或傳簡訊
4、規(guī)劃與思考
5、電腦前的工作
6、閱讀及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