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讀出對方心思
和陌生人第一次見面時,要如何在一開始談話的幾分鐘內,了解這個人?
如何和對方拉近距離?
如何找到對方喜愛的話題?
如何讓對方愿意開口?
觀察力可以靠后天練習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練習你的觀察力,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回想游戲」(recall game)。你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練習。例如,當你走進一個房間之后,閉上眼睛,盡可能回想走進房間之前你看到了什么,愈詳細愈好。
時間久了,走到朋友家的前門,就已經把周圍環(huán)境看清楚了:門前街道上停了哪些廠牌的車、隔壁房屋外有位男性在除草、另一間房子的門前放著兩份報紙……。
另一種練習方式則是更進一步,當你觀察完周圍環(huán)境之后,還要再問自己,這些代表什么意義?例如,除草的人應該就住在那間房子里,因為門前的街道上沒有停放任何除草維護公司的車輛。
答案正確與否不是重點,真正重要的是你必須訓練自己,從觀察到的線索中做出合理的推論。
而當你真正和對方面對面接觸時,得隨時保持警覺,任何細節(jié)都不能放過。
例如當人在緊張或是有壓力時,常會不自覺做出某些動作:
1.觸摸或按摩頸部:我們的頸部有許多神經末梢,只要稍加按摩,就可以有效降下血壓與心跳速度,消除緊張。另外,按摩額頭或是摸耳垂,也都是一般人緊張時會出現的動作。而如果男生拉著領帶,或是女生玩弄頸上的項鏈,也代表同樣的意思。
2.深呼吸或是話變多:深呼吸是立即平緩情緒的最簡單方法,因此當你看到對方深呼吸,就知道他可能在壓抑自己的情緒?;蚴窃谶^程中對方不太愛說話,卻突然話多了起來,也代表他的情緒開始變得不穩(wěn)定。
3.用手放在大腿上:緊張時我們也會不自覺地雙手放在大腿上來回摩擦,試圖平緩自己的情緒,因此這個動作也是另一個重要的線索。
此外,有時候當你發(fā)現對方動作快速,決定很果斷,通常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沒信心。真正有自信的人會深思熟慮,而不是不假思索就做出決定,急著展現自己的信心。
當你觀察到以上的行為時,就可以依據情況決定自己是否要趁勝追擊,迫使對方答應你的要求,或是說些話讓對方放松,以利接下來的對談。
從肢體語言看出對方個性
然而,身體動作除了顯示對方當下的狀態(tài)之外,很多時候也是個性的展現。日本管理顧問武田哲男歸納出幾種常見的習慣動作,反映了特定的個性與行為方式:
1.喜歡眨眼:這種人心胸狹隘,不太能夠信任。如果和這種人進行交涉或有事請托時,最好直截了當地說明。
2.習慣盯著別人看:代表警戒心很強,不容易表露內心情感,所以面對他們,避免出現過度熱情或是開玩笑的言語。
3.喜歡提高音量說話:多半是自我主義者,對自己很有自信,如果你認為自己不適合奉承別人,最好和這種人劃清界線。
4.穿著不拘小節(jié):也代表個性隨和,而且面對人情壓力時容易屈服,所以有事情找他們商量時,最好是套交情,遠比通過公事上的關系要來得有效。
5.一坐下就翹腳:這種人充滿企圖心與自信,而且有行動力,下定決心后會立刻行動。
6.邊說話邊摸下巴:通常個性謹慎,警戒心也強。
7.將兩手環(huán)抱在胸前:做事也非常謹慎,行動力強,堅持己見。
多搜尋其他周邊線索
不過,外表只是線索之一,你還可以從其他不同的來源,搜尋關于對方的重要信息。
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技巧,有助于摸清對方的個性。
首先,你可以從筆跡下手:在適當的機會,請對方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你要的信息,像是請他寫下他的聯絡方式等。
如果字跡潦草而寫字速度很快的人,工作速度也很快,但是通常比較馬虎粗糙,因為他認為「大略做好后再修改細節(jié)就行了」。
寫字謹慎而慢的人,工作時會一步步邊確認邊進行、非常仔細,但是如果催促他加快速度,就不能發(fā)揮應有的水平。
此外,手機吊飾也是很好的線索。吊飾復雜的人,通常朋友很多,是屬于怕寂寞、喜歡熱鬧的類型。
沒有配戴手機吊飾,即使有也是式樣簡單的人,不大喜歡一群人在一起吵吵嚷嚷,也不大重視表面的交友關系,只與少數能真正交心的人長久交往。
以上只是簡單說明幾種重要的觀察方法,重要的是要靠經驗的積累,只要平時多與人互動、多觀察,你也能擁有驚人的閱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