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是講一個人心路的歷程,是部內(nèi)圣外王的修身絕好的教材。
在走向覺悟的過程中,拴心猿鎖意馬,所以第一要騎著一匹馬;
收的第一個徒弟一定是一個猴子,猴子主心,心猿嘛。所以法號悟空;
收的第二個徒弟主腎,腎不能悟空,法號悟能;
心為火,腎為水,水火要土調(diào)整,脾為土,什么土最干凈?沙土。第三個徒弟法號沙悟凈;
心、腎、脾,元精、元氣、元神,三元歸一,所以唐僧叫三藏;
肺為金,所以金箍棒兩邊箍上叫如意金箍棒;所以如意金箍棒的斤數(shù)<重一萬三千五百斤>正好和正常人呼吸的次數(shù)一樣;
肺的神明為魄,肝的神明為魂,所以木棉袈裟平時包起來,關(guān)鍵時刻才拿出來。
所以《西游記》是一個魂魄合一,三元歸一,五行俱全的在講一個人心靈成長內(nèi)圣外王的非常好的修身經(jīng)典。
孫悟空帶著佛帽那是是儒釋道合一的載體。
孫悟空拜的第一個老師菩提祖師,菩提是佛語覺悟的意思,這個人又是道長,佛道文化本身合一。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
取經(jīng)最后的地點叫靈山,靈山是什么靈?心靈的靈。
地點叫雷音寺,東方才為雷震。真經(jīng)本在東方何必西求?
真正靈山是什么?不就是心靈之山嗎?所以《西游記》是一部在講心靈成長,內(nèi)圣外王非常好的經(jīng)典?!兜赖陆?jīng)》81章,《西游記》81難,所以好好讀讀《道德經(jīng)》。行行消罪,字字滅災(zāi),章章解難,悟一字得一字之果,悟一句得一句之功。
孟子說: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人要有側(cè)隱之心,要有羞惡之心,要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誠實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