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智老師問:讀蓋老師的文章真的是一種享受,不僅說得有條有理,還常常引經(jīng)據(jù)典,說服力很強,試問蓋老師的記憶力是如何練就的呢?謝謝蓋老師!
蓋烈夫答:韋智老師您好:烈夫十分感謝您對我的關(guān)注和鼓勵,作為網(wǎng)友,我們的網(wǎng)上互動是愉快而又收益的。您問的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因為就連我自己也常常恨自己記憶力不佳。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進一步充實自己的知識儲量,我象鼴鼠飲海一樣恨不得一口把所學的知識都印在腦子里,可是,常常事與愿違。
那么,如何才能練就出一個較好的記憶力呢?我的體會是:
第一、溫故,學而時習。強迫自己一有時間就把年輕時的知識儲備翻騰出來,先從道理上吃準、記牢。然后,對早已熟記但現(xiàn)在忘掉一些的東西,進行記憶修補。經(jīng)過修補之后,就下定決心把它背下來。背下來之后再一點點適時而用。
第二、強記,求未知也。對于新涉獵的知識,尤其是古典精粹之類的東西,我的學習邏輯是:熟讀——理解——應用——強記——淡忘——再用——再強記,這樣就會達到“忘的沒有記的多”的效果,即使記憶力再不好,記住的也比忘掉的多。
第三、多寫,大膽引用。我的做法是“三堅持”:每天都堅持寫博客,每天都堅持修改完善培訓課件,每天都堅持開發(fā)新的培訓課件。這樣做,對于懶惰這個敵人來說是最有力的武器。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你會突然發(fā)現(xiàn):你原本不打算背記的東西也能背記下來。
第四、積累,天天向上。陶淵明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這是我一生中感悟最深的。我的做法是:生命消耗一天,知識就要增加一點;死亡臨近一步,水平就要提高一節(jié)。想想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會增長多少有用的知識?!
第五、多講,口腦互動。即使記憶力再好的人,如果他不善于口頭和書面的表達,知識量也會逐漸減少。但是,記憶力不好的人,如果他很善于表達,知識量也會慢慢增多。每逢有說話的機會,我不會輕易放過;每逢有培訓邀請,我都樂此不疲;每逢有點時間,我都總是習慣地坐在電腦前寫點東西;每逢看電視聽到精彩的道白,我都要跟隨著說上幾遍。老子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樓臺起于累土?!辈患辈辉?、日積月累,用自己的嘴巴和自己的腦袋搞互動,便可滴水成河。
以上知識自己的點滴體會,不成體統(tǒng),算作與您的聊天,很愉快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