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一對一、求生存是三種與生俱來的本能。我們觀察人的時候?qū)r間、經(jīng)歷就放在其中一個部分,其他部分是同時擁有的,可能占有的百分比不是很多,所以我們就說每個人有一個主導(dǎo)副型。同樣一個3號朋友就是因為副型不一樣,就會覺得彼此之間不同,因為過著不同的人生。
求生存: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要吃的飽,穿得暖。這些是屬于人的本能的。小寶寶一出生餓了就會哭,它會做一些事情令自己存活下來。所以屬于這個副型的朋友就會有特定的某些行為。比如:第一天來到這個課時會四周看一下,再找一個比較好的位置。然后環(huán)顧一下哪里有東西吃、有水喝等。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手上一定會有一筆存款。但當(dāng)存款低于某個數(shù)字時,心理就會不踏實,就立馬要省錢,把錢存到這個數(shù)才會放心去花錢。再比如,家里可能有20瓶花生油,其實半年內(nèi)也沒辦法用完,但如果超市有折扣,就會再買些回家。如果鬧饑荒的話,沒有食物買,幾個月都能活下來。他們很喜歡去積累物質(zhì)。
社交:小朋友2、3歲的時候愛跟小朋友玩,這很正常。但有些朋友就會在這個層面花很多的時間、精力。比如明天開課,他就要先打點自己明天要穿什么,如何才能大方得體。他們老早就到會場,看看這個機構(gòu)的最高負責(zé)人是誰,然后立馬過去打招呼,遞上名片。他生怕你不知道他是誰。然后打量一下這里有哪些同學(xué),誰誰誰是來自哪里的。熱衷于遞名片和聊天。對他們而言課堂上學(xué)什么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認識多少人。我們給他們起的綽號是“夜未央”,就是不愛回家。有些社交的朋友一個禮拜7天,6天都不回家的,就是跟朋友喝酒、聊天。
一對一/兩性關(guān)系:頭一天走入課時,你的注意力并不是放在找最重要的人身上,而是會看看這里的朋友。比如這里的女士呢,我的注意力就放在很有魅力的男士身上。我不是18、20這種年紀(jì),我也不是要在課堂里找男朋友。我很愛我老公,關(guān)系很好,從來沒想過要搞婚外情,但這是一種慣性。如果有很有魅力的男士,就會坐在他旁邊,跟他分享,希望我們成為很好的分享伙伴,其實沒有其他想法。如果沒有找到這樣的男士,就找一個很吸引我的女士,跟他交談、分享。如果找不到,就很失望,就自己在一個角落里看書,其實心里是很不舒服的。有一年我在美國找不到這樣一個人,就一個人在角落看書,這個課再好我都覺得不好的,因為我在身邊找不到一個這樣的人。所以我的注意力就在一對一的關(guān)系里,我很希望兩個人很深入地交流,心連心地在一起。我們再去談戀愛呢,這個不重要,我很希望彼此有很真摯的關(guān)系。所以我做心理輔導(dǎo)是正確的,我一對一輔導(dǎo)的時候能量是最高的。你會發(fā)現(xiàn)我整個人的能量是很不一樣的。我教大課也是可以的,但并不是我能量最高的地方。如果你跟我一塊去吃飯,你會發(fā)現(xiàn)我沒有什么話可說,因為沒有深度的事情我就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