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fā)海,李發(fā)海講師,李發(fā)海聯(lián)系方式,李發(fā)海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李發(fā)海:村中乾坤——以文房四寶布局的蒼坡村
2016-01-20 48204

村中乾坤——以文房四寶布局的蒼坡村

 

 

    筆、墨、紙、硯這“文房四寶”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四件必備工具,可是,你能想象一個村落布置成文房四寶的樣子嗎?浙江永嘉縣的蒼坡村就是這樣布局的,據(jù)說這樣的風水布局可以興文運。

 

 村中乾坤鈥斺斠暈姆克謀Σ季值牟云麓

    蒼坡村為李氏宗族的聚居地。五代后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身為唐朝王室后裔的李氏始祖為避戰(zhàn)亂,由福建長溪遷居于浙江永嘉的靈山附近。由于李氏家族是文化根基深厚的名門望族,因此,在建村之初,就把“興文運”的思想理念貫穿于村落規(guī)劃之中,讓村人充滿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期待。

 

    蒼坡村“文房四寶”布局的正式形成是在南宋時期。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九世祖李嵩邀請國師李時日商討建村規(guī)劃。李國師先是對照陰陽五行生克原理,對村落環(huán)境和地形大勢作了基本分析:蒼坡東面有不少林木,東方屬木,木無水的話易被火沖,且長勢不盛;南方屬火,火無水約束的話易蔓延致災;西面的筆架山有如火焰,西方屬金,金適于火煉;北方屬水,而蒼坡北面并無大江深潭匹配。

 

    李國師認為蒼坡村的火氣太重,四面均有火災之虞,要通過水來克火。于是,在他的建議下,蒼坡村人在村落的四周開渠引來溪水,溪水環(huán)繞著蒼坡村,流入東南角。寨墻被加高加厚,溪水被蓄攔成兩個大的水池,東西各一個,就是現(xiàn)在的東池和西池。同時,結(jié)合興文運的理念,他們把東池、西池比擬作硯池,兩池之間由長28米、寬16米的水面連接,在硯池邊沿用條石砌筑成硯槽。他們在西硯池的北面臨池處放置了幾根4.5米長的大石條,象征墨錠,其中有一條“墨”的端頭已被砍斜,表示已研磨過,即村內(nèi)讀書傳統(tǒng)早已形成。未研磨的石條“墨”擺放于硯池邊,這是寄希望于后人發(fā)奮讀書。

 

    西池的北面,村里人用青磚、鵝卵石和條石鋪砌了一條自東向西延伸的筆直的主街,長約330米,取名為“筆街”。筆街的西頭,正對著一座山,它三峰并立,頗似擱筆的筆架,村民們稱之為“筆架山”。而整個村子地勢平坦,方方正正恰似一張紙。至此,整個村子“筆、墨、紙、硯”的“文房四寶”格局正式形成。

 

    蒼坡村以“文房四寶”格局激勵著村人發(fā)奮讀書、努力向上。村口溪門上過去曾有一副對聯(lián)曰:“四壁青山藏虎豹,雙池碧水儲蛟龍”,以寓示蒼坡村乃“藏龍臥虎”之地。
 
    在蒼坡村這個積淀著濃厚文化底蘊的村落中,你處處都可以找到儒家文化的印記。在東池南岸的寨墻上立有一座望兄亭,是南宋時修建的。關于望兄亭,有一個溫馨的故事。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七世祖李秋山遷往一公里開外的方巷村,弟弟李嘉木每天一早就站在寨墻上向東遠眺,等待兄長回來相聚。天長日久,弟弟在寨墻上修了望兄亭,兄長在小溪邊造了送弟閣。兩座亭閣一模一樣,遙遙相對。望兄亭上書有對聯(lián)“禮重人倫明古訓,亭傳佳話繼家風”,講的就是這段故事。與望兄亭隔池相望的是水月堂,它是李氏家族當中的一個弟弟為了紀念戰(zhàn)死沙場的哥哥而修建的。無論水月堂的故事還是望兄亭的故事,均表明了蒼坡村的村民對儒家人倫禮教的重視。在宗族社會中,家族內(nèi)部的團結(jié)和睦是興旺家族的根本,這大概也是蒼坡村歷經(jīng)千年繁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吧。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