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哲學家厄爾•南丁格爾對成功的定義是經(jīng)得住推敲的:成功就是逐步實現(xiàn)有價值的理想。這一定義涉及到三方面:一個主體——人,一個行動——實現(xiàn),一個對象——理想?! ∈遣皇敲恳粋€人都有理想?是不是每一個理想都一定能實現(xiàn)?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行動?什么樣的行動才能實現(xiàn)?成功這一社會現(xiàn)象是否有自然現(xiàn)象的性質?它是否遵從自然界本身的某種規(guī)律?上面所有的問題都集中到一個問題上:是成功的人帶來成功的事業(yè)還是成功的事業(yè)造就一個成功的人?先有雞耶?先有蛋耶?毫無疑問,一只雞必由一只蛋來,但蛋可能最終沒孵出雞。毫無疑問,只有成功的人才孕育出成功的事業(yè),但成功的人可能最終沒有實現(xiàn)成功的事業(yè)。 何謂成功的人?按照成功規(guī)律辦事的人。勝利是指贏得了戰(zhàn)爭,而不是贏得每一場戰(zhàn)斗。同樣,成功是指最終實現(xiàn)了目標,但并不意味著從不失敗。只要你按照成功規(guī)律辦事,你就是成功的人。失敗者應是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自殺者、墮落者、問題少年、娼妓之謂,除此之外,不應有別的失敗者,即使是他們也并非就是終生的失敗者。那么什么是成功的規(guī)律?成功學淵源 “成功”在人類語言中算是古老的詞匯了,有了成功這個詞,其實也就有了如何成功的學問。追蹤中國成功學的源頭,可以到孔子《中庸》里的一段話,“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虬捕兄?,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這是我從文獻中所能找到的“成功”最早的一詞,從“三知三行”到成功的完整論述,這是發(fā)軔?! 】v觀我國古代哲學,不外乎以儒家經(jīng)典為主導的統(tǒng)治哲學,和以道教經(jīng)典為引導的民間哲學。而道教思想更合乎現(xiàn)代的成功哲學思想,儒家的出人頭地以忠君為搏取手段,道家的無為而無不為更是自然界的最高境界,連西方哲學家都研究它,推崇它,但以消極手段達到這一境界是它最大的局限,是不合認知規(guī)律的。兩千年來由于人們普遍相信只有君王一人是真龍?zhí)熳?,所以在我國不可能發(fā)展人人都能成功的成功哲學?!霸娧灾尽保甑脑姼枋芬矝]有明確的成功思想。盡管也有人喊“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慕宗愨之破長風” “三立”“三其”“三境界”“知行合一”,但總的來說,是以人生哲學以蓋萬有,如《朱子家訓》《容齋隨筆》《菜根談》《增廣賢文》《曾國藩家書》等,輔以不自覺的佛教的報應與輪回,成了我們的行為指導。人生哲學包含成功哲學,但不能說人生哲學就是成功哲學。如果硬要說有的話,那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是壓倒一切的圭臬,讀書就是成功,上面提到的零星的思想火花也都圍繞它而來。 馮夢龍是中國歷史上系統(tǒng)研究成功學導師,他編纂了《智囊》一書分十部(上智、明智、察智、膽智、術智、捷智、語智、兵智、閨智、雜智)28類,收集古人智術、計謀故事兩千則,涵蓋范圍極廣,涉及明代以往的很多史籍、文集、以及稗史、筆記、傳說、演義等內容,上自經(jīng)國大略,下自市井小計,旁及婦幼之智,無不在爬梳搜羅之列,而且每則故事之后馮夢龍都有按語。他把他的研究稱作智術,實在是高度的自知之明。術者,技也,還不是成功的理論體系?! ×簡⒊侵袊鴤鹘y(tǒng)文化與西方文化相碰撞所產(chǎn)生的最偉大的思想家,可以說也是傳播西方成功理念的導師,他以大量的著述來抨擊獨善其身的自私傳統(tǒng),宣揚公平與競爭、公德與自由、冒險與理想,并宣稱英雄出少年,他的《少年中國說》《少年進步歌》是勵志名篇中的經(jīng)典,可以說他不僅啟迪了一大批精英,而是開啟了中國的新世界。 李宗吾的《厚黑學》一問世,標志著中國有了自己的明確意義上的成功學,在這部著作里,只有一套貫通首尾的理論。該書一出,轟動一時,被視為奇書。但這本書仍然沒有脫出傳統(tǒng)文化的窠臼。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是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成功學的內容就是帝王術,功名利祿官本位都以治人為目的,“中庸”和“厚黑”是兩大相對立的成功之術,人們的智慧都消耗在“人斗”之中,卡耐基的人際關系成功學,與中國的帝王術相比,簡直相差幾個檔次,是小技而已。西方文化的核心是研究物與物之間的關系,中國沒有發(fā)展出與“自然斗”的成功術也就不足為怪,在傳統(tǒng)文化博大輝煌的殿堂里,四大發(fā)明只不過是技術上的發(fā)明,對人類的知識體系無多貢獻?! ±^戴爾•卡耐基的作品之后,美國成功學橫掃中國。我研究他們的著作,許多仍是膚淺的。市面上成功學的書可以說超過1000種,其中900多種都是從模糊到模糊,并沒有把復雜問題簡單化,都是雷同的,摻雜一些時髦詞語和漂亮口號而已。只有少數(shù)的20來種可視作金玉之作。這些著作雖各具特色,都是勵志為主,可以說是成功勵志學,是方法論,還不能稱作完整的成功哲學,即使被稱作成功學大成者的拿破侖•希爾的十七原則與哲學的本質規(guī)律性還有相當大的差別?! W里森•馬登1848年出生于農(nóng)民之家,自幼貧困,邊學習邊工作,并獲得哈佛醫(yī)學博士學位。但馬登一生影響最大的是結識了塞繆爾•斯邁爾斯,這位英格蘭勵志作家成為馬登的引路人,他的《自助》被視為西方的成功學發(fā)軔之作。馬登立志要成為美國的斯邁爾斯,他真的做到了,他被奉為美國成功學運動的先驅。 英國的成功學始祖塞繆爾•斯邁爾斯是一位醫(yī)生,美國的成功學始祖奧里森•馬登也是一位醫(yī)生。繼他們之后,成功學領域出現(xiàn)一大批星級人物,或商人出身,或牧師出身,或學者出身,阿爾伯特•哈博特、羅曼•文森特•皮爾、奧格•曼狄諾、戴爾•卡耐基、拿破侖•希爾、史蒂芬•科維、丹尼斯•魏特里、博恩•崔西、安東尼•羅賓、羅伯特•格林、羅伯特•清崎、彼得•德魯克,及以王通訊、曾仕強、馮兩努、陳安之、林偉賢、余世維為代表的華人成功學家等等,而醫(yī)生出身的馬斯洛、羅杰斯、A•埃利斯、布魯姆、斯賓塞•約翰遜、馬克斯維爾•莫爾茲等他們從心理學出發(fā),而不再是主觀的了解、感覺、詮釋,他們想最大程度地客觀地研究人與人為什么有如此大的區(qū)別,杰出人物是如何造就的,他們的貢獻更大?! 『翢o疑問心理學誕生之后才有了真正意義的成功學。所謂成功就是一個人的成長,不從成長的過程不從行為的邏輯來思考,任何成功學都只是技巧。心理學的最終目的是進行心理治療、發(fā)掘潛力、完美人性,與成功學的目的完全一致。成功的現(xiàn)象并不復雜,而是成功的載體—人—太復雜。思維的規(guī)律、情感的規(guī)律、行為的規(guī)律正是科學家們日益探討的,他們設計了一系列量表來幫助我們認識自己。每個心理指標都可以科學測試,它和各種外部變量密切相關,并繼續(xù)積累著相關的意義。所以測試的結果不是蓋棺論定,而是一個動態(tài)里的剖面,如果你積極利用它,你會達到上述三目的,否則它是你人生的宣判。成功是人類最璀璨的行為,是人類精神的寶貴財富,從古至今,朗朗群星們帶給人們多少力量,如果說世上真有神的話,那就是他們,他們把神的力量傳遞給后人,讓許多人成為神。人們對神的欽敬形成了學說,如先知論、命運論、阻蔭論、德行論、智力論、遺傳論、環(huán)境論、機遇論、人際論、潛能論、人本論、情商論等等。那么到底是什么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呢?成功是系統(tǒng)工程 對于一般的生命,我們用基因決定論和環(huán)境決定論就回答了上面的問題。對于萬物之靈的人類自己,我們還得再另上一條:自我決定論。這樣,基因、環(huán)境、自我意識構成了成功的大系統(tǒng)。 除非先天性智障,否則沒有必要討論基因決定論,因為一個人無法選擇他的上一代。科學是生產(chǎn)力,管理也是生產(chǎn)力,國家的管理(政治)是最大的生產(chǎn)力,這就是大環(huán)境。隨著技術與物質條件的全面改善,信息的共享,生活于不同地區(qū)的人其基本物質條件已經(jīng)極少區(qū)別,獲取知識信息的條件差異也越來越少,這就意味著成功的概率將越來越趨同,與學院派相對,缺乏資金與系統(tǒng)支持的民間成功人士將越來越多,成功的可能性主要取決于自身努力和國家的人才制度,如自由學者何新所說,如果我們的社會哪一天有了如下成功環(huán)境,①平等的競爭機會,②鼓勵每個人的主動奮斗,③根據(jù)個人成就而不是出身身份來評價人,那必將是生產(chǎn)力的飛升。 我所說的自我決定論,就是你可以決定自己的認知,可以決定自己的情感,可以決定自己的行為,你可以決定自己吸收什么樣的信息,從而決定把自己變成什么樣的人。這樣在自我決定里面又分三個子系統(tǒng):認知系統(tǒng)、情感系統(tǒng)、行為系統(tǒng)。這是成功缺一不可的三要素,成功起于認知,立于情感,成于行動。全書正是通過三要素來建立成功學系統(tǒng),讓每個人清晰地檢驗自己是哪方面出了問題?! 〕晒娜伺c自然的斗爭來說就是改造自然,從社會來說是你的貢獻得到普遍認同,從人生來說是追求意義,從人格上說是追求自我實現(xiàn),從心理來說就是追求體驗。成功之難,難在系統(tǒng)。系統(tǒng)工程就是系統(tǒng)工程,決不是某一個單元做好了,就成功了。一個人要成功,既要對抗世俗,又要對抗自身,可以說是在搏斗中成功。如果不能在發(fā)展自己的全部組織性上努力,如果不能使自己的認知達到創(chuàng)造的傾向性,如果不能使自己的情感達到博愛的境界,如果不能使自己的行動達到首尾一貫的效率,那么你對成功的任何一種目標都不可能實現(xiàn)。反過來,如詹姆斯•雷所說,成功就像開密碼鎖,密碼包括許多數(shù)字和方向,只要這些都對上了,每一個人每一次都可以成功開啟。只有我們真正對別人感興趣,我們才能成功 阿德勒的這句話如何理解?別人并不是身邊的某個人,它是泛化,就是“人”本身,對人感興趣就是研究人,研究人性,就是在問“人是什么”,這正是人格的核心。一個科學家在實驗室呆一輩子,尼采甚至住進了山洞里,似乎對人全無興趣,其實非也。他們孜孜以求的奮斗正是想使人變得更好,使人類更強大,他們要改變人,他們是對人的最高度的關注。 人活在世上總會有許多追求,金錢、名望、權利、愛情、信念等等,這是一種崇高的說法,降低一個層面,人生在世就是各種各樣的欲望,就是需要。自然界的物質運動將陽光、水、空氣、養(yǎng)料、礦物質、碳、磷、鉀等微量元素造出一粒種子,化出一個小樹,長成一棵大樹。一棵樹有一棵樹的需要。它吸收各種營養(yǎng)物質后,成材了,這棵樹會有更多的超過一千種的用途,它的生命過程,一句話就是將自然界組織得更加美好。還是那些原材料,自然界的物質運動將它們變成人,造成了我們自己。我們的成長也需要吸收各種各樣的物質,陽光、水、空氣、食物、愛、知識。我們成材以后貢獻于社會,我們的生命過程也同樣是將世界本身組織得更加美好,共同創(chuàng)造自然界的神奇?! ≡谶@一創(chuàng)造過程中,我們都希望扮演重要角色,有的人貢獻的力量大,有的人貢獻的力量小,有的人甚至是負擔。誰的貢獻大,我們就尊重誰,并且把貢獻冠上他的名字,讓他不朽。貢獻的實質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別人能夠分享且被別人認定為有效的東西。即便是天才,也只有當別人能從他的生活中得到收獲、能滿足某種需要時,他才是天才。不能給別人帶來意義,你的一切努力都將走上歧途。 所以,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財富都始于一個心理,那就是:為別人服務、為集體服務、為國家服務、為人類服務。沒有服務的目標而憑空發(fā)展自我人格,那也只是裝腔作勢,繼而走火入魔,最終人格萎縮。是故,成功非成一已之私功,而是成天下之功,而且往根本上說,天下只有一已之私利,并無一已之私功。成功是科學 美國230年的發(fā)展歷史是人類的一件大事,他那浩浩蕩蕩的群星更是現(xiàn)代文明的奇觀,他們是人類知識創(chuàng)造和財富創(chuàng)造的主要承擔者。“上帝偏愛美國,美國崇拜英雄”,這是美國精神的寫照,也是成功理念深入人心的表現(xiàn)。他們崇尚成功,他們研究成功。相比之下,我們差得太遠了。當我們失敗時,我們相互指責,推卸責任,甚至成立一個高層委員會和一個特別調查組來調查失敗的原因。但當我們成功時,相互拍拍肩膀然后就去慶祝,我們浪費了大量時間去感嘆我們的失敗,而對于我們的成功卻很少花時間去研究。如果一家礦場發(fā)生礦難 ,或是一家工廠失火了,層層調查的批示立即下來,可是另一家大礦或企業(yè)十年沒出一次事故,卻沒有一個人去調查或研究他們是怎么做的。同樣我們身邊的某個人取得了成績獲得了榮譽,也很少有人去調研他是如何做的,甚至有點嗤之以鼻,他們只相信媒體上大紅大紫的英雄,而絕不去想這些英雄原本可能是自己?! ?“21世紀是大腦的世紀”,“21世紀是創(chuàng)新的世紀”,也必然“21世紀是成功的世紀”,人們對成功的研究和期待必然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晒φ軐W正是研究成功現(xiàn)象的一般規(guī)律和實現(xiàn)成功的一般方法的科學。科學是反映自然界、社會、思維等領域的一般性認識體系和知識體系,是“通過細致的觀察、通過對決定變化和條件的法則進行演繹,以及通過實驗檢驗這些推論而獲得的知識?!薄 ∥艺亲隽诉@三方面的工作,我閱讀了所有能到手的資料,從1998年開始,系統(tǒng)地研究了包括古代文獻、科學史、心理學、哲學、倫理學、教育學,近代物理的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以及數(shù)以百計的政治、科學、藝術、商業(yè)上的成功人士傳記,七年里所作的札記差不多70萬字。我對許多成功人士和他們的行為進行了觀察,用書中的原理法則對他們進行了演繹,而且采訪了現(xiàn)實中的從院士、商界精英到普通市民的眾多人士,傾聽他們的故事和理念以對他們進行檢驗。雖然個中辛苦多多,但我仍覺有太多的浪費和旁騖。當我捧出這本書時,我相信信息是人類的智慧,那些為人類提供信息的人也就是成功者,沒有一個個的他,就沒有我的這本成功哲學?! ≌軐W史家張岱年早在70年前就以大師的遠見對哲學界作了提醒:“今后哲學的一個新路,當是將唯物、理想、解析綜合于一。”也就是說哲學應當為所有普通人的理想服務,為成功服務,而不是讓人怵而遠之地為論文服務,為概念服務。不得不承認美國人早早地就走上了這條新路。有幸,我也選擇了這條路。我的這本書和所有的成功研究一樣只說明一個問題:成功是一門科學。我們生活在一個有序的由明確而獨特的普遍規(guī)律進行調節(jié)的世界中,不管我們相不相信,不管我們看不看得見,當我們獲得成功時都是因為我們的生活符合這些法則,當我們沒有獲得成功時,都是因為我們的生活沒有符合這些法則?! 〉强茖W除了本身之外還有第二層意義—科學精神—知道科學是一回事,能不能堅守科學則是另一回事。什么是科學精神呢? 科學精神就是敢于懷疑一切既定權威的求是態(tài)度,對理性的真誠信仰和對知識的渴求,對可操作性程序的執(zhí)著追求,對真理的熱愛和對一切虛假行為的排斥與憎惡,對公正、普遍、創(chuàng)新等準則的嚴格遵循。一切成功都必須在科學精神下獲得,這比方法更重要。學習成功哲學的必要性 如何看待成功學著作?市面上的成功學多是成功激勵學,激勵的公式無非是:A心理-→激勵-→使A強化。如果心中沒有A,或A的支持條件嚴重不足,激勵的結果是什么呢?日本作家田中孝顯的一個朋友從高中開始就迷上成功勵志類書,只要是成功或潛能開發(fā)的書,他從不漏過,全部買來,為什么他沒有成功倒是田中孝顯跟后面沾光成了知名作家呢?當年傳銷龍卷風的瘋狂激勵中為什么有人精神失常甚至家破人亡呢? 每個看過成功學著作的人都一樣有心潮洶涌、關節(jié)格格作響、目光閃亮如鉆的感受。這些書確實是精神上的興奮劑,“只要行動便會成功”,這一句話是千真萬確的。但是否真的是興奮劑帶來行動呢?醫(yī)學上用呼吸興奮劑治療呼吸衰竭的人,但是,是呼吸興奮劑讓病人呼吸還是大腦呼吸中樞及所支配的呼吸肌讓病人呼吸呢?興奮劑的有效作用時間是多久呢?這個道理你明白了,你也就明白為什么人們懷著一種充實滿足打開書,看完后又懷著同樣一種心情合上書——就此結束,不行動仍然是不行動,正如池塘里的水不論被石頭激起多大的漣漪,它都不會流動。 要想讓自己流動起來,就必須知道人的行為到底受什么支配?在這些支配力量中誰是最有力的?本書將告訴你除了本能就是廣袤無形的文化,而哲學是一切文化的根基!你想建設多高的大樓,你就必須打多深的地基,而只有哲學才能把你帶到深處。不必每個人都去做哲學研究,但每一個成功者都是哲學實踐者。知道了勵志、自助、企業(yè)管理書籍上的一兩個方法是沒有多大用處的,任何一點點閃亮的決策和行動都依托于看不見的巨大冰山,要想真正露頭的話,那就趕緊打造你的冰山——依照本書闡明的認知、情感和行為的成長規(guī)律,讓自己全面豐滿起來?! ∪藗兪聵I(yè)上失敗的方式是有限的,從一個行業(yè)到另一個行業(yè),從低職到高職,從文盲到博士,都是由于相同的機制導致失敗。有人說成功學的書看了不一定就成功,不看也不一定不成功。是的,沒有牛頓,蘋果往地下掉,有了牛頓,蘋果還是往地下掉,但是沒有牛頓我們在蒙昧中,有了牛頓人類就進入現(xiàn)代文明。沒有成功哲學,你在黑暗中摸索,有了,你在清晰中前進,大大增加預測性和控制性,要知道許多人不成功,就是因為一輩子都在盲目中?! 〕晒φ軐W必須是大眾的成功學。鬼才型成功讓人驚詫,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獲取心得,驚羨而不可模仿。我們要做的事只有一條:從平庸的泥潭中拔足而起,一步步甩掉身上的腐濁的污泥,讓成功的光芒閃耀在我們普通人身上。這正是我要做的事:建立一個簡單清晰的成功哲學體系,給成功一個系統(tǒng)而理性的思考,把哲學和心理學從學者手里傳遞到每一個普通人手里;把市面上一切關于成功學的書籍都納入這一體系中,讓個人或組織明白所面臨的問題是屬于哪一方面的問題;建構一個整體的成功人生的平臺為主旨,不在枝葉上作文章;盡量利用中國的人物案例,將中國的成功人士推向世界?! χ袊?50年來的反思,一個民族孕育少數(shù)精英容易,要想涌現(xiàn)一大批星級人物,則我們仍然寄望于兩個方面:一是國家管理者們的改革力度,一是先進思想的全民化教育。要成功就得解放自己的思想,而個人解放是與社會解放息息相關的。中國社會自古以來就是家族制式,而不是宣揚個人權利的公民制式社會,什么事都是一家一個代表,家庭成員服從家長,家長才算得一個公民,或者是單位領導代表一個單位的思想,單位領導是一個公民。這種缺乏民主的家族制式是儒教規(guī)范的產(chǎn)物,美國著名漢學家費正清曾指出“如果把儒家的人生觀放到它的社會和政治背景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它重老而不重幼、重古而不重今、重權威而不重革新……它是一切保守思想體系中最成功的一個。”這對渴望成功的我們是一個重要警示:不宣揚個人權利,當然也就不注重個人成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儒教與家族制讓人獲得光宗耀祖的動力,但在更大程度上卻剝奪了個人表達權和免除了社會責任。當一個人從家庭走上社會時,普遍認為單位的好壞是領導一個人的事,而領導則對下屬的指手劃腳不能容忍或鄙視,嶄露頭角者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無數(shù)英才掙扎消耗于各種困軛中。個人潛力不發(fā)揮,社會進步又何在? 我所說的先進思想的全民化教育,就是對國民實行成功學教育,這是艱巨而偉大的。在我采訪的院士級人物中,有人很容易理解為我在宣揚個人英雄主義教育,并進而十分擔憂。這種擔憂恰恰是我寫此書的初衷:我要大量傳播成功哲學的思想,讓每個人都成為精英,否則就像魯迅筆下的精英夏瑜,奉獻給華老栓之輩的只是砍頭時留下的鮮血而已;否則就如房龍所說,那些試圖爬上遮住了太陽的峭壁的人只是在懸崖上留下了白骨而已。社會是由個體構成的,穆勒指出:只有培養(yǎng)了千百萬個有個性的公民,才能形成具有偉大活力的民族。1966年美國心理學家麥克利蘭通過對三十多個國家兒童讀物和國家進步的研究得出不容忽視的結論:一個社會高成就動機的氛圍對個體的成就動機具有深刻影響。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國家進步,希望出現(xiàn)更多成功人士,我們就必須研究成功學,推行成功學! 如果我們的思想不走在前面,我們的一切行動就必然走在后面,趕超世界仍是空話一句?! 《皇兰o,我們面臨的問題更多,污染、癌癥、SARS、艾滋病、延長壽命、極大提高生產(chǎn)力、從家務中解放、普通人登太空、貧困問題、交通問題、能源問題、基因問題、思維問題,等等,無不向我們提出挑戰(zhàn),而在我們國家首要的就是教育問題,就是人的發(fā)展的問題,我們不能再盲目下去?! o需懷疑,未來的競爭中,成功決不僅僅屬于美國,而是屬于每一個按照成功的規(guī)律勇敢探索的人。成功學也不僅僅屬于美國,我的書是通往心靈世界和成功殿堂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