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害怕做決定,因為每個決定對他們而言,都是未知的冒險,而且最使他們困惑的是,不知道這個決定是否重要。因為不知道這點,他們毫無頭緒地浪費力氣,擔憂無數(shù)的問題,最后什么都沒處理好。
做決定似乎就像在你不知道你真的想要何物時,隨機扔硬幣一樣。目前的焦慮感會逼迫、強制你就目前所以為的事實行動。
當重大決定出現(xiàn)在千萬富翁的面前要他定奪時,千萬富翁們往往懂得試圖逃避就永遠無法解決問題。
千萬富翁們懂得很少抉擇會讓人完全舒服,想想你一生中所做的重大決定,它們都有退縮的時候。買房子會用掉可能投資在生意上的錢;投資在生意上的錢又可能使一場假期或某個嗜好泡湯。這樣為了后來比較大的收獲的決定,延后了此刻的享樂。買房子可能是個投資的好辦法,而生意可能讓你能擁有更多的假期。有時候放棄現(xiàn)在的享樂和做某些犧牲是享受長期快樂的唯一法門。有時候做一些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比起另一個選擇差的決定,是你能進行達成目標的下一個步驟僅有的方法。
美國香煙連鎖店大王約翰杜克沒有受過正式的學校教育,也不會寫字,卻有一套敏銳而理性的思考方式,使他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不浪費時間爭辨瑣碎或不重要的事情。他根據(jù)事實,迅速地作出決策。
有一天他遇到一位老朋友,那位朋友聽說杜克準備開2000家香煙連鎖店,感到非常驚訝?!拔业暮匣锶撕臀摇?,那個朋友說:“只要開兩家店就忙不過來了,你還想開2000家!那是一個錯誤,杜克?!?/p>
“錯誤!”杜克說:“我的一生都在犯錯。但是,如果我犯了錯,絕對不會停下來討論,我會繼續(xù)下去,犯更多的錯?!?/p>
杜克繼續(xù)他的計劃,開了零售香煙連鎖店,后來每個星期的營業(yè)額高達數(shù)百萬美元。他成功的秘訣是:當機立斷,迅速做出決策——有些決策做對了。
經(jīng)濟學家艾伯特哈伯對于管理者所下的定義是:一個經(jīng)常要做決策的人,而且這些決策大部分是對的。
千萬富翁們一旦已經(jīng)做了決定,就趕快采取行動。致富就如同“騎著一輛自行車,不是維持前進,就是翻覆在地”,所以行動第一,任何事都不要拖延,工作時絕不對不能把“踩車”的腳松下來、停下來。千萬富翁們可以在工作上訓練自己養(yǎng)成嚴格的執(zhí)行的習慣和限時觀念,以防止自己松懈。
積極思考的力量和扎實的行業(yè)知識是在任何領(lǐng)域致富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光有想法和知識是不能形成力量的,只有經(jīng)過積極的行動,將知識應(yīng)用于實際,才會有所成效。研究那些千萬富翁們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對行動情有獨鐘。
“失敗并非僅會威脅自己的生活,而是嚴格鍛煉自己的教訓?!比裟芤赃@種態(tài)度看待失敗,就可以把它視為進入高風險計劃的準備。但很多人面臨選擇,總是害怕危險性太高。這大概與我們身邊報章雜志上的廣告詞有關(guān),它們經(jīng)常標榜:“無風險,否則退還保證金?!边@種以“戰(zhàn)爭的風險”等危機形態(tài),來威脅大眾,就像告訴你在高速公路上不系安全帶,就有“生命的危險”。再加上目前新興企業(yè)的倒閉率非常高,自立就成為人們心目中風險很大的作法。
冒險有時是必要的,除非老鼠走進廚房,否則它永遠吃不到牛肉。當然,沒有必要的危險就不必去招惹,即使如老鷹也知道,不可攻擊比自己強大的敵人,或在饑餓的敵人面前慢條斯理地進食。
同樣地,成功的千萬富翁也不會冒沒有把握的風險,他們會在可控制的范圍內(nèi),以時間、技巧及自己,為未來的夢想下賭注。嚴格說來,這是經(jīng)“精心計算”的冒險。因此,對成功的企業(yè)家而言,風險不僅是得到報酬的機會,也是使自己學習、成長的機會。
無謀的企圖的確會威脅經(jīng)濟生活,但經(jīng)計算的風險,卻能為自己帶來改變與改善的機會。即使有風險,也絕對具有嘗試的價值。
嘗試實行自己的構(gòu)想,就必須擔負風險;而如果想達成自己的期望,就必須先了解該如何做,這是非常合理的方法。
如果沒有風險,就等于沒有拼命工作的理由,因此冒險,所以收獲也很多。但我們見多了那些選擇退縮的人,他們讓別人去創(chuàng)造利潤,開創(chuàng)事業(yè),提供就業(yè)機會。似乎在他們看來,自己按點工作,讓別人去承擔責任能讓自己更輕松一些。而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回到家里,盡可能地隨遇而安。
在千萬富翁的眼中這是在逃避一個人應(yīng)該對世界所負的責任,逃避上天所賦予自己的天賦。他們完全可以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該怎樣去把握自己的生活?我是否可以勝任一項更好的工作?我是否有可能自己創(chuàng)業(yè),開始做點事情,發(fā)揮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
如果一個人只是退避三舍,拒絕承擔責任,那么他就會喪失主動。如果一個人自己沒有一套計劃去充實自己的人生,那么他很可能只好拿自己的人生去適應(yīng)別人的計劃了。這樣就成為別人計劃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制定并實施自己的人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