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商人,帶著貨物到市場上出售,生意興隆,所有的貨物都賣空,口袋里塞滿了銀子。一早就準備回家,并且想在天黑之前趕到家中。
他背著口袋,把包裹搭在馬背上,然后騎著馬上路了。中午的時候,他路過一座小城,休息了一會后,打算繼續(xù)趕路。這時他的仆人把馬牽到他的面前說:“主人,馬的后掌蹄鐵上掉了一只釘子?!?
“就這樣吧!”商人說,“我只有六個小時的路程了,這馬蹄鐵不至于掉下來。我們要急著趕路呢!”
下午,商人下馬休息,叫仆人到附近喂馬。仆人回來后又對他說:“主人,馬左后腿上的蹄鐵已經掉啦,我是不是牽它去重新打個馬掌?”
“就這樣吧!”主人答道,“只不過剩下兩個小時的路程了,這馬應該還能挺得住的?!彼麄兝^續(xù)趕路了。沒走多遠,馬便開始一瘸一拐了;跛著走了沒多久,開始跌跌撞撞了;又沒走多遠,終于一跤跌下去,腿折斷了。商人只好將馬留下,把包裹解下來背在肩上,步行回家。結果,他一直到深夜才回到家中。
故事深刻的告誡我們,做什么事不能馬虎大意,一切要從細節(jié)做起,否則就會因小失大,一定要把事態(tài)消滅在萌芽當中,才是真理。對企業(yè)制度、生產計劃、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等何嘗不是如此。
企業(yè)制度:有了制度就要執(zhí)行,君子犯法于民同罪,絕不能姑息。如果今天有人犯錯誤了,鑒于關系或面子不加以處分,明天就會有第二、第三,久而久之制度就成了空文。
生產計劃:日事日畢,日清日高。每天的生產計劃必須按時完成或提前完成,才能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否則做事總會拖拖拉拉,永遠是時間趕著你走,永遠卸不下包袱,最終結果是延誤時機,造成不可挽回損失。
產品質量:質量是企業(yè)的生命,產品必須保質保量才能贏得顧客的信賴,消費者的滿意,樹立品牌知名度。要想保證產品質量,必須嚴把每道工序,杜絕殘次品的產生和流入下道工序,信息要及時反饋,把范圍減到最小,損失降到最低。
安全管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作為企業(yè)安全是第一位,嚴格遵守設備操作規(guī)程,特種設備管理制度,化學品使用儲存規(guī)則,安全防火條例。做到不培訓不上崗,不熟悉不操作,警鐘長鳴。只有這樣才能杜絕事件少發(fā)生,不發(fā)生,才能使安全管理貫徹到位,植入人心,產生效果。
細節(jié)能成就一切也能毀掉一切,往往在我們生活中,工作中不注重細節(jié),覺得有點瑕疵并不會影響全局,卻不知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道理。只有抓住細節(jié),注重細節(jié),才能準確無誤地完成計劃達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