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津,曹津講師,曹津聯系方式,曹津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實戰(zhàn)型企業(yè)管理咨詢專家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曹津:蘋果公司何以走到今天
2016-01-20 36409

摘要:喬布斯的理念是,蘋果的產品是個人工具,幫助個人解決問題。蘋果沒有選擇機構或企業(yè)作為其客戶,而是以個人作為目標客戶。從某種意義上講,蘋果公司的成功來自對人們如何使用電腦設備的透徹理解,以及開發(fā)“酷斃了的產品”的高度承諾。

  蘋果公司致力于通過創(chuàng)新的硬件、軟件、外部設備、服務以及互聯網服務帶給客戶最佳的用戶體驗。

  ——摘自蘋果公司年度報告

  在剛剛過去的2010財務年度,蘋果公司的營業(yè)收入達到652億美元,凈利潤達140億美元,分別比2009財務年度增長了152%和170%。蘋果公司的股價也再創(chuàng)新高,2011年4月底,其股價為每股350美元,市值達3238億美元,為全球市值最高的IT企業(yè)。1997年喬布斯回歸蘋果公司時,蘋果公司的股價則徘徊在5美元左右。在喬布斯回歸之后的13年間,蘋果公司的股價漲幅為70倍。是什么造就了蘋果公司今天的輝煌?

產品戰(zhàn)略的本質:用戶體驗至上

  喬布斯的理念是,蘋果的產品是個人工具,幫助個人解決問題。蘋果沒有選擇機構或企業(yè)作為其客戶,而是以個人作為目標客戶。事實上,蘋果公司從未成功地推出過面向企業(yè)的產品,這使得蘋果公司專注于個人用戶的體驗。從某種意義上講,蘋果公司的成功來自對人們如何使用電腦設備的透徹理解,以及開發(fā)“酷斃了的產品”的高度承諾。

  作為一個電子消費品企業(yè),始終堅持不變的是滿足消費者的體驗需求,不斷推出能更好滿足消費者體驗的產品。即使在產品非常暢銷的時候也依然推陳出新。

  從消費者角度而言,用戶體驗至上意味著既要充分考慮顧客的需求,又要考慮顧客的承受能力。蘋果公司早期的產品,如1983年推出的麗薩 (Lisa) 電腦,是世界上首款采用圖形用戶界面和鼠標的個人電腦(遠遠早于微軟公司windows系統(tǒng)的出現)。雖然麗薩電腦在技術上全面領先IBM兼容機,用戶不必用鍵盤敲入命令,還可以同時運行幾個程序,但由于其與IBM兼容機不兼容,甚至不兼容蘋果II,且售價高達1萬美元,所以蘋果公司很快就放棄了該產品。

  從iPod到iPod Touch,從iPhone到iPhone 4,從iPad到iPad2,蘋果公司每一次產品升級,都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的用戶體驗。

  在上一代iPod Touch、iPhone、iPad還在熱銷之際,蘋果公司卻在不斷研發(fā)并連續(xù)推出新一代產品。作為一個高科技公司,蘋果公司始終堅持不變的是產品創(chuàng)新。作為一個電子消費品企業(yè),蘋果公司始終堅持不變的是滿足消費者的體驗需求,不斷推出能更好滿足消費者體驗的產品。

設計思想:另類思考

  1997年,喬布斯專門創(chuàng)意了“Think Different”(另類思考)的廣告語,一方面讓消費者重新認識蘋果,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公司員工的創(chuàng)新動力。

  在蘋果公司,所有的一切都深深地打下了蘋果聯合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的思想印記。在領導設計麥金托什電腦 (Macintosh) 時,喬布斯認為,顧客要買的其實不是產品本身,而是要用產品來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麥金托什電腦 (Macintosh)不應只是一個設備,它應該使客戶喜歡使用電腦。喬布斯一貫強調,蘋果應該開發(fā)出酷斃了 (insanely great)、顧客看一眼就會喜歡上的產品。

  對喬布斯和他的開發(fā)團隊的骨干而言,其設計的電腦應該既能幫助顧客完成工作,又讓顧客喜歡使用電腦。他們認為,對潛在的電腦使用者而言,如果他們能掌握復雜的電腦并且愿意花錢,蘋果電腦的設計就是要讓他們喜歡上電腦,用戶應該能夠看到蘋果電腦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也樂意享用這些好處。只有顯著地簡化電腦的復雜程度,才能使顧客相信電腦是有用的。因此,蘋果特別推崇設計時的簡單易用。為了實現簡單易用這一目標,蘋果公司在產品設計時就專注于顧客的想法和需求,以及顧客如何與產品互動。當設計人員確信其抓住了客戶的想法和需求時,再設法從工程技術上實現。重要的是,在設計階段需要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在工程技術上同樣需要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用戶往往只需要按一個鍵,就可以完成其想要實現的功能,例如,iPod、iPhone、iPad的操作均極為簡單,以致銷售的產品中不附帶產品說明書。

  簡化是蘋果公司產品設計流程里最重要的一步,iPod、iPhone、iPad等蘋果產品的設計中無不體現出對“簡單即是美”這一邏輯的推崇。正如1983-1993年擔任蘋果公司CEO的斯卡利回顧他與喬布斯共事經歷時所說的,喬布斯是個極簡主義者,喬布斯總相信,你作的最重要的決定并不是你要做的事情,反而是你決定不去做的事情。

  喬布斯同時又是個完美主義者。在產品系統(tǒng)設計、外觀設計及工業(yè)設計中,喬布斯極力捍衛(wèi)他的完美主義的理念。他追求每個步驟每個細節(jié)的精準,做事有條不紊,細心謹慎,盡善盡美。體現在產品設計中,蘋果公司高度關注細節(jié)。蘋果公司認為,雖然并不是所有用戶都關注每一個細節(jié),但從總體來說,關注很小的細節(jié)非常重要,人們之所以喜歡蘋果產品,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關注細節(jié),經常可以幫助發(fā)現產品即使不具有某些功能時人們也可以正常使用,也可以幫助發(fā)現公司能在其他方面開發(fā)出什么東西。iPod和iPod mini、iPodNano、iPod shuffle的設計理念就來自于對細節(jié)的關注。

  設計時專注于顧客想法和需求,專注于簡單易用,蘋果公司實際上抓住了用戶體驗最實質的東西。當蘋果產品以精致誘人的造型面市時,就已經超越了時尚。在喬布斯看來,從設計意圖,到概念的提出,到實現概念的整個產品設計過程,一直到用戶使用該產品的體驗,最后到外在的華麗外形,都體現了“簡單即終極復雜”的設計理念。

企業(yè)文化的靈魂:創(chuàng)新

  在蘋果公司聯合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看來,歷史上沒有一個大公司曾成功地持續(xù)創(chuàng)新,而長盛不衰的關鍵正是完全地、純粹地創(chuàng)新。這種想法使得喬布斯始終把創(chuàng)新放在第一位。如何激發(fā)并保持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是蘋果公司成立之初無法回避的問題。

  個人主義至上是創(chuàng)立之初的蘋果公司激發(fā)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法寶。蘋果公司鼓勵個人主義,個人主義可以創(chuàng)造差異,蘋果公司傾向于雇傭那些有思想、懂得自我激勵的人。在喬布斯的領導下,蘋果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形成了一種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企業(yè)文化。蘋果的文化鼓勵努力工作,強調個人成就。這種文化使得蘋果公司開發(fā)出令人不可思議的產品,如蘋果II型電腦成為計算機行業(yè)的領導者,其市場份額在1980年底即達25%。

  反主流文化是蘋果企業(yè)文化的另一個重要元素。從百事可樂總裁一職來到蘋果公司的斯卡利在1983年擔任蘋果公司CEO之后發(fā)現,這家鼓勵個人主義的硅谷新貴的工作環(huán)境充滿了反主流文化。員工們堅信,蘋果公司的動力來自他們,管理層的角色是為他們創(chuàng)造能夠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力的、最佳的工作環(huán)境。無疑,蘋果公司的這種文化與那些有著悠久歷史的大公司有明顯的不同。斯卡利清楚地認識到,個人主義至上的企業(yè)文化在激發(fā)員工創(chuàng)造力、使蘋果公司保持創(chuàng)新精神的同時也給蘋果公司帶來了一些消極后果,甚至帶有破壞性。斯卡利所做的是,在不犧牲創(chuàng)造力和蘋果公司精神的前提下,為蘋果帶來組織和營銷的規(guī)范。他之后的兩任CEO斯賓德勒、阿梅里奧也延續(xù)了他的做法。一直到喬布斯1997年回歸蘋果公司,蘋果的創(chuàng)新文化始終堅持如一。正如喬布斯所說的那樣,在蘋果公司,創(chuàng)新想法可能來自于員工在走廊上不期而遇的隨意交談,或者員工夜里10點半互相打電話討論剛剛想出來的好的創(chuàng)意,或者是某個人產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好主意而臨時召集的6人會議。

  值得一提的是,在喬布斯于1985年離開蘋果公司后,時任CEO斯卡利在蘋果公司1988年進行的重組中,專門成立了一個高技術小組 (AdvancedTechnologies Group ,ATG) ,其使命是探索革命性的創(chuàng)意和高風險技術,以保持蘋果公司的技術優(yōu)勢。

  創(chuàng)新是蘋果文化的靈魂。在蘋果公司的歷史上,似乎從未有過克隆其他公司產品的歷史。從蘋果II開始,到喬布斯重返蘋果公司的十幾年時間,蘋果在微機史上創(chuàng)造了許多第一,其中,蘋果II和麥金托什機對計算機行業(yè)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在喬布斯離開的12年間,蘋果公司雖遭遇數次危機,導致3次變更CEO,但卻從未停止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文化,使得蘋果幾乎每年都有新的產品問世。蘋果推出的幾乎每一款產品,都帶給客戶最新的體驗,引領著時代的潮流。1978年4月推出的蘋果II是當時最先進的電腦;1983年推出的麗薩 (Lisa) 電腦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1984年推出的麥金托什電腦 (Macintosh),設計精美、技術領先,是當時最容易使用的電腦。喬布斯回歸蘋果之后,先于2001年1月份發(fā)布了用于播放、編碼和轉換MP3文件的工具軟件iTunes,改變了流行音樂世界;2001年11月推出了引領音樂播放器革命的iPod,以及用于將MP3文件從Mac上傳輸到iPod上的工具軟件iTunes2;2007年6月推出了改變智能手機市場格局的iPhone;2010年4月發(fā)布的iPad則讓平板電腦成為一種潮流,極有可能改變PC行業(yè)的未來發(fā)展。

  即便在經營最困難的時候,蘋果也不曾改變創(chuàng)新;即便在產品非常暢銷的時候,蘋果也依然推陳出新。對創(chuàng)新的熱愛,以至于偏執(zhí),是蘋果能夠堅持到今天的一個關鍵因素。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