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知識經濟的蓬勃發(fā)展,
人力資源價值在企業(yè)發(fā)展和競爭的格局下越發(fā)顯現,國內很多企業(yè)在經過了漫長的勞動力成本優(yōu)勢后轉而尋求人力資源優(yōu)勢。大家慢慢認識到,隨著游戲規(guī)則的巨大轉變,企業(yè)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的競爭不僅僅是實力的較量,更是人才之間的競爭?!叭肆Y源是企業(yè)最寶貴的資產”, 對員工的
培訓已不再是“福利”,而是企業(yè)保持競爭力的必需品的意識已被企業(yè)廣為接受。我國的勞動法規(guī)定,工資總額的1.5%要用于培訓,這就是把培訓視為員工福利的一部分的強制性體現。
據統(tǒng)計,一個大學畢業(yè)生畢業(yè)時所學到知識過去可用16年,現在的有效期很難超過4年,也就是說知識的保鮮期越來越短了。美國培訓與發(fā)展年會有一項統(tǒng)計數據:投資培訓的公司,其利潤的提升比
其他企業(yè)的平均值高37%;人均產值比平均值高57%;股票市值的提升比平均值高20%.這些公司對培訓的投入通常是一般企業(yè)的1.5倍。種種現象表明,對企業(yè)來講,加強知識管理與更新,通過組織員工的培訓,確立新型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以達到人力資源增值的目的,是最根本的、最有效的競爭法寶。
現在,隨著
企業(yè)培訓需求的增長,社會上各種
培訓機構也風起云涌,大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勢。本文在綜合現在各種培訓形式的基礎上,抽象概括了培訓的10種形態(tài),以供大家參考。
一、進口大片
近年來,培訓市場出現了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外資培訓機構大舉進入中國,二是一些世界知名的管理大師、培訓大師紛紛到中國布道。以AMA為例,1995年AMA就進入了中國市場,并于1995年成立了AMA中國,也稱亞太
管理培訓中心,在短短六年時間里積累了3000余名客戶,幫助他們進行人員培訓,提供管理經驗的指導。除企業(yè)
內訓外,AMA中國還提供100余種不同深度和廣度的
公開課程,每年的公開
課程場次超過100場,內容包含企業(yè)財務、行政管理、戰(zhàn)略管理、人力資源、信息系統(tǒng)、國際化運作、制造、銷售、采購、研發(fā)、營銷等等幾乎管理的所有方面,課程的不同深度適合從CEO到普通
管理人員,甚至是剛進入管理崗位的人。AMA中國現在每年還出版10余種管理書籍,目前其管理叢書已出版到第七套。另一世界著名的培訓機構智越
咨詢,號稱全球最大的專業(yè)培訓公司,在全球50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為開拓中國的培訓市場,智越咨詢以香港為跳板,現已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和香港設立了辦事處,并在上海設立外商獨資企業(yè)。這些外資培訓機構給中國培訓市場帶來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清新之風,也帶來了培訓方式和培訓內容的變革,在某種程度上,是中國培訓市場的培訓者和領航人。
另一種“進口大片”的形式是世界級管理大師或者培訓大師布道于中國。如前GE 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管杰克。韋爾奇、股神沃倫。巴菲特、營銷學泰斗菲利普。科特勒等等就曾先后到中國講學。這些大師的到來,往往在市場上激起巨大的反響,甚至連政府要員、學界精英以及國內的一些杰出企業(yè)家都十分熱情參與。當然,在市場推廣方面,主辦方也是不遺余力,聽課者少則數百人,多則上千人,每天的聽課費用在數千元至上萬元不等,稱之為“進口大片”一點也不為過。
二、恐怖片
將培訓稱之為恐怖片,源于一種特殊的培訓形式,即魔鬼訓練。魔鬼訓練起源于日本,風行于歐美。九十年代末年,此種培訓模式由一些臺灣合資公司帶到國內。在美日魔鬼訓練計劃中,魔鬼訓練是“磨練之路”,需要近乎野蠻、殘酷的意志訓練;而魔鬼訓練又是“現實之路”,傳播現實生活或商業(yè)活動可以運用的知識。
在日本企業(yè)界,這種“魔鬼訓練已經逐漸發(fā)展成為強化自我、克服障礙、重塑人格、培養(yǎng)意志的法寶”。學員通過做各種活動、游戲,克服培訓師設置的種種困難,讓他們完成各種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魔鬼訓練聲稱可以幫助企業(yè)更好地去建立一支具有統(tǒng)一價值觀,協調一致,能打硬仗的隊伍,是一種最有效的訓練方式。它在我國的引進和推廣,曾遭到巨大的爭議,力捧者有之,反對者有之,孰是孰非,姑且見仁見智。
三、懸疑片
這種形態(tài)體現了培訓的兩個極端。一類是由于培訓組織者或
培訓講師對培訓定位不清,或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參訓人員等環(huán)節(jié)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問題。產生的結果是參訓人員一頭霧水,要么不知道培訓講師講的是什么,要么根本不知道培訓有什么用或者產生嚴重的抵觸情緒。另一個極端則體現了培訓組織者和培訓師高超的培訓技巧。即類似于相聲表演中的抖包袱,在培訓結束的時候,由培訓師點出培訓宗旨,大家在回顧整個培訓過程以后才恍然動大悟。這種懸疑的維持和發(fā)展,使得培訓過程充滿樂趣,效果也非常明顯。但是,這需要培訓師高超的培訓技巧和精妙的培訓設計,非一般人所能為。另外,這種形式往往與培訓游戲相結合,受培訓主題限制比較明顯,一般在
團隊建設、企業(yè)文化等軟性培訓主題上運用較多。
四、搞笑片
有的培訓講師十分擅長游戲組織或者語言功夫。筆者經常參加一些培訓,發(fā)現學員都比較欣賞輕松活潑的培訓形式。特別是參加一些團體游戲,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培訓學員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如在培訓正式舉行前,一些培訓師會特別組織參訓學員舉辦一些“破冰活動”,即快速消除學員之間的隔閡,打破堅冰,使學員之間迅速建立起一種合作的關系,熱情互動,全身心參與到培訓活動中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培訓過程中,有的培訓師十分擅長運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和肢體動作博取學員一笑,所謂寓教于樂。這表明除了培訓的內容以往,培訓形式的選擇也很重要,特別是選擇被學員樂意接受的培訓形式。
五、歷史片、紀實片
根據市場上約定俗成的一些看法,培訓師基本可分為學院派和職業(yè)派兩類。一般來說,學院派給人的印象是精通各種理論,但培訓形式不夠靈活。筆者在培訓實踐中,也確實注意到這兩類培訓師的特點。關于理論的演繹以及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確實頗有講究。理論的產生和存在是過去的歷史,而培訓最要解決的是現實的需求。這種重理論演繹、輕培訓技巧的培訓我們姑且稱之為歷史片和紀實片。
六、科教片
由于培訓內容千差萬別,一些培訓主題不適合以活動和游戲的方式來演繹,例如企業(yè)的財務培訓、質量管理培訓、生產培訓,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的薪酬培訓、業(yè)績管理培訓等,其目的主要是教給學員一些理論和方法,培訓講師也往往是這些方面的專家。此種培訓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學員也往往比較專業(yè),如
財務人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等,參加培訓的目的性非常強,往往是希望通過培訓解決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稱之為科較片,
七、科幻片
將培訓稱為科幻片主要源于一些培訓組織者和參訓學員不切實際的幻想。一些培訓組織者鼓吹其培訓如何如何有效,可以在短時間內使企業(yè)的銷售業(yè)績增長百分之幾十或者百分之一百,可以為企業(yè)提供解決某個問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等等。一些企業(yè)和受訓人員也抱著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企業(yè)邀請哪位知名講師為企業(yè)舉辦一次團隊建設方面的培訓,就希望企業(yè)員工從此忠于企業(yè),勤勤懇懇。一些學員參見了成功學或者潛能開發(fā)方面的訓練,就希望從此邁向成功路,取得金錢或事業(yè)上的巨大成功。事實上,培訓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如果希望得到一個好的結果,關鍵還在于行動。所謂學而后行,行而后果。
八、 動作片
動作片式的培訓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是時下頗為流行的拓展訓練。它是利用戶外的一些自然環(huán)境和道具所設計的培訓
項目,讓學員通過歷險、合作、失敗、成功的一些經歷,領悟和發(fā)現真理,從而進一步認識自己、認識團隊。通過引發(fā)聯想的方式對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有所助益。拓展訓練以體能活動為導引,以心理挑戰(zhàn)為重點,以人格完善為目的,基本在戶外進行,主要包括場地、野外和水上三個部分。場地訓練包括在專門的訓練場上,利用各種設施,展開攀登、跳躍、速降等活動;野外訓練包括遠足宿營、野外定向、登山攀巖、戶外生存技能等課程。水上項目主要是扎筏、漂流、跳水等課程。目前,拓展訓練方興未艾,許多拓展公司也應運而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拓展訓練不同于純粹的戶外活動或者郊游,它需要培訓講師做適當的引導,活動的設計也要與受訓人員和培訓的目的相結合。
九、網絡直播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和計算機的普及,近年來出現了一種嶄新的培訓方式,即網絡培訓。和其他面對面的培訓方式不同,網絡培訓適用于任何可直接連接到網絡環(huán)境的用戶。培訓內容一旦制作完成,就可以傳送到英特網或者企業(yè)內部網的任何終端。網絡培訓具有方便、即時、節(jié)省時間和節(jié)約費用的特點,用戶可以自由選擇培訓的內容和進度。只要條件許可,我們可以隨時隨地上網,受訓人員不需任何差旅費就可以進入
培訓課程不但大大降低了培訓費用,而且提高了培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