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認識自身的情緒。因為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
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即能調控自己。
三是自我激勵,它能夠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發(fā)。
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這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xiàn)順利溝通的基礎;
五是人際關系的管理。即領導和管理能力。
因此讓良好的EQ特質;良好的心態(tài)修養(yǎng);均衡的生活態(tài)度;真誠待人;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保持,把握自己的每一天。
其二、正確認識情緒的鐘擺效應,情緒是沒有對錯的,只是心里的真實反映。關健是如何讓我知道我在情緒當中;情緒在那里;并快速處理才是我要學習處理情緒的方法。未聽課之前,只知道和時常告訴自己要少生氣,因為我知道:“生氣是為別人的錯誤買單”一文不值,所以要少生氣。而今通過學習,在生氣方面的理解更是提高到“讓氣快速消失”的高度,關健是“氣”是用自己的價值觀來衡量別人,生氣也就是自己氣自己了,這又何必呢?而且還學會了有效處理情緒的方法:接受;分享;策劃。讓我跳出傳統(tǒng)的情緒處理模式。時常保持一顆愉快的身心,平靜的內心去迎接新的每一天。
其三,學習心理學的四項基本功“聆聽、發(fā)問、區(qū)分、回應”,人的智慧在于有能力區(qū)分,可能就是以前認為的分析判斷能力。通過學習對“聆聽、發(fā)問、區(qū)分、回應”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這些剛好應了那一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所以說我們要學會如何區(qū)分,并順著區(qū)分的方向正確分析判斷事實。認真體驗我的感受,通過學習溝通的前提——10個信念,讓人有頓悟的感覺,以前的理解與現(xiàn)在所學的信念有很大的差別。特別能體會的是“兩個人在一起的唯一理由是支持;幫助對方提升,同時又不失去自我”。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是不愿意與對方討論自己的真實感受,試想,如果與你同甘共苦,白頭到老的人都不可能和你溝通真實感受,這個世界上還有誰可以溝通?而溝通我的感受的關健是令人收到,否則也不算成功的溝通。然而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是處處設防,溝通真實感受又有幾人敢為。渺小的自我只能與我能接受的“犧牲”展開溝通,只能一步一步的逐漸開放自我,一步一步的向德蕾莎修女學習,因為連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南都做不到的事,而德蕾莎修女做到了,真正體現(xiàn)了“我對所有事情負責”的責任和態(tài)度。這個世界本無完人,不能因為自己的不完美,所以我們不能要求這個世界完美。但是我們可以在不完美的世界里取得一份成功和快樂。接受我所擁有的和我不能改變的。人生失敗的原因就是:無法放下自我;不原提供低卑的服務,自私、無節(jié)制;總是期待從別人的報酬中去服務,而不是付出服務再獲得報酬;除了對家人付出應該的愛以外,無法體會對他人付出無私“愛”的感覺!難怪當今人會有“朋友遍天下、知音有幾人?”的感嘆就不足為怪了。
總之,如果情商高,情緒穩(wěn)定,適應環(huán)境能力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技巧,不因外界因素的影響而情緒變化無常,受到挫折時能“重整旗鼓”。這樣的智商和潛能就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走向成功。反之,一個人智商雖高,卻以此自負,情商低下,晝夜為自己周圍并不理想的環(huán)境所困擾,那他的結局或是憤世嫉俗、孤芳自賞,沒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這樣他就有可能或高不成低不就,或一輩子碌碌無為;或是走上邪門歪道,毀于高智力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