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有一個名為Spring book的草原,那里的草兒都長得特別好,所以生長在那里的羊群規(guī)模越來越大。
隨著羊群不斷發(fā)展壯大,羊群可能發(fā)現(xiàn):走在前面的羊群總能夠吃到草,而走在后面的羊群總是只能吃剩下的。
于是,后面的羊群在前面羊群吃草的時候就會跑到隊伍前面,就這樣,羊群為了爭奪食物,都不愿意落在后面。羊群開始不斷地往前奔跑。剛開始的時候,跑在前面的羊群還會知道停下來吃草,但到最后,所有的羊都知道:只要想吃到草就要拼命跑在最前面。
于是,在Spring book草原上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壯觀的場面,羊群都朝一個方向不停地奔跑。
Spring book草原的盡頭是一個懸崖,羊群跑到懸崖邊緣也全然不去理會,于是整群的羊就往懸崖下跳.,,..,
這個故事說明什么道理呢?每只羊本來的目的是吃上好的草,而奔跑到前面是它們達(dá)到吃好草這一目的所采取的手段。但是,在整個群體瘋狂奔跑的情況下,羊群中的所有成員都顧不上思考它們奔跑的真正目的,盲目跟隨別人的行為使之成了一種自我強制的行為,于是手段就異化成目的,羊群一直都在奔跑,甚至是跳崖也全然不顧,因為它們已經(jīng)完全忘記了自己的真正目的——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