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教師節(jié)即將來臨,我有一種非常強烈的沖動,要再用心學習《師說》,這或許也是眾多培訓師們的共同心愿吧。
《師說》【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鬃訋熪白?、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鬃釉唬?/span>“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span>”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yè)、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就始終不能解開。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拜他為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因此,無論高低貴賤,無論年長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也難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他,焉為代詞);現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這個原因吧?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于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這是糊涂的!那些兒童的老師,教他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句讀要問老師,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愿問老師;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我沒有看到他的明達。巫醫(y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問他們(為什么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當做老師,就足以感到恥辱;把官大的人當做老師,就被認為近于諂媚。”哎!求師的道理的難以恢復由此可以知道了!巫醫(y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有道德有修養(yǎng)的人不屑一提,現在他們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這些人了,這真是奇怪??!
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賢能都比不上孔子??鬃诱f:“幾個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歲,喜歡古文,六藝的經文和傳記都普遍學習,不被恥于從師的世俗限制,向我學習。我贊賞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寫《師說》送給他。
讀罷《師說》,感慨良多。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由此想到不少的企業(yè)和人士,或是遇到管理發(fā)展問題自己百思不解但又不愿意投資于學習,或是自己充滿不足而又毫無感覺,或是明知自己不足但又害怕改變,等等,作為培訓師我們都為其著急,結果就是他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可悲可嘆。從而也凸顯了“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的神圣和重要。我作為一名培訓師既感壓力又感自豪。
“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可謂善學者處處有可學之師,這是種態(tài)度,更是種胸懷,所以,成功人士往往是善于學習,勇于學習,具有空杯心態(tài)。而有的人放不下架子和虛名,則只會固步自封,難以進步呀。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確實,當今許多人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這樣,也只能算是小聰明吧。所以,人們常說,大格局才能成就大事業(yè)??墒?,小格局的人豈在少數呀。
“圣人無常師…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span>””時代在變遷,但我們向圣人學習的態(tài)度不能變遷。每讀到此,就能夠跨越時空感受到圣人的境界和氣度,看來,學無止境呀。
衷心祝愿老師和培訓師們節(jié)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