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三表示,由于各國為適應原油價格下跌而做出調整,今年中東與中亞減少原油出口將造成高達3,000億美元的損失。
IMF在中東與中亞最新展望報告中表示,卡塔爾、伊拉克、利比亞和沙特等特別依賴原油出口的經(jīng)濟體,遭受油價下挫的打擊將最為嚴重。
但IMF指出,油價下跌不會立即給中東及中亞的原油進口國帶來巨大好處。這些國家受到歐元區(qū)主要貿易伙伴及俄羅斯經(jīng)濟成長前景放緩的拖累。
IMF本周在其最新的全球經(jīng)濟展望報告中預測,2015年全球經(jīng)濟料成長3.5%,2016年成長3.7%,均下調了0.3個百分點。
IMF表示,由于油價下挫,今年中東及中亞幾乎所有原油出口國預計都會出現(xiàn)財政赤字。IMF把2015年該地區(qū)經(jīng)濟成長預估下調達1個百分點至3.4%。
IMF表示,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成員國的原油出口損失可能達到國內生產(chǎn)總值(GDP)的21%,約為3,000億美元。非GCC國家和中亞國家的損失預計分別為900億美元和350億美元。
IMF指出,與原油出口國的損失相比,進口國的收益將會較小,因為這些國家對油價的依賴較小。
IMF預計,與去年10月的預測相比,今年中亞原油進口國的國際收支情況將會惡化,因為俄羅斯與中國的需求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