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中國資本外流規(guī)模成為了市場一大焦點。市場部分人士認為,過去幾個季度的資本外流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并可能引發(fā)未來經濟進一步走弱。不過也有分析指出,不少資本外流是因為企業(yè)需要審慎管理它們的資產負債表,因此無需太過擔心。
摩根大通7月的報告稱,“過去5個季度,中國資本外流達到5200億美元,抹去了2011年以來吸收的全部外來資本;僅今年二季度,投資者就從中國撤出1420億美元?!?/p>
粗看之下,這一數(shù)字似乎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資產正在大規(guī)模地撤離中國。那些在中國經濟火熱的時候流入的資金已經開始掉頭離開到其他地方尋找更高的回報。
不過在分析這些外流的資本的性質之后,經濟學家得出的結論卻與以上的推測有差別,這些資本的外流似乎并不值得恐慌——不少資本外流是因為企業(yè)需要審慎管理它們的資產負債表。由于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意識到人民幣兌美元不再單邊升值,因此中國企業(yè)開始償還外幣債務。
摩根士丹利的亞太利率戰(zhàn)略負責人Kewei Yang向彭博表示,私營部門正在積極地優(yōu)化資產負債管理。在宏觀經濟走弱,人民幣疲軟預期越來越強烈的時候,私營部門便開始更積極地減少美元債務,增持美元資產。
摩根大通的朱海斌則表示,人民幣日益國際化使得資本流動模式有了顯著改變,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比出口多。根據(jù)他的計算,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跨境結算大約占了資本外流的四分之一。
朱海斌估計,計算企業(yè)的資產負債表調整,人民幣的日益國際化和凈外資直接投資的變化后,原因不明的資產外流,或者說熱錢的外流,大約只占過去4個季度資本外流總量的不到30%。
瑞銀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也有類似的觀點:中國國內實體償付早前的外幣債務,結清“套利資本流入”是近期大規(guī)模資本外流的重要原因。2014年第二季度之前的幾年里,尤其是2013年至2014年初,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強烈,在岸與離岸利率差很大。因此,國內實體迅速累積了大量外債,包括離岸借貸。
汪濤指出,從凈外國投資的角度看,流入中國的投資額并沒有改變,而對外直接投資開始加速。中國政府希望企業(yè)把在國外產生的收入留在當?shù)兀瑫r鼓勵國內的銀行向海外放貸,作為走出去戰(zhàn)略的一部分。
并且,實質上中國可以采取措施防止資本外流失控?!叭绻袊畵耐蝗坏?、不穩(wěn)定的資本外流,它可以放慢資本賬戶開放的步伐,通過穩(wěn)定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和干預外匯市場穩(wěn)定利率預期。中國3.7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現(xiàn)有的資本控制足以緩沖未來幾年的貶值壓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