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和行為是可以自我強化和修煉的,如果你可以做到不怒自威,那么便達到了領導力的更高境界。
人們通常不喜歡“暴脾氣”上司,當眾發(fā)火,總被視為領導力的敗筆。但也不要以為,永遠溫文爾雅的上司,就一定會深得人心,脾氣好得過了頭,便成了道貌岸然。
所以說,關鍵在于真實。“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那么就注定不會有完美的人。真實的狀態(tài)和情緒表達,不僅不會催毀你的領導力,反而會助你得到下屬的青睞。和我們?nèi)粘V械母杏X不同,研究表明,表達憤怒的人常被認為是“占優(yōu)勢的、強大的、有能力的和聰明的”。有點暴脾氣的真性情上司,也可以很可愛,也可以擁有很高的權威。
當然,如果你可以具備不怒自威的氣場,或者能適時地、有分寸感地表達憤怒,則能更好地發(fā)揮領導力。要憤怒,亦要制怒。但“即使再好的戲劇演出,分寸感也是最難把握之處”。
尤其是毫無經(jīng)驗的管理者們,又該如何“演出”這場憤怒,最大程度地汲取憤怒的正能量?管理在跨部門溝通中,主管成了每個團隊的代言人。遇到分歧后,憤怒會成為一種工具。
“誰敢試探我的底線?”
當你賦予憤怒表達立場和原則的功能時,那么就去用好它。 1
當情緒使然時,就請順其自然。 2
憤怒“陰轉(zhuǎn)晴”
當火爆脾氣當上了主管,領導力會不會大打折扣呢?該怎樣控制它?
“憤怒無礙領導力?”
請把焦點放在解決問題上。 憤怒過后,不要懊惱自己的行為,因為已經(jīng)無濟于事, 1
才是制怒法寶。 解決憤怒情緒背后的成因, 2
如何化解憤怒
作為管理層,隨著職位的攀升,也越發(fā)的“亞歷山大”,有時遇到事情真是要讓人發(fā)怒。但憤怒和發(fā)脾氣,不是一個處理問題的辦法。而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依然是解決憤怒之源——工作中的管理難題。
如果憤怒的上司,把焦點聚集在憤怒的情緒上,那么你就會一次次懊惱自己的失態(tài)。但如果你把關注點放在表相的背后,放在如何解決好這個問題上,就會相對心態(tài)平和。
出離憤怒的感覺,挺好。
憤怒一直被認為是負面情緒,但凡事都有兩面性,社會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憤怒者常被視為“占優(yōu)勢的、強大的、有能力的和聰明的”。如果憤怒得當,也能產(chǎn)生“正效應”。
人們對同事進行評價時,那些表現(xiàn)出更多憤怒情緒的同事,被人們視作潛在的榜樣,并希望向他們學習。同時,參與者會把更高的職位和薪酬支付給稱自己常常憤怒的求職者。
憤怒,并非人人都可以
身處職場,恐怕任何人都遇到過各種憤怒時刻。即使你是一個公眾人物,可能也會在憤怒的驅(qū)使下,不顧形象地與他人展開罵戰(zhàn)。
然而,這樣的行為并沒有真正地影響其領導力,并且似乎更突顯出了他們的率真,甚至不少人會暗中佩服這樣的勇氣。而當事人呢,憤怒的情緒就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你可能會有點懊惱,但也不至于太糾結(jié),適當?shù)膽嵟榫w表達,可能產(chǎn)生的正效應其實也不少。如果有人已經(jīng)憤怒了,誰還愿意成為憤怒者的炮灰?難怪“巴頓將軍會對著鏡子練習皺眉頭”。有人說:“壞脾氣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政治工具,因為大多數(shù)人不喜歡與壞脾氣對抗。”就像在日常生活中一樣,真理往往掌握在脾氣最壞的人手中。
但表現(xiàn)憤怒,并不適用于每個人,這與性別和文化直接相關。美國催化劑公司是一個幫助女性在職場中發(fā)展的組織,其對1200名高層管理人員進行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人們認為更自信的、表現(xiàn)出更多野心的女性過于強硬,也缺乏女性溫柔,但同時也認為她們更有能力。研究顯示,女性從憤怒中獲得的好處比男性小。憤怒的女性不論其職位如何,都會比她們沒有表現(xiàn)憤怒時被“授予”的地位低。
另一項研究支持了這種刻板印象:男性更占主導,女性更具親和力,所以在人們的預期中,男性就會比女性表現(xiàn)出更多的憤怒。
憤怒也有方法論
你是希望成為招人喜歡、與人相處融洽的人,還是希望成為擁有能力卻對人不夠友好的人?如果必須二選一,你會怎么選擇?通常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后者,這是一個職務身份的必要犧牲。
身處職場,團隊的中層主管處于上有高層、下有員工的夾心層。在這種雙重壓力下,難免產(chǎn)生負面情緒。如果,你心中憤怒的小火苗正在點燃,是壓抑還是爆發(fā)?事實上,適當?shù)乇磉_憤怒也可以呈現(xiàn)正面的效果。
第一,憤怒需“無私”。“人生就像憤怒的小鳥,當你失敗時,總有幾頭豬在笑……”這恐怕是最讓人憤怒的時刻了:自尊心被踐踏,必然要憤怒,并要奮力回擊。此時,作為團隊主管,你的言行代表的不僅是自己,而是整個團隊。
尤其在部門協(xié)作中,當遇到了沖突和爭議時,如果此時你不表達清楚你的態(tài)度,而選擇息事寧人,或者擺出“無所謂”的高姿態(tài),那么就很容易被人一步步擠到墻角。因此,面對團隊間的合作、較重大的問題,產(chǎn)生爭議最好的辦法是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態(tài)度。此時,“完全無私,一心為公”的憤怒情緒,會成為捍衛(wèi)你的領導力的利器。如果你先表達了憤怒,你很可能會更掌握主動權。
第二,用憤怒強化價值觀。如果憤怒是出于對原則性問題的捍衛(wèi),比如是為了強化團隊的規(guī)章制度,為了更好地貫徹、執(zhí)行它們而動怒,那么你的行為就是在強化這些內(nèi)容,這樣不僅不會影響你的形象,反而會強化團隊價值觀,而員工也會因為錯誤而心服口服,你的憤怒順理成章地強化了領導力。
有過這樣一次經(jīng)歷,就會對人起到警示作用,“上司很氣憤,后果很嚴重”,而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好的效果。但切記,對于團隊主管來說,你可以有憤怒的權力,但絕對不可以濫用。這就如同字字珠磯才能擲地有聲,動輒就暴跳如雷,只能證明你心智尚處于不成熟階段。
第三,一次憤怒是為了“不怒自威”。一次“卓有成效”的憤怒,會讓主管們受用終生,也會讓員工警鐘長鳴。而憤怒的上司,要告訴員工自己憤怒的理由,要告訴被你情緒波及的人,你為什么會這樣?你對什么滿意?怎樣做才是你想要的?如何避免再次有這樣的結(jié)果?如果再有此種情況,你會怎樣處置?
在任何情況下,你都不能因為憤怒而傷害他人的自尊,一定要對事不對人,怒不擇言是大忌。
最后,憤怒也需理智。人們常說:“沖動是魔鬼”,“憤怒會讓人失去理智”。你可以憤怒,但不可以言行過激。這種修煉不會一蹴而就,它需要不斷進行心理暗示和習慣養(yǎng)成——“冷靜,冷靜、再冷靜”、“我是一個領導者,不可以失態(tài)”,或者有一些動作的幫助,比如:深呼吸,用太極的姿勢將怒氣從上往下壓等,都會改善情緒。長期的心理暗示會形成習慣,即使當憤怒到來也不易沖破理智。
偶爾的憤怒并不是件壞事,如果長期壓抑自己,將很可能對身心造成很大的傷害,比如:可能導致抑郁,自尊心受挫,甚至帶來身體疾患。這就是為什么一些公司,會專門給員工配備出氣室,員工關系顧問等。而設置健身房的目的不只是身體健康,更是因為在運動過程中,可以非常有效地緩解和釋放負面情緒,給情緒找到出口。給予情緒正確的疏導,遠比壓抑更有利于健康與和諧。
情緒和行為是可以自我強化和修煉的,如果你可以做到不怒自威,那么便達到了領導力的更高境界。
溫馨提示:
⑴摘自實戰(zhàn)紅色管理創(chuàng)始人孫軍正老師培訓課堂經(jīng)典案例。孫老師根據(jù)多年的管理及培訓經(jīng)驗,將紅色精神與西方管理巧妙結(jié)合,將理論性、實踐性與趣味性相結(jié)合,講解深入淺出,演繹通俗易懂。
⑵長期誠尋全國各地培訓機構(gòu)全面代理孫軍正老師主講的核心課程,以實戰(zhàn)型管理培訓助力本土企業(yè)快速成長。邀請孫軍正老師授課或代理孫老師課程者可直接聯(lián)系他的助理(登陸:“中華講師網(wǎng)”,打開“聯(lián)系方式”即可)